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干湖

 gudian386 2024-04-08 发布于山东

命名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原称查干泡、旱河,有“塞外明珠”之美誉[22][23]。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大渔泊”。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大水泊周围三百里”。明代查干湖称之为“拜布尔察罕大泊”。1983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正式更名为查干湖[22]

位置境域

查干湖大部位于中国吉林省西北部的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湖泊面积500平方千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十大面积最大淡水湖之一[2][1]。查干湖经纬度为东经124°——124°40′,北纬45°10′——45°30′,处于嫩江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同时是松花江、松花江南源、嫩江三江交汇处和东北平原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重叠处,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河成湖[1][3]

历史变迁

查干湖湿地形成原因很多,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干、河流摆动淤积等。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嫩江河道摆动和改道,东移至大安台地以东,留下了大安古河道。查干湖正是古河道的组成部分,因全新世生期沉降量较大而成湖。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干,霍林河来水逐渐减少,霍林河河道逐渐淤积,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造就了查干湖[3]

地理特征

气候

查干湖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明显,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少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严寒少雪[3][8]。查干湖区域处于西伯利亚大陆气团控制之下,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寒冷,一般从11月上旬到次年的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低于0℃,在此期间查干湖湖面被冰雪覆盖,冰厚为0.7~1.1米[5][8]
湖区年平均气温4.5℃,多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36℃左右,7月为最热月,年平均最高气温23.4℃,1月为最冷月,年平均最低气温-17℃[3][5]。多年平均降水一般为400~500毫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063毫米[3][5]。其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8]。年平均日照2879.8小时,无霜期135~140天,此地全年温差大、无霜期短[3][5]

地质

地质构造

查干湖是中、新生代松辽巨型断陷盆地的一部分,沉积了厚约5000米的内陆河湖相沉积物。新生代以来,新构造运动总体上延续了中生代的构造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并且基本上以垂向升降运动为主。构造运动以前郭——长岭连线为界,东升西降,最终地质形成东部隆起带、中央坳陷带和西部斜坡带。根据基底构造和中、新生代盖层褶皱形态及构造组合,该区属于次一级地质单元的中央坳陷带,该区自新生代以来呈大面积持续沉降,普遍沉积很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为60——100米。现代地貌形态模拟了基底构造轮廓,形成现今松辽盆地的地貌景观。该盆地在地质结构上为东西向不对称构造盆地[3]
地质图

地层特征

查干湖及其附近湿地被第四系松散沉积层所覆盖,松散层厚度约60——100米,自下更新统至全新统均有分布,包括全新统冲积、湖沼堆积、湖积的壤土、粘土,上更新统黄土状壤土、黄土状粘土和极细砂,中更新统大青沟组淤泥质粘土、淤泥质壤土和极细砂,下更新统冰水堆积砂、砂砾石。其中以下、中更新统发育广泛且厚度较大,下伏地层为上第三系泰康组和大安组泥岩、砂岩、砂砾岩,再下为白垩系巨厚层泥岩、砂岩[3]

矿产资源

此外,查干湖及其周边的地下储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12]。查干湖湿地地下贮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1985年,在查干湖湿地东部修建了一条长9.6千米的围堤,围割查干湖湿地面积8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仅围垦范围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达2492万吨[3]。位于查干湖东侧有吉林油田新立采区,该区域有900多口油水井在查干湖环境敏感区范围内,71口油水井在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在汛期,该开采区也面临保证汛期生产和确保安全环保两大难题[24]

地形地貌

查干湖湖面呈狭长状,纵长37千米,宽17千米,形似猪肚,自东南向西北延伸[5]。湖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28千米。流域地貌主要特征是低平、微波起伏,东南高,西南略高,中央及东北低。查干湖东川头、西川头、青山头一带地势较高,为140~160米[4]。在查干湖附近地势低洼,湖旁残留有二级河谷阶地。根据成因和形态特征,该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冲积湖积平原河谷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分布于查干湖湖区低洼处,河谷冲积平原分布于霍林河河谷及嫩江古河道[4]。 
查干湖地质考察

