分享

刘备错失三位牛人:若有一位在,关羽丢不了荆州,诸葛亮不会累死

 静者为王的江湖 2022-12-08 发布于河北

一、蜀汉的“人才困局”

三国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竞争,由此造成了三国这个“降将的黄金期”。许多名将、名臣都跳过槽。如荀彧,最初跟着袁绍,发现袁绍小心思忒多,大局观太少,便跳槽到了曹操这家“小公司”。

也正是因荀彧到来,带动起了颍川这个人才基地的人才,纷纷涌向曹操,让他有了足够底气去跟袁绍掰腕子。同时,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这一招,也成了他的金字招牌,毕竟皇上大哥在曹操那里,如孔融等诸多忠于汉室的人才,也就都跑到曹操阵营中。

所以,官渡之战,本质上是曹操阵营和汉室阵营的联合行动,胜利果实却被曹操独自享用,你还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言,刘备、孙权和周瑜等一再强调:曹操是汉贼,也是成立的。

对比曹操的高明,刘备则显得有点笨拙了,蜀汉自始至终都存在“人才困局”。这才逼得关羽、张飞,今儿跟这位掐,明儿同那位打。曹操的武将可以轮班休息,而关羽和张飞,却只能连轴转。

好处是,能激发人的潜能,让小宇宙爆发,关羽和张飞“万人敌”的称号,其实就是这么被生生给逼出来的。

坏处是,缺乏韧性和抗压性。如曹操阵营,夏侯渊被黄忠劈了,张郃能顶上来。荀彧跟曹操翻脸,贾诩、刘晔迅速补位。可一旦关羽和张飞死了,蜀汉阵营内谁还能补缺?

诸葛亮也是这种情况,为何最终会累死在五丈原,就是因没人能接替他。故而诸葛亮一死,蜀汉事实上就等于进入到“等死期”,存活多久全赖外部环境,失去了主动权。亏得曹魏那里,出了一个司马懿,搞得曹魏一地鸡毛,无暇他顾,让蜀汉能“偷鸡”。

那么,为何三国时期的蜀汉,显得那么特殊和尴尬,所有原因皆由这个“人才困局”导致。无论曹魏和东吴,关键人才都有可替代品。比如不必关注的东吴,有四大都督,周瑜走了,有鲁肃,鲁肃去世,吕蒙出,吕蒙也死了,却来了个更狠的陆逊。

反观蜀汉,头号名将关羽,跟曹魏和东吴的名将,几乎都较量过,却是“(关)羽死军衰”。

蜀汉头号名臣诸葛亮,也是如此啊,他的对手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蜀汉这里,却总是诸葛亮在两军阵前,不停地摇着扇子,这是悲,还是喜?

所以关羽一丢荆州,蜀汉立马进入衰退期。诸葛亮一累死在五丈原,蜀汉则开始“躺平”。其实身为蜀汉瓢把子的刘备,曾有可能避免这一切的,只可惜他错过三位牛人,若有一人在,关羽不会丢荆州,诸葛亮不会被累死!那么刘备错失的是哪三位呢?

二、刘备的生死之交:牵招

如今人们都习惯了,刘备一出场就自带关羽和张飞。但事实上这哥三,根本就没有誓同生死的“桃园结义”,也就是说,没拜过把子。正史中唯一上升到这高度的是牵招。

据晋朝人孙楚所写的《雁门太守牵招碑》记载: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意思就是说,牵招才是跟刘备的“刎颈之交”。即:生死之交。

刘备为何错失牵招?如今没法查证了。如今能确定是自黄巾起义后,两人就完美错过,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打黄巾军升级,当上了平原相,牵招在追随了袁绍。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后,牵招又成了曹操手下。由于他在河北拥有巨大影响力,曹操便让牵招一直待在北方,看管和监视乌桓。如曹操讨乌桓时就启用了牵招,并立下了大功。

后来在曹叡时期,鲜卑人轲比能,统帅三万铁骑包围了马城。牵招接到田豫的求救后,玩了一手“围魏救赵”。他上书曹叡让大造舆论言称:要进攻鲜卑老巢,然后回师马城,把你轲比能包了饺子。

这一下,不但轲比能信了,吓得连忙退军,就连田豫也信了,来了个反败为胜!由此救了马城之危。只可惜才华横溢的牵招,终其一生都效力在曹魏的北疆。由于跟刘备关系太好而未被重用,只做到了雁门太守位置。

可想而知,若刘备没错过牵招,由他跟关羽一起守荆州,关羽也不会把能得罪的人,他都得罪光了。

当我们都纷纷怒斥糜芳、傅士仁、刘封、孟达,对关羽背后捅刀时。若反向思维一下,是不是也说明了,荆州班子的崩溃?而牵招无论资历,还是跟刘备的交情都比关羽还牛,能有效整合“荆州班子”,避免堡垒从内部崩溃。那么荆州还会丢吗?

