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关羽杀出重围没死,蜀汉将会发生4种不可控场面,不少人要倒霉

 凤凰山居士 2024-04-08 发布于江西

史观沧海2024-04-08 15:48河南

公元219年的下半年,成为了关羽一生中最为跌宕起伏的篇章。

从水淹七军到命丧东吴,世人对关羽之陨落常感慨万千,惋惜不已。

然而,抛开历史的无情,若是我们放飞思绪,假设在那个寒风凛冽的219年冬日,关羽能奇迹般地突破重围,侥幸回到刘备身旁,蜀汉接下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从水淹七军,到命丧临沮

回想关羽临沮被斩的4个月前,也就是219年8月的时候,他正借助天时之利,于荆北雨季大破曹魏七路大军,并且擒于禁、斩庞德,瞬间振奋天下反曹之势。

然而,这一切,随着10月雨季的结束而烟消云散。

此时,襄樊的大水开始退却,关羽也失去了水战优势,徐晃于是向关羽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徐晃此行领军,率领的可是曹操多年的“家当”。为打破樊城之围,曹操征调了各地守军前来相助。徐晃也不负重托,一举击溃关羽,迫使其退守汉水以南。自此,樊城之围终于解除。

尽管关羽战败,但他的水军在汉水上仍拥有绝对的掌控力,这使得徐晃不得不北归,也象征着曹操对襄阳的战略性放弃。

对关羽而言,虽然他未能攻克樊城拿下“一等奖”,但至少也能拿到襄阳这座“二等奖”。因为以当时曹魏的撤军姿态来看,关羽取下襄阳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而只要拿下襄阳,刘备就将拥有整个南郡,曹、刘也将以汉水作为荆州北部的界限,形成暂时的边界平衡。

但历史的脚步总是充满了变数,蜀汉内部的两个“鼠辈”,让一切陷入了最糟糕的境地。

关羽此次北上,留糜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二人同时负责保障前线的粮草及军需。

不料战事开打后,前线收到的物资经常短缺,甚至出现延迟,这触怒了关羽,声称等他回去后一定严惩二人。

糜芳、士仁本就对关羽的轻慢为人不满,加上他们又对关羽的问责感到恐惧,于是,当东吴偷袭荆州时,二人直接弃城投降。这意味着关羽彻底失去了根据地,只好踏上逃亡之路。

与此同时,吕蒙使用攻心计,对江陵的城民倍加善待。而关羽军中兵士的家人们,大部分生活在江陵,所以,此举变相削弱了蜀军战意,导致最后大家都无心再战,纷纷溃散。

无力回天的关羽,在东吴的追击下,只得率领残部败兵往麦城方向退却。

最后,在临沮这个地方,关羽与儿子关平一同被擒,父子二人的命运也一同走向了终点。

场面1:蜀汉爆发内战

假设历史的车轮能够倒转,我们或许会见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关羽挥刀破敌,勇猛地杀出一条血路,成功摆脱东吴的追杀。

历史如同一条蜿蜒前行的路,路上有若干决定命运走向的“路口”——一个决策、一场战役,或是一段统治。而每一个选择,均能开辟一条全新的路。

因此,不妨让我们从确切的历史记载中稍作离开,展开想象:倘若关羽当年成功脱险,蜀汉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首先,可以预见的是,关羽的归来,将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连锁反应,这些事件可分为影响蜀汉内部和外部的两大层面。

我们先从内部层面分析。关羽在回到成都后,此时他最恨的人,除了弃城投降的糜芳、士仁,必定还有刘封和孟达。

刘封,荆州长沙人,一度可能是刘备的继承人。那还是在刘备四十岁那年,当时的玄德兄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生不出儿子了,于是将刘封收为养子,视作己出,并培养他接替自己的事业。

当然,我们都知道,后来“阿斗”刘禅出生了。尽管如此,刘备早年与刘封之间建立的感情,并未因刘禅的出生而淡化,刘备仍对其寄予了厚望。

在汉中击败曹操后,刘备下令,让刘封联同孟达,顺着汉水向南挺进,对东三郡发起攻势

东三郡,指上庸、房陵和西城三郡。尽管这些郡县位置偏远,但它们在战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上庸郡以其广阔的疆域尤为突出。