土壤

查干湖湿地保护区土壤类型共分盐土等四个土类、草甸淡黑钙土等八个亚类。淡黑钙土主要分布于东部浅岗高平地上;草甸淡黑钙土主要分布于岗地边缘区域;盐化草甸淡黑钙土主要分布于西部岗坡脚盐渍土边缘地带;草甸土及盐化草甸土主要分布于低平区域,与盐化草甸土、盐土、碱土呈复区分布;盐化潜育草甸土主要分布于低洼处;盐土主要分布于平坦地势微凹地形,与碱土、草甸土及不同程度盐化草甸土呈复区分布;碱土与盐土、草甸土、盐化草甸土交错斑块状分布,主要分布在盐渍土区局部略高处和凹平地边缘,地表植被以刷头草为主[3]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鱼类

查干湖及其附属水域属松花江水系,其中包括第二松花江与查干湖及其周边的泡沼、湿地。在这片水域中,栖息着圆口纲硬骨鱼纲鱼形类脊椎动物。截至2021年5月,根据调查统计有46种,还有1亚种。其中圆口纲本纲仅有1目(七鳃鳗目)、1科(七鳃鳗科)、2种(雷氏七鳃鳗日本七鳃鳗)。硬骨鱼纲本纲动物种类有44种,隶属5目、12科,这44种鱼中,属冷水性鱼类的有茴鱼科黑龙江茴鱼鳕科江鳕[6]
鳙鱼

鸟类

21世纪以来,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并实施了查干湖旅游度假区和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使查干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21年2月,鸟类由原来的116种增加到239种[5][25]。其中以水禽类居多,计101种,包括有鸊鷉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鸥形目佛法僧目翠鸟科的鸟类;另外,雀形目鸣禽类鸟种也很丰富,计100种;再者是猛禽类23种,其中隼形目18种,鹗形目5种[10]
在这些禽鸟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等9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灰鹤雀鹰等35种[5]。另外还有175种国家要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动物”)[10]
黑脸琵鹭

哺乳类

截至2023年4月,干湖区及其附属水域有哺乳类兽类动物25种,其中又有22种野生动物[5][26]。在这25种兽类中,食肉类动物计5种,包括狼、赤狐、貉、黄鼬艾鼬啮齿目种类最丰富,计15种,包括草原黄鼠三趾跳鼠黑线仓鼠、布氏田鼠、麝鼠草原鼢鼠巢鼠等。此外还包括兔形目的草原兔,食虫目的达乌尔猬等。此处还有有8种“三有动物”,占区内兽类总数的53.3%[26]

两栖爬行类

截至2022年8月,查干湖区及其附属水域分布有4种两栖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两栖动物蟾蜍科两种,一种为中华大蟾蜍,另一种是花背蟾蜍雨蛙科1种,即无斑雨蛙。蛙科1种,即黑斑蛙。这4种两栖动物,除无斑雨蛙外,均为国家要保护的“三有动物”。爬行类动物中,鳖科有1种,蜥蜴科有1种,游蛇科中的3种蛇,分别为虎斑游蛇红点锦蛇白条锦蛇。这5种爬行动物除虎斑游蛇外,均为国家要保护的“三有动物”[9]

无脊椎动物

截至2021年2月,已知有昆虫16目112科、364属、446种。其中,鳞翅目147种,占全区已知种类的32.95%;其次为鞘翅目98种,占全区已知种类的21.97%。两者占昆虫总数的54.92%。依次为直翅目(11.65%)、半翅目(8.29%)、膜翅目(6.72%)、双翅目(6.5%)、同翅目(4.7%)[27]

植物

查干湖及其附近湿地所有的植物种类共计有426种,其中野生植物200多种,野生植物中药用植物149种[5][28]。在这些植物中,也有国家II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和甘草[28]。沿湖浅水域生长着芦苇、莒蒲、菱角芡实等,其中芦蒲等水生植物高达2.5米,沟汊等地则长有塔头草等植物[5]。除此以外,查干湖还是著名的芦苇生产基地[12]
野大豆

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

流域水系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地处于霍林河下游,霍林河与嫩江交汇处,河流水系主要有霍林河、第二松花江和嫩江;泡沼水系主要包括新庙泡、库里泡等。其中,霍林河在1998年特大洪水以前,丰水期为查干湖供水,枯水期则闭流,发生特大洪水以后,霍林河与查干湖不再有水流互通。1986年引松工程完成,第二松花江成为查干湖的主要来水水源。嫩江通过库里泡与查干湖湖区相连,嫩江涨水时,水流倒灌库里泡,经库里泡流入马营泡,最后进入查干湖;相反,查干湖湖区水量过多时,湖水在马营泡经梁店和十家子两个溢流堰流入库里泡,经库里泡流入嫩江[8]
查干湖的水位在130米时,查干湖便与辛甸泡、马营泡构成一体,且与新庙泡和大库里泡连通[29]。新庙泡位于查干湖南岸,水面面积30.72平方千米,水位130.5米,与查干湖有川头节制闸相通,并由节制闸控制湖、泡之间的水位。大库里泡在查干湖东北向,当水位129米时,水面面积14平方千米,与查干湖相距7千米,由查干湖泄水闸和溢流堰将两者连通。查干湖与新庙泡和大库里泡首尾相连,高程不一[5]

