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新星(第222期)|李玺:在世界的尽头与科幻相遇

 高校科幻 2024-04-09 发布于福建

 在世界的尽头与科幻相遇 

李玺


李玺,更多时候会用“毛豆”这个名字,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民俗学社前任社长,科幻文学探索者,喜欢玩游戏。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李玺您好,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

李玺:小时候爸爸送给我一本书,名字是《蓝岛飞来的客人》,它应该算不上科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科学童话,讲了一个外星人和一个地球的孩子一起探索沙漠、海洋,来到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遭遇滚滚泥石流,逃出疯狂的火海等的冒险经历。现在看来它比较接近专门写给儿童的“科普”,幻想的元素大概只有那个外星人角色的存在,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它给予了我很多想象,让小时候的我特别想见到外星人。这应该算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领域。后来的话,印象比较深的是同学借给我看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个关于大脑实验的故事很疯狂,又很残忍,给我带来了非常复杂的感受,导致我至今仍对它动人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难以忘怀。大概那个时候我才对科幻真正地有了深入探索的兴趣吧。

高校科幻:科幻吸引您的点是什么?如何定义“科幻”?

李玺:“科幻”本身就是一种很特殊的概念,我一直认为这个名称的扩写是“科学幻想”,是建立在客观科学上的主观想象。所以它可能是一种严谨的、兼具机械感和人性的创作,需要知道一定的知识,了解一些规则和原理,这一点和其他通俗类的文学不太一样。所以我觉得科幻是创作起来有门槛,读起来也有门槛的。当然,这也只是我这种“科幻”小白的个人看法,我觉得自己读科幻很少,也不太好为这个丰富而严肃的概念做出定义。

至于吸引我的地方,我刚才提到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在最开始就使我对这类涉及机械、实验、心脑科学等领域的小说产生了疯狂又理性的印象。疯在于它们几乎都想要在科学和人性的边缘试探,而理性则是一种冷漠或客观的态度。这种微妙的立场让我很感兴趣。后来再接触其他作品时会发现这种理解还是太局限了,属于科幻的浪漫也有很多种,比如《爱死机》里那些迷人的画面。这种印象上的反差让我觉得科幻是很多样的,可以多接触一下看看还有什么绝妙的点子。概括起来的话,就是“无限的想象”和“边缘的探索”,让我想要了解科幻。

高校科幻:为何为尝试进行科幻写作?您觉得创作科幻跟创作其他类型作品有什么区别?

李玺:说实话,我不太敢写科幻的作品,因为我觉得我知道的太少了。如果要引入科学的成分,那一定不能出现基础的错误,也不要用错原理或概念。这一点让我很惶恐,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次写的《致谢》其实并不很“科幻”,写的时候我总想减少科学元素的占比,不想出错,这反而使这个故事更“幻”,而偏离了“科”。后来在反思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一度觉得自己不该投稿。但是科幻这个题材我以前又没有尝试过,实在很想小试一下,于是就有了这个歪歪扭扭的作品(笑)。

我平时比较拿手的是修仙和西幻,这两类都是幻想成份占比很大的创作。所以从一个可以自由的想象空间转换到需要科学来建构骨架的创作领域时,我一时很难摆脱那种感性思维,也会为自己该怎么取材和下笔感到苦恼。比如说,同样写末日题材,如果我写西幻,我就很爱写龙族、精灵、人类之间如何发生关系、谁牺牲谁背叛,最终生命如何生存、文明如何存续,这种故事里发挥重要作用的往往是感性;如果是科幻,我就要考虑末日背景下,到底什么样的科技是人们需要的,科技扮演了什么角色,思考人们是要自救还是继续依赖科技,等等,这其中会涉及很多现实和逻辑的考量。

