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第二次生命,都是从四十岁开始

 墨色瞳仁 2024-04-08 发布于河北

作者:子墨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和醒悟的过程,都是人有两次生命,前半生追求喜欢的东西,而迷失了自己,后半生爱其所择,择其所爱,找回自己,这也是拥有了幸福快乐的密码。

其实,一个人真正的顿悟,都是从40岁开始的。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经见过了太多的世态人情,心智已经成熟,不再对不切实际的事情执着,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更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因为,人生是自己的,怎么活都是自己的事情,一切都与他人无关。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从四十岁开始。”

人生重在体验和尝试,也更需要顿悟,当自己走过半生,才会发现,生命的前半生是为别人活着。为别人活着的时候,常常忘记了自己的感受,即便有些委屈和痛苦,也要让自己咽下去,独自消化。

或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见识多了,就明白了,人生苦短,后半生一定要为自己活着,把后生的美丽和风景转移到自己身上。把自己还给自己,依心而行,随心而动,聆听内心的声音,让生命花开,学会孤芳自赏。

到了四十岁以后,你会发觉,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也知道如何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时候才知道人活着,就要为自己而活,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和优雅,这才是真正的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成熟了,才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需要的幸福与美好之上,让自己享受生活,拥有独立的人格,灵魂纯粹,守心自暖,活得开心快乐,自由自在。

回眸人生,在我们不长不短的人生中,前半生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如同一个流浪者,在兜兜转转中寻寻觅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追求成长和创造美好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别人的肯定就是成功,自己也很期待别人的赞美,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使得自己活得疲惫不堪。

其实,我们的前半生就是要尝试不同的经历,让自己从稚嫩走向成熟。这个时期的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活着,总是感觉让别人认可,就是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表现。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渴望别人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或许,只有经历多了,也就知道,我们只是为自己活着,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时间久了就丢失了自我。

人活着是为了自己开心快乐,不要苛求别人的理解和在意别人的评价,若是我们活着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也就永远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做不了真实的自我。

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追求理想中不丢失信念,在得到别人认可时,更不要忘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只有到四十岁之后,才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当面对生活的琐碎和压力的时候,才会反思过去,纠正人生的迷惑和迷茫。

只有这个时候,才会顿悟人生,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别人的认可,人生的真谛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拥有。

四十岁之后,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知道繁华落尽,平淡归真,才是最好的拥有。

余华曾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到了四十岁,我们才开始明白,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找回自己,回归内心,即使孤独寂寞,也是一种享受和清欢。

才会让自己不再追求虚幻的时候,面对现实,才明白自己活成什么样,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内心的体验。

当我们不再虚张声势,假装和掩饰自己的时候,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人活着,不要让自己太累,也无需证明给别人看,不必去在意别人的看到,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如此就好。

故而,别人的生活我不干涉,我们的生活也无需别人指手画脚,我们的生活与别人无关,悲喜自渡,才是人生最好的救赎。

梭罗说:“快乐在于追求心中的平静。”

所以,生活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一切的美好与幸福,都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当我们学会了爱自己,为自己而活的时候,你所希望的幸福与美好才会落在自己身上。

在内心平静之中,照顾好自己的心情,做真实的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美丽,让自己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美好,才能让自己,在往后余生中,活得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