水文特征

水资源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2][1]。查干湖水位在129——130米,湖平均水深2.5米,最深达6米,年均蓄水量约7亿立方米[2][5][29]。截至2018年,松原西部供水河湖连通工程后,查干湖年平均入湖水量2.75亿立方米,最大蓄水总量可达到17亿立方米[30]

季节变化

查干湖多年平均降水一般为400~500毫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1063毫米,无霜期135~140天[3][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0%左右[8]。一般从11月上旬到次年的4月上旬,查干湖湖面被冰雪覆盖,冰厚为0.7~1.1米[5][8]

湖水沉积

截至2021年5月,湖水沉积物中有机质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的,但地域性差异显著 ,人为影响较大的有机质与深度显著相关,并与经济增长模式大体上成正相关关系[31]

湖岸线及湖面

湖面纵长37千米,宽17千米,湖岸线蜿蜒曲折,长达128千米,湖水总面积500平方千米[5][29]

水质

孔隙潜水水化学类型较复杂,以重碳酸钙、重碳酸钠镁钙型为主,矿化度小于1.0克/升克/升,局部地形地洼处水质变差,矿化度大于1.0克/升。水中的氟离子含量较高,铁、锰含量超标者亦较多。孔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比较简单,以重碳酸钠型、钠钙型、钠镁钙型为主,矿化度小于1.0克/升,水质较好。局部分布有中更新统细砂层,赋存有孔隙承压水,单井出水量一般较小,水质一般较差[3]

地下水

含水层系统

查干湖分布有多层含水层,包括第四系孔隙潜水与承压水含水层、第三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和白至系裂隙孔隙含水层。天然情况下,各层地下水在盆地边缘水力联系密切,至盆地中央联系减弱,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含水层系统。同时,此处为松嫩盆地,因此还埋藏有多层地下水[3]

地下水循环

地下水以降水入渗补给为主,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次之。查干湖地下水流向为由南西向北东方向径流,地下水径流较缓,循环周期较长。此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潜水地下水位略高于承压水水位,潜水的动态变化特征和承压水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说明潜水与承压水有比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潜水越流补给地下水[3]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青头山位于查干湖水域东岸。1984年,据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科学发掘,早在13000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古人居住,直到新石器时代,这片山域依旧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可考。在古人类史上被称为青头山人或前郭[32][33]
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早在契丹建国初期,查干湖名为“大水泊”,辽金时代称为鸭子烁,后称查干淖尔,群众又叫它旱河,为皇帝的出猎区[3]北宋时期《武经总要》记载:“大水泊周围三百里”,查干湖是帝王渔猎之地,辽、金、元历代帝王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元代清初,这一带江流泡沼星罗棋布,银鱼穿梭,水草肥美,雁鸭栖集;沿岸林木蓊郁,田野芳草蕆蕤。清代这里曾一度成为封建王公的“放生泡”,严禁捕鱼。到了清代末期,捕鱼业又发展起来。据东北沦陷时期编印的《满支水产事情》载:1936年王府屯封建王爷的近亲包彥荣,从郭前旗取得许可证,于湖心夹芯岛建起兴业渔坊,当年冬,出拉网24趟,每趟拉网捕鱼12万千克。1948 年出版的《东北经济小丛书●水产》载:当时(嫩江)的主要渔场为大赉城南25千米的查干淖尔,东西约12千米,南北约40千米,水深4尺[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区内人口逐渐增加,部分湿地被疏干排水开垦为耕地,但主要水源霍林河洮儿河上游基本没有修建水利工程,洮儿河洪水、嫩江洪水均能进入该区,区内来水相对丰富,霍林河道、嫩江古河道、洮儿河分洪道及查干湖周边等均存在大面积湿地,湿地面积约2280平方千米(包含低湿草地)。查干湖的水面高程在130.00-130.30米之间。其湿地面积约为656平方千米,有水面积芦苇面积429.2平方千米,其中芦苇面积154.6平方千米,年产鱼在1.0-1.2万吨,芦苇等水生植物生长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3]
进入七十年代,水源区人类活动加剧,大量湿地面积开垦成耕地,霍林河洮儿河上游支流修建了嚓尔森水库等一些蓄水工程,并且河流两岸修筑了堤防,洮儿河较小洪水被堵截,再加上区域连续干早的影响,霍林河由常年河流变为季节河流,查干湖水位下降,湿地面积急剧萎缩,1970-1972年水位在129.2-128.5米之间,查干湖湿地面积约为300平方千米,水面及芦苇面积退化到231.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不含芦苇)184.2平方千米,芦苇面积约47.7平方千米,还能出船捕鱼,从1973-1981年湿地退化特别严重,湖水近于干涸,最小时水面仅剩80平方千米,鱼类及湿地生物几乎灭绝,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查干湖已变成鱼苇绝迹,盐碱泛起的湖泊[3]
为了尽快复活查干湖同时改变前郭灌区的排水条件,在白城地委的支持下,于1976年9月开始修建了全长53.8千米的引松工程,其主要目的是靠自流引第二松花江水入查干湖,扩大查干湖养鱼水面,发展芦苇,并为沿渠部分地区和乾安提供抗旱、灌溉水源,改善前郭灌区泄水条件和查干湖区域小气候条件。引松工程基本开通后,已获得初步效益,查干湖湿地面积为514.2平方千米,渔业生产形式明显好转,年产鱼稳定在3500吨左右,湖区生态平衡得到了明显改善,己有白鹤大天鹅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已被列为吉林省重点渔业基地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