刘封与孟达不负所望,发挥出色,在预期之中成功占领这些重要地区。此战过后,刘封晋升为副军将军,掌管一大块辽阔土地,手下至少统帅精兵五万,其威望和势力与一方诸侯无异。

而说起刘、孟二人能够如此顺利的一大原因,正是关羽北上攻襄樊了,这就导致襄阳、樊城的魏军无法派兵支援东三郡。

但反过来,当关羽向刘封、孟达求援时,他俩却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是东三郡新近收复,民心尚未安定,若此时调兵恐引起当地叛乱。

这话听上去有理有据,但如果换个角度想,也可能是二人冠冕堂皇的说辞:或许在他们看来,关羽的襄樊之战跟自己并无太大关系,所以不愿意将辛苦打来的兵力随意耗散。

当然,无论是刘封、孟达抑或关羽,都未料到东吴会违背盟约,卑鄙地偷袭荆州。

本来,即使关羽未攻下樊城而是拿到襄阳这个“二等奖”,想来他也不会对刘封、孟达过于苛责。可现在的情况是——襄阳、樊城一个没破,荆州还被东吴人抢走了。

在这种结果下,以关羽的性情,他大概率需要找人泄愤,刘封和孟达无疑是“最佳人选”。

不过,在真正的历史中,当孟达得知荆州失守后,他就第一时间跑去曹魏了。

孟达真乃一小人,他在给刘备的告别信中,将所有的责任都转嫁给刘封,称与他的矛盾已达到难以容忍的地步,所以才在无奈之下投降了曹魏。

不仅如此,孟达还别有用心地向刘封发去书信,煽动其一同归顺魏国,相比之下,刘封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对他而言,刘备是情同父子的恩人,这般情义使得刘封不但坚拒投降,反而与孟达决裂,举兵相向。从这点可以看出,刘封对蜀汉的忠诚绝非虚言。

不过,关羽可不管刘封与孟达之间的事,他只想质问刘封此前为何不派兵救援。而这样的质问,就是变相要求刘封向他谢罪。

当刘封收到关羽的质问信后,他无疑被夹在了委屈与愤怒之间。要知道,东三郡以前的权力结构并非唯他独裁,孟达亦有很大的权力,所以许多决策并非刘封一人说了算。

而现在,孟达这等奸贼背叛了蜀汉,归降了曹魏,他刘封不仅未随之叛逆,反而与之对抗。在这一切都已明朗之时,关羽反倒要求他前去谢罪,这情何以堪?

此外,关羽把自己当作“替罪羊”的做法,更会让刘封感到气愤。

在他看来:关羽求援时,蜀军仍占据优势局面,因此向其支援只是锦上添花,而非急救。

更何况,关羽之所以丢失荆州,显然是因为他自己未能察觉东吴的阴谋而疏于防范,可最终却把这笔账算在了他刘封的头上,这份冤屈怎会不让人愤慨?

然而,我们知道,以关羽自视甚高的性格,显然他不会理解刘封的委屈。在没有孟达可以追究的情况下,关羽的愤慨和指责都将指向刘封。

《三国志》对刘封的评价是“刚强勇猛”,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刘封在东三郡拥有的势力犹如一方诸侯,言下之意,刘封也不是好欺负的。

而对刘备来说,刘封和关羽之间的选择也同样困难。二人虽无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刘封如同刘备的亲儿子,关羽则如同刘备的亲弟弟。

在以上多重因素的交织下,孤傲、好战的关羽与深感委屈、愤怒的刘封之间,可能演变为一场蜀汉内部的军事冲突。

场面2:刘备舍“亮”保“羽”

