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阳商业观察】聊聊商业“小盒子”

 古城甲 2024-04-08 发布于河南

文章开头,给大家普及一下“商业盒子”的含义,即:以全封闭的建筑物为商业主体,在建筑物内部设计规划店铺进行租赁或销售的物业形态。看起来像盒子一样,但现在可不都是方方正正的盒子,有I字型、有L字型、有回字形等等,与之相对的就是商业街区。

万达、吾悦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广场,体量较大,算是“大盒子”,印象汇、丹尼斯百货、银座商城等不大不小,可以算“中等盒子”,而安阳还有不少“小盒子”。因为没有比较官方的定义,所以古城认为,三者基本可以对等为跨区域商业、区域性商业以及社区商业。
近年来,安阳建了不少商业小盒子,大致划一个范围就是1-2万方体量,最多不超过3万方,那这些小盒子应该如何规划才能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呢?我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说,小盒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商场型,以熙城漫购为代表;另一种是商超型,以百盛祥生活广场为代表。前者秉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发展思想,超市、百货、餐饮、娱乐、健身、影院等各种业态多有分布,属于传统商业广场的迷你版本。后者主体部分为超市,有一些鞋服、餐饮业态,体量略小于前者,且有一些都属于大体量的农贸市场。
还有极个别,由于缺乏整体运营的经验,最后分开出租,有点像“叠罗汉”版的临街商业,这类型就不多说了。

小盒子的特点,我认为是非常鲜明的。缺点是体量较小,上限和潜力都有限,做成商场型,虽然也是万金油,但多少有些样样稀松,都不成规模。做成商超型,业态较少,一旦超市经营不善,整个商场都有可能会关门大吉。但体量相对较小也是其优点,因为相对来说比较好运营啊,就像开个A00级小车好上手一样,如果投资方兢兢业业,自己经营也不见得比专业商管经营差,就是得各种操心。
那么小盒子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定位。虽然体量不大,但也得高度重视前期的定位,是走商超型还是商场型路线,得提前考虑好了,且要引入哪些业态,与哪些品牌合作,都可以在前期描绘出线条,并提前敲定。有了方向,才好去大步前进不是?
二是注意区位。如果是在居住区范围内,那即使自己体量不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社区商业中心的责任,就像熙城漫购,居然是目前铁西范围内唯一一座综合性商业广场,自然要小马拉大车;如果周边有大型商场,那可能就得扮演商场延伸或补充的角色。

三是注意价位。原则上讲,小盒子,招商定位要惠民一些,毕竟多是社区商业、邻里商业类型,是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的,而不是周末逛街那种发展消费需求的。即使是距离大商场较近,定位也建议稍低一些,并可体现在租金方面,便于非对称发展。
四是注意品位。也就是质感,古城认为“惠民”和“质感”并不矛盾,实惠是产品,舒适是体验。现在很多菜市场都挺高大上的,小商场如果还不如人家,那就别怪吸引不了客流。当然了,也不能过度武装,尤其是在广告宣传方面,小商业还跨区域宣传,那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儿去,除非由于某些原因“出圈儿”了。

现在,安阳市区建成或在建的“大盒子”已经不少了,短时间内,再引入大型商业广场的可能性不高,也许接下来几年就是“小盒子”扛起商业的发展,所以推动这些小盒子迅速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还是非常重要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盒子发展好了,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老百姓兜里有钱了,一些大型商业集团就可能会前来考察布局,这就叫以小型良性循环带动实现大型良性循环。
最后,抛出个问题:大家觉得,安阳有哪些商业小盒子发展不错呢?

校  对:古城甲

编  辑:古城甲

古城邺话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