渔业

1959年和1960年是查干湖历史上产鱼最多的年份,最多冬网48趟。1960年鱼产量达6142吨,芦苇产量高达3万吨。20世纪50——60年代,区内来水丰富,当时查干湖水面南至新庙泡,北至通让铁路以北约10余千米,仅查干湖就有湿地面积656平方千米,湖内主要鱼类有红鳍鲌鲤鱼鲫鱼鯰鱼[5]。其中,查干湖的鳙鱼,也被称作胖头鱼,获得国家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双认证,并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1]
地区内有渔业相关公司——吉林查干湖渔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原名查干湖渔场始,建于1960年,属国营水产养殖企业。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与乾安交界,北与大安市毗邻,距松原市45公里。主要产品包括胖头鱼系列、名优野生鱼系列、袋装系列、箱装系列等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其中以胖头鱼为有名[34]。该公司从1992年开始坚持计划捕捞,科学投放鱼苗;2003年起,每年春秋两季增殖放流,几百万尾鱼苗投放进查干湖。2022年,查干湖冬捕连续获得6次“红网”,也就是单网出鱼量在10万斤左右。其中,产量最高的一次“红网”出鱼量达到了50万斤[35]

交通运输

松原查干湖旅游景区位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的金三角地区,同时地处“三江”“三原”的交界(“三江”即第一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三原”即东北平原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它西邻乾安,北接大安,与京哈铁路京齐铁路长白铁路通让铁路相通,并与203国道、302国道、102国道及数条国省级公路干线相连,交通运输便利。陆路是游客前往旅游地的主要交通方式,同时旅游者前往查干湖的旅行以自驾游为主[36]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水污染

查干湖总体处于中营养化偏上水平,且有降低的趋势。在现有条件下,水体仍会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维持在目前的中营养化偏上状态。高锰酸盐指数对提高查干湖综合富营养化指数的贡献作用较大,渔获量是影响和控制查干湖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因素[37]
查干湖涌入生活污水,包括从第二松花江求经过前郭灌区后带来的残余化肥、生物分解物,以及周边农田的非点源污染、周围村屯及旅游区生活污水等。除此以外还有周边村屯的污水、农田残存农药等外源性污染,水生物腐烂、湿地自身的背景浓度等内源性污染[38]

湿地退化

1962年以后的10余年中,由于查干湖主要水源区人类活动加剧,霍林河上游修建了罕嘎利、兴隆、胜利、大段等水库,层层蓄水,使湿地面积明显退缩,查干湖湿地面积缩小到231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184平方千米,芦苇面积47平方千米,面积虽然缩小但还能出船捕鱼[5]。但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气候干旱、拦河筑坝和掠夺式捕鱼等,短短几年内,查干湖从几百平方千米锐减到几十平方千米,几近干涸[39]

