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固态电池量产上车 固态电池技术优化为产业链带来机会

 龙腾236 2024-04-09 发布于福建

固态电池又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4月8日晚,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在上海正式发布智己L6智能轿车。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介绍,新车除了搭载全数字管理中枢“灵蜥数字底盘”外,该车型还是全球首款搭载量产“超快充固态电池”的车型。

“作为造车新势力里的国家队,智己始终有使命感,用创新将行业的前沿技术尽快落地。”刘涛说,智己L6价格直接对标雷军日前发布的小米SU7,标准版不超过23万元,超强性能版不超过29.9万元,搭载固态电池的光年版不超过33万元。

近期,随着新车型的发布节奏加快,固态电池产业链概念股表现活跃。不过,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业内对于上汽智己提出的“超快充固态电池”看法不一,有业内人士直言该电池依然是“半固态”。对于质疑,4月8日,智己汽车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半固态电池和准固态电池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但使用固态电解质的肯定叫作固态电池。

4月8日晚,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在介绍光年固态电池

智己L6价格直接对标雷军日前发布的小米SU7

上汽和清陶能源合作推出量产“固态电池”车

“智己L6搭载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定名为:光年固态电池。”刘涛在发布现场表示,新推出的光年固态电池虽然是固态电池的第一代,但实现了与同类电池几乎相同的重量下,拥有超出30%的电量。“这就是固态电池替代液态电池的价值。”刘涛表示。

根据智己汽车方面的介绍,智己L6车型率先搭载了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1.0”。这块容量达到133kWh的超大容量电池,能够让智己L6实现超100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同时,得益于智己L6的准900V高压平台,新车可以实现4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让驾乘者体验到10分钟补能400公里的快充效果。在碳化硅电机的配合下,四驱车型的零百加速仅需2.74s,极速可达268公里/小时。

清陶能源是此次智己L6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清陶能源联合创始人、总经理李峥介绍,与此前一些半固态电池采用“果冻”电解质的技术不同,此次智己与清陶推出的电池采用了“高离子电导率、耐高温固态电解质”以及“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新技术使得电芯整体内阻大幅下降,也使得电池具备超快充能力。

“为了增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导电性,我们在电解质中加入了10%的浸润液。”李峥透露,新研发的固态电解质厚度仅10微米,同时采用了无机涂层,可减少电芯短路的可能。并且,当正极材料受热产生热量时,该固态电解质层可隔绝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有接近上汽集团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清陶能源是上汽集团发展电池创新业务的重要合作者。清陶能源的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作为目前国内固态电池技术研发的重要企业,公司近年来获得了9轮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2023年,清陶能源还进入了江苏省上市培育入库企业名单。

早在2018年,上汽集团就与清陶能源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展开合作。上汽集团分别于2020年、2022年和2023年通过基金方式参与投资清陶能源。截至目前,上汽集团累计对清陶能源投资约29.835亿元,间接持有约15.29%股权,为清陶能源第一大产业投资人。

“超快充固态电池”的上车也引发了业内激烈争论,甚至被指为“伪固态”。刘涛对此回应:“文字游戏不是我们擅长的,唯有技术创新迭代才能推动时代进步,智己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

4月8日,智己汽车有关人士也对记者解释称,半固态电池和准固态电池目前尚无明确标准,但使用固态电解质的肯定叫固态电池,这与使用液态电解液的传统电池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智己L6搭载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定名为:光年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技术优化为产业链带来机会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共同研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也已开始排产。半固态路线对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更迭小,被视作全固态的过渡路线,半固态电池供应链与现有供应链的重合度高,对产业链冲击有限,将优先从航空飞行器、医用、消费电子等高端场景开始商业化。

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近期介绍了各自在固态电池的相关布局情况。德方纳米表示,公司产品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适用于固态电池体系,对于新兴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均会保持高度关注。

振华新材表示,公司在固态/半固态电池用的正极材料领域均有研发和技术储备,目前暂未量产供货。

冠盛股份介绍,公司依托东驰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东驰新能源是“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孵化的固态电池企业之一。

三祥新材表示,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及关键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已向清陶能源等企业送样,并达到使用要求。

联赢激光介绍,清陶动力(清陶能源子公司)是公司客户,公司为其提供了固态电池装配线。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全面优化,产业链存在较多潜在机会。其中,电解质为固态电池关键创新点;正负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打开高镍三元、硅基负极乃至锂金属负极的应用空间;封装多采用软包路线,铝塑膜需求也有望提升。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科学难题,需要从关键材料、界面、复合电极、单体电池不同层面进行解决。比方说材料层次,硫化物电解质化学稳定性、空气稳定性很差,批量生产很难,基础硫化锂很贵,我觉得首先要把这个价格压下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固态电池,量产上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