三、刘备的第一位军师:徐庶

倘若说,刘备错失牵招,是三国这个时代造就,显得很无奈的话。那么他错失徐庶,则是最大的遗憾,甚至是决定刘备事业的关键事件。

其一:对于刘关张来言,徐庶远比诸葛亮更亲近。道理很简单,徐庶最初堪称是一位“江湖大侠”。据《魏略》载:(徐庶)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翻译过来便是,徐庶为替别人报仇,杀其仇人后,便用白粉扑面,披散起头发逃亡。

这是不是跟关羽的经历很一致?关羽也是因在家乡杀了人,才逃亡到涿郡的。同时,刘备本质上,就具有“游侠”特征,这也是他年轻时,能成为 “涿郡大哥”的资本。

反观诸葛亮,本质上属于知识分子。因此他跟关羽、张飞的磨合比不过徐庶,气质就决定了这些。因此,若徐庶没有丢下刘备投奔曹操,那么由他跟关羽搭配,荆州还能丢吗?

其二:徐庶跟荆州名士,比如司马徽等,关系非常亲密,就是徐庶推荐的诸葛亮!这其实就证明了,徐庶在荆州的根基很深。又由于他跟诸葛亮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就算刘备撒手而去,徐庶搭配诸葛亮,这个组合,还能让诸葛亮那么累吗?

因此,千万别小看了徐庶。他的作用,堪称能左右三国格局。只可惜刘备遗憾错失了,若徐庶还在,刘备焉能那么抓瞎。如今只能说,就不该蜀汉成事罢了,真是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四、刘备最大的痛点:黄权

刘备夺了西川后,对刘璋的旧臣中,明显最喜欢其中的三位。

第一位是法正!咱不多说了,太有名。连曹操都赞:天下的牛人几乎都被我抓到手了,独独逃了一个法正,归了刘备,却导致我老曹兵败汉中!

第二位比较有名,是李严!刘备白帝城托孤,有两位重臣,第一位是诸葛亮,说出了“君可自取”。第二位便是李严,让他“总督内外军事”,留永安,防范东吴。

可惜后来李严却开始跟诸葛亮争斗。在北伐期间诓骗诸葛亮:后方粮尽了,赶紧回兵。可当诸葛亮回兵后,他却又表示:粮草很多啊,你咋私自回来了?

亏得诸葛亮手握他亲笔书信,才让真相大白。否则诸葛亮会被李严给坑了。这是蜀汉最严重的一次内耗——发生在两大托孤重臣之间。

第三位不太出名,便是黄权,他是刘备最大的痛点!

首先,若黄权还在,托孤重臣是轮不到李严的,因为黄权的才华不在法正之下。刘备更信任和重用黄权。如著名的汉中之战,都说法正是第一功,但实则却是“杀夏侯渊,据汉中,皆(黄)权本谋也”。这是《三国志》明文记载的,非小编胡说!

其次,夷陵之败刘备本可避免。战前,黄权曾提出了一条谋略: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意思是说:要水陆并进,让刘备督后总揽全局。这是连陆逊都怕的方略。因为当陆逊得知刘备舍掉水战后,立马给孙权写信表示:老大等着啊,刘备舍了水军,他必败!

结果刘备不听,导致兵败夷陵,黄权则被东吴水军分割,无法返回蜀汉,便投降了曹丕!凡涉及到蜀汉和刘备、诸葛亮的事,是一句话不说,真正地“进曹营,一言不发”。

有人曾向刘备表示,黄权投降,应杀他的家属。刘备却说:你少来,是我对不起黄权,不是黄权对不起我。后来黄权的儿子黄崇,在蜀汉灭亡之时随诸葛瞻一并,战死在绵竹!

这就是黄权。显然若黄权还在的话,他就会成为托孤重臣,跟诸葛亮配合着治理蜀汉,那么,还会有严重内耗吗?

须知黄权跟诸葛亮很亲密,是互相欣赏!故而,黄权能分担诸葛亮的压力。若真如此了,诸葛武侯必能多活几年,不至于生生累死在五丈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