水质恶化

随着湿地退化,查干湖湖水变色,水体的pH值由原来的8.5逐渐上升到12.8,鱼类及湿地动物、植物近乎灭绝,整个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灭顶之灾,素有“天然宝库”美称的查干湖变成了鱼苇绝迹、盐碱泛起的“害湖”[5]

环境保护

引松入湖

1976年,为了实现国计民生的长远计划,当地县委做出“引松入湖”的重要决定。历时8年,终于在1984年修通一条人工运河——引松渠[13]。引松渠长53.85千米、底宽50米,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查干湖。引松渠不仅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水源,也明显地改变了前郭县区域性的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渔业生产、芦苇生产和旅游事业得到了发展[5]

设立保护区

查干湖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并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506.84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半干旱地区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珍禽、濒危鸟类[5]

生态建设

查干湖每年春秋两季开展的增殖放流活动,定期向湖中投放鱼苗1000万尾。环湖种植各类果树花卉、中草药材、水生植物7.8万亩,高蛋白大豆10.3万亩,这些举措不仅能有效改善种植结构,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还能形成花海等景观[39]

湖区清洁整治

2019年为修复建设环湖生态,县乡村三级湖长改造农村旱厕和景区厕所930座,景区内餐饮企业全部建设防渗漏化粪池,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117公顷水田恢复成湿地,退出油井38口,拆除景区内违章建筑43个4940平方米[40]。查干湖南北景区还建立了两座日处理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39]

河湖连通

松原西部供水河湖连通工程是吉林西部供水河湖连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查干湖生态群落恢复工程。工程渠道总长652.85千米,以查干湖为核心,依托哈达山总干渠及新建、改扩建渠道,利用哈达山水库水源,向松原市城区、前郭乾安重要湖泡补水。工程全部建成后,年平均引水量2.75亿立方米,最大蓄水总量可达到17亿立方米,恢复和改善湿地面积达1028平方千米,实现苇田种植面积17万亩,新增养鱼水面57万亩和养蟹水面3万亩,可以充分发挥众多湖泡的调蓄能力,有效分蓄利用洪水,回补地下水,恢复湖泊湿地水源涵养空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促进松原生态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0]

风景名胜

查干湖于1986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在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查干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于2020年被列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20][12][19]。2021年3月,前郭县开展打造国家AAAAA景区的建设工作[41][42]。2022年10月8日,查干湖所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成为首批被列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43]。2024年1月25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查干湖景区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1]

渔猎文化博物馆

渔猎文化博物馆(全名: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暨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景区,建筑面积444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一座以渔猎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2011年7月建成,位于查干湖畔的沼泽地中。建筑的整体外饰采用拟木形式饰面,局部侧壁采用锈石贴面,保证了湖中建筑物不受腐蚀的侵害[14]。截至2018年,该景点门票为30元[44]
渔猎文化博物馆

大汗蒙古风情园

大汗蒙古风情园建于2016年7月26日,占地面积46714.15平方米,建筑面积9836.29平方米,内有32个蒙古包组成。其中大、中型特色蒙古包建筑面积约为2590平方米,广场绿化面积8400平方米,硬化面积为18268平方米,仿古栈道230米,荷花池9500平方米。全园由蒙古包群、草原景观展示区、水边篝火广场和南侧水中木栈道亲水区组成[15]。2019年在此地举办了2019把马头琴合奏表演,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45]
大汗蒙古风情园

妙因寺

妙因寺吉林省内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它建成于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原为郭尔罗斯前旗“沙卜隆”一世活佛云丹扎木苏为乾隆皇帝寿辰而建。后几经修建,到清朝末年因年久失修迁至现址。原妙因寺是解放初土改时被破坏的。200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重建。妙因寺新、旧址相距约1.5千米,旧址一带已成为民房,现为妙因寺村。2002年7月一期工程竣工并开光。这里形成有佛堂经堂活佛斋院、北仓、东仓、西仓等建筑群体,共计房屋五百余间[46][16]
妙因寺

