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穷得吃不上饭,却在绝望中写下这凄美的行草!

 彤彤的知识宝库 2024-04-09 发布于山西
原创 精微堂主人 书法功课 2024-04-08 17:31 甘肃

图片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老百姓的生活充满就不确定性。书法大师王铎亦无法避免命运的无情,经历了一段人生极为艰苦的日子。
王铎的女儿未能完成与张鼎延儿子张璇的婚姻,于崇祯戊寅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逝世,年仅十六岁。这对于王铎和他家庭而言是巨大打击。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王铎和家人又饿了好几天肚子——“绝粮”了
“绝粮”一词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然而在古代因天灾人祸闹饥荒简直太司空见惯了。有如名士陶渊明的话:“一饱已有余。” 能够吃顿饱饭实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图片
王铎行书《琅华馆卷--绝粮帖》绫本,纵25.3厘米,横144.2厘米,四川省博物院藏。
关键时刻,他的亲家张鼎廷伸出援手,给他送来了猪蹄子等食物,这份帮助对于王铎来说,宛如寒冬中的一炭之暖,人也温暖了不少。
作为感谢,王铎写下了《琅华馆卷·绝粮帖》这封感谢信。
信中他说道;“家中断粮,家人受到周围人的轻视。我曾经是备受敬仰的学者,如今也是无用之人。尽管兄弟我处境艰难,尚未饿死,在这困难的时刻,世间的温情和冷漠都表露无遗。亲家不因贫富而改变态度送来食物,让我的家的灶火重新点燃
图片
王铎行书《琅华馆卷--绝粮帖》绫本,纵25.3厘米,横144.2厘米,四川省博物院藏。
王铎,在48至53岁的关键时期,尽管要面临极度困苦和家庭不幸的双重打击。然而,他的书法却流露出流畅、有力的线条,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反映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对困境的抗争。
生活给了王铎许多考验,就像这封流传千古的《绝粮帖》,记录着一位落魄文人临危不惧、坚守信念的精神。
这封感谢信,就是王铎用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激之情的载体。不同于常规的感恩,他的信里没有华丽辞藻,只有平实的文字,却字字珠玑,透露出一种对生活深深的释然和对他人的感激。
图片
王铎行书《琅华馆卷--绝粮帖》绫本,纵25.3厘米,横144.2厘米,四川省博物院藏。
他没有被逆境击垮,反而在逆境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成为那个在困难面前依然倔强的人。
苏轼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于王铎,在广阔而混沌的生活江海中,他的存在似乎易如湮没但那艘小舟却承载着他对书法的梦想。也正是这些逆流,让他学会了迎难而上,铸就了他的倔强精神也如他笔下的字那般痛快一往无

图片

图片

释文:弟每绝粮,室人四诋,抎翄者墨墨,失执珪时一老腐儒耳。有不奴隶视之者乎。亲家犹不视出贫交,令苍头掺豚蹄床头醖,为弟空盘中增此芗胹,为空腹兼味也。陶彭泽谓,一饱已有余。是足饱,逌然对孥润,朵颐大嚼而流歠,不几,烛灭,髡醉更过二参载。弟即窘困,尚未饥死,不谓当阨之日,炎凉世能法此一时也,乃有推食分饔飱之资补。灶烟燃死灰。如亲家高义者乎。濦水渔人王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