关羽和刘封之间的冲突,也可能在他与诸葛亮之间上演,当然,二者不会在战场上开战,而是政治上的斗争。

在长达半年之久的襄樊之战中,位于巴蜀的益州集团对荆州毫无援手,没有发过一兵一卒,更叫人费解的是,即使后来关羽深陷绝境,益州方面也没做出任何表态,哪怕一道救援命令都未曾下达。

这般情形不太寻常,就好像刘备、诸葛亮对关羽的出征浑然不知似的。

后世学者也对此颇为疑惑,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是《三国志》的编纂者陈寿有所疏忽,毕竟,像增援荆州、解救关羽这样的重大事务,蜀汉那些杰出的谋士们不可能视而不见。

近现代知名学者章太炎先生,更是大胆地提出了一种设想:诸葛亮这是在“借刀杀人”。

我们先暂且不讨论这种阴谋论,但至少可以推测的是,连历代学者们都颇有疑问,那么作为关羽本人,心中恐怕只会有更多的疑问。

倘若昔日,关羽奇迹般破围而出,重踏成都之境,他必会先询问兄长刘备的不援之谜。考虑到二人的结拜之情,关羽不至于跟刘备产生矛盾。

那么,他的矛头极可能转向另一个人——蜀汉“智囊”诸葛亮。

从蜀汉内政到军务,每每之事,刘备无不听从诸葛亮的谋划。因此,关羽难免会认为,益州对自己不施援助之举,实际上是诸葛亮的主意。

要知道,从关羽丢失荆州到一路溃逃,益州方面完全就是按兵不动,没有任何反应,别说火速救援的命令,就连与荆州相邻郡县接应的命令都没发布过。

所以,倘若关羽回归益州,他必将直面诸葛亮,质疑后者的一系列决策。

关羽可能会在心中追问:“究竟是策略上的失误,还是蓄意为之?”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后不久,关羽和张飞二人,便因刘备与诸葛亮的情谊日渐深厚而心存不满。

所以,在经历荆州一役后,关羽对诸葛亮的不满预计将愈演愈烈,甚至可能联合性情火爆的三弟张飞以及势力庞大的“益州派”,共同对“荆州派”的诸葛亮进行边缘化与打压。

那么,在关羽和诸葛亮之间,刘备又会偏袒哪一方呢?真实的历史给出了答案。

在得知关羽不幸战死的消息后,素来从善如流的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完全不理会诸葛亮的意见,执意要对东吴征伐。可见,刘备在心中会更加偏向关羽。

因此,假设关羽归来,重回刘备身旁,那么诸葛亮恐怕难以再跟关羽一同共事。内忧外患之下,诸葛亮选择退居的可能性也由此增大。

也就是说,面对诸般纷扰,诸葛亮也许会“提前退休”,回到故乡南阳,追逐起宁静致远的生活。这并非全无可能。

场面3:关羽复仇东吴

正如前文所述,刘备得知关羽殉难后,抱定了东征复仇的决心。因此,如果关羽奇迹般地生还了,那么讨伐东吴的任务会落在他的肩上。

历史上,刘备在猇亭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而归。那么假如是变成了关羽对阵陆逊呢?两位名将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诸位不妨发挥想象。

场面4:蜀汉与东吴和谈无望

在真实历史中,诸葛亮后期之所以能够五次北伐曹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向东吴示好,修复了与其的盟友关系。但若关羽存活,孙权是绝不可能与蜀汉恢复和谈。

因为,孙权对关羽的恨,实在是深入骨髓。

结合《三国志》中对于关羽死亡的种种记载来看,关羽是在孙权的授意下被杀的。也就是说,即使知晓杀害关羽会招致刘备的决绝复仇,孙权仍要将其处死,可见他对关羽的恨有多深。

此恨,出于两重原因:一是孙权对于强敌关羽的忌惮;二是因关羽屡次羞辱孙权,并在襄樊之战期间擅自动用东吴军粮,磨尽了孙权的忍耐。

综上所述,只要关羽还在人世,孙权断不会与蜀汉重修旧好。这意味着,蜀汉将无法心无旁骛地北伐曹魏,届时,南方战场将演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拉锯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