成吉思汗召

成吉思汗召位于查干湖畔,2004年5月9日奠基兴建,占地13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馆建筑占地1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5平方米。成吉思汗召建筑是集蒙、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的人文景观。成吉思汗召入口处为铁蹄广场,此外还有大理石拼成的成吉思汗疆域图,记录和反映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戎马一生。主体建筑左侧苍狼白鹿图腾,右侧为祭坛[46][47]
成吉思汗召

契丹岛百花园

契丹岛百花园位于查干湖北景区,占地80多公顷,整个湖畔山坡被紫色的马鞭草、橘红的长寿菊所遮掩。同时该园有芍药牡丹薄荷马鞭草万寿菊孔雀草大丽花等数十种花卉[48]
契丹岛百花园

鸿鹄公园

鸿鹄楼是由前郭县政府组织建造的一座楼塔式建筑,位于查干湖东南岸的高地上,2000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鸿鹄楼楼体地上高度为37.05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楼内设有步行楼梯,楼梯最高点距地面33米,为五层四角飞檐建筑。鸿鹄公园占地6公顷,四周由铁栅栏围起来。鸿鹄公园内除了主体建筑鸿鹄楼外,还矗立着四座蒙古族古今名人雕像,即成吉思汗雕像、陶克陶胡雕像、苏玛雕像和蒙古骑兵团群体雕像[46][49]
鸿鹄公园

郭尔罗斯王府陈列馆

2007年6月9日,查干湖畔的郭尔罗斯王府陈列馆正式开馆。查干湖畔的郭尔罗斯王府陈列馆是郭尔罗斯前旗末代旗王齐默特色木丕勒的府邸,位于查干淖尔大街北侧,引松河西侧,是一座大型仿晚清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13平方米,连同前面的广场,后面的花园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王府建筑以四合院为单元,六进六出,为蒙地少有的宫殿式的府宅。王府内部设有四个展馆,分别为历史、民俗、宗教和中国马头琴之乡展馆[50]
郭尔罗斯王府陈列馆

相关文化

人物

成吉思汗

蒙古族在历史上素有崇拜山水的习俗,1211年,成吉思汗攻占塔虎成之后,曾到当时还被称作“大水泊”的查干湖畔祭祀。祭祀当日清晨时分,成吉思汗率领九翼铁骑来到青头山“台地”,依照顺序在祭台上分别摆放祭品,包括牛头、全羊、奶酒醍醐檀香哈达青松圣灯数目各九,随后亲自点燃檀香,升起九堆圣火。成吉思汗率九翼铁骑于祭台前,对日九跪,对湖九拜,高声咏诵祭词。至此,礼毕,称“九九礼”[32][51]。这种习俗沿用至今,湖区每年冬捕之前都会举行祭湖醒网的仪式[1]

孝庄皇后

努尔哈赤为取统一,强化联盟,鼓励满族各部联姻。天命十年,皇太极娶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之女,并册封其为庄妃。皇太极崩薨后,庄妃之子福临登基,年号顺治,庄妃被尊为孝庄皇太后寨桑夫妇(顺治的外祖父母)去世后,孝庄皇后将其葬于查干湖东岸的郭尔罗斯草原,并立满蒙碑于墓前[32][52]

辽金帝王

查干湖土壤肥沃,鱼草丰饶,吸引众多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在此居住。当时的契丹女真已分别建国为辽国金国,统治者也常到此渔猎避暑,并在其附近设建行宫,接见宋使,商议国事,这在当时就被称为“捺钵”。依四时变化,春夏秋冬的捺钵地点也会不同。而查干湖通常会被作为春季捺钵的选地之一,因此称作“春捺钵”。[32][53]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干湖冬捕

每年12月末,在查干湖冰封湖面上,渔民先用冰锥在湖面上凿出几百个冰洞,然后利用穿针引线的原理将几千米长的渔网按照冰洞间的连线形成合围,再用马拉绞盘收网捕鱼[54]。2005年,查干湖冬捕以一网出鱼量10.45万公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7]。2008年,查干卓尔的冬捕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7][18]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鱼皮画

查干湖鱼皮画是手工匠人以胖头鱼鱼皮为材料,通过独特的技法和制作流程,最终呈现的富有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2019年5月,查干湖鱼皮画入选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5][56]。为更好的传播鱼皮画,该艺术还出现在了首届东北亚文化艺术博览会中国展区[57][58]。2022年,传承人徐毳查干湖胖头鱼皮制作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鱼皮画,助威2022年北京冬奥会[59]
“冰墩墩”鱼皮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