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知识卡片转化为日更文章

 汉无为 2024-04-09 发布于湖北

四张知识卡片串联起一篇文章,展示。

01

今天在整理《金钱心理学》的笔记,看到这了这句话:

你对金钱的个人经验可能只有0.00000001%符合实际,但它构成了你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主观判断的80%。

就比如说,经历过大萧条的人看到股市大跌,深深感受到自己毁掉了自己家人的生活时的绝望的人,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对持有股票感到欣喜的人。

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成长的人,对金钱的感知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沃伦·巴菲特就曾明确地表示自己出生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自己在资本配置方面的天赋是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

他说他是中了卵巢彩票就是说生在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赶上了美国整体的飞速发展,才有了他非比寻常的成功“拿我自己来说,我出生在1930年,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她们非常聪明,充满干劲,但是没有我这样的机遇……”

这说明个人对金钱观念的形成,深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然而,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都与经济周期的实际规律不尽相符。

所以,作者才有了以上这个结论,影响我们决策的,往往是我们的个人经历,而这些经历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02

在savage的「智慧星球」里,她提到了孔子的认知四象限问题——即我们对知识的认知可以分为:知道我知道的、知道我不知道的、不知道我知道的以及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图片

对我们而言,最难的就是四象限的下面这部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三体》,里面有个农场主假说。

一群火鸡里面有一个火鸡科学家,他发现了一个规律,然后郑重其事地跟大家宣布:只要时钟一到12点,农场主就会来给我们放饭。结果感恩节的时候,也是12点,农场主来了,把大家都宰了。

图片

这个故事生动地描绘了,我们自以为了解某事物,但实际上可能完全是误解。我们仅凭有限的个人经验,构建的现实模型可能与实际大相径庭。

03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不知道的同时,还坚信自己所知。

这部分其实是在《象与骑象人》里面也有提到有对应的实验:

社会智能测验考不好的人,会想尽各种理由来怀疑该测验的效度;看过不利于自己坏习惯的研究报告者——例如喝咖啡对健康不好,则会非常努力找出这个研究的缺失,而不喝咖啡的人是注意不到这些缺失的。

不同的研究一再显示: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因为我们这种思考模式常常无往不利,所以我们就会产生自己是一个公正客观的人的假象。我们总是自认为自己的立场理性客观,绝对没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都是我们情绪脑先去做了一个判断,然后理性脑才上线,给情绪脑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合理化我们的选择,并且会忽略或否认与自己看法不符的证据和观点。

04

那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很巧的是,昨天在听「自习室」的播客,主播提到“不知道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抓手”。

因为你说不知道之后,别人会很高兴有了施展的机会,然后,你也会获得很多免费的信息,这是一次促成沟通和理解的机会。

不担心别人知道我不知道,也不强装自己知道了,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需要慢慢修炼。

这里guxi也引用了一句话,The  most powerful thing a leader can say is 'I don't kown'.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05

我们可以做的,第1点就是更谦虚,开放坦诚,能够承认自己不知道。

第2点,多输入其他的信息,在「智慧星球」里savage就说,在写作前,你要去有意识地收集跟你的观点相反的信息,在这种对立的观点和案例中,你才能更明确你的观点是否能成立。

第3点,可以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来梳理自己的各种思绪和想法,这样也能检验自己的认知是否真的逻辑自洽。

碎碎念

今天的日更文章源于四张毫不相干的知识卡片:《金钱心理学》里的金句+「智慧星球」里的孔子四象限难题+《象与骑象人》的案例+「自习室」听到的一个观点。

我期待的每天日更,就是能积累这样一张卡片,这样在我想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就可以把过往的相关内容串联到一起,形成一篇文章。

感觉最近思绪还在输出文章的旧有模式里🤣,还没转过味儿来(这么日更真是太累了🫠)。写得比较急,可能有不严谨的地方,见谅。

后续,知识卡片的日更还是会在「墨问便签」小程序里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