归根到底,最大的区别就是科幻要依凭科学吧。这点让我自然而然地对这种文体产生了类似敬畏的情绪。

高校科幻:您觉得什么是好的科幻作品,如果用几个词去概括,您觉得是什么?可以展开分享一下。

李玺:科学严谨、大胆想象、逻辑惊人、引人思考。前两点我觉得是基础要求,就是具备科学性的同时展开想象,比较难做到的是后面两点。我想说的“逻辑惊人”,是指整个故事的逻辑不仅合理,而且不落俗套,不会让人一眼看出其中的关联,也不会让人一眼看到尽头,而是逐渐发掘、后知后觉甚至一拍脑门、几乎要张嘴说点什么。重点在于对关系网络、角色设定和故事脉络的把握。在这种逻辑里,读者会有种探索的乐趣。它可能很背德,或者超越常识,但它完整且挑不出任何错误,并且成功地使读者大吃一惊。我喜欢这样的作品。而“引人思考”这点不仅是强调主题,更是指作品的“后劲”。很多科幻作品都是带着想要传递某种信念或者提出某个问题、引发读者讨论而创作的,但是文字不够使这种思考进入读者的深层意识。也许当时会觉得“写得这么深刻!”,然而没有让人主动进行发散地思考,也没有人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忽然又想起这部作品,这就是“后劲”不足。

高校科幻:祝贺您的作品《致谢》在第五届“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备受评委青睐。请问创作这篇小说的出发点是什么,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

李玺: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当时很关注Ai作画这个话题,不少人觉得人工智能作画很厉害,可以取代人工,甚至侵权将画师的原创作品拿去喂Ai,把Ai生成的图当成自己的作品到处炫耀。对于这种观点和行为,我是极力反对的。所以我将主角的母亲设定为一个画家,而机器人母亲出现后“画画”这个行为动作再也没有出现过,家里挂着的还是原来母亲的画。

其次就是我做了一个梦。我有记录下来自己比较有趣的梦的习惯,所以如果做了很不错的梦,睡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备忘录,能记多少记多少。这个梦的场景就是在一所学校,有个小男孩一直呆呆的,和别人都不一样,因为他被自己的爸爸植入了某种芯片,但实验失败了。我当时想的是也许可以创作一个这样的打破亲情关系的故事,来塑造一个“疯狂科学家”的形象,探讨科学和人性的关系。也算是一个彩蛋,主角父母的名字都来自克隆羊实验,我想借这一点来暗示机器人母亲完全做不到意识的克隆。

于是基本上是融合了这个梦和我当时对Ai话题的态度吧,这篇文章就这么诞生了。我当时也给朋友们看了一下,他们觉得结尾太“欧亨利”了,前面那么极力地写如何温和地培养亲情,结果一下子全部变成阴谋。这一点其实我完全没想过要改,因为越美好的东西,破碎的时候就越惊人。无论算法如何精进,真正的人性是不会被模拟出来的,属于人类的想象与爱也是不可取代的。我是抱着这样的出发点去设计的情节,不过因为转折很生硬,大概会在阅读体验上大打折扣吧。

高校科幻:您是怎么了解“星火杯”全国高校科幻联合征文大赛的,参与这个比赛,您有哪些收获?

李玺:我朋友告诉我的。她是一个重度“科幻”迷,我特别喜欢她谈到喜欢的作家作品时神采飞扬的样子。闲聊的时候她提到了这个比赛,因为我平时就很爱写点东西,所以推荐我参与一下试试。

这个比赛给我很多启发。首先创作时我就想了很多,真正地去写东西远比想象难得多,想法变成语言和文字的过程是很困难的。我越写越觉得自己用词用句的匮乏,很想马上暴读100本书修炼一下(笑)。其次是看到了大家的评价,我周围的朋友,比赛的评委,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反馈,让我意识到很多以前会忽视的问题。

我看到的评价中有个很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就是关于我刚才提到的结尾。有人觉得是很精彩的反转,也有人说是情感的败笔,这点首先让我看到了自己创作技术上的不足,把转折写得很生硬,其次也多少缓解了一下我的创作焦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要总是被他人的意见影响而迷失自己的方向。

高校科幻:您是怎么发掘科幻点子的?日常会关注科技前沿新闻吗?

李玺:我一般只看和自己兴趣领域相关的科技类新闻,比如刚才提到的Ai作画。ChatGPT火的时候我也玩过,还经常看把它和文心一言对比的帖子,确实挺好笑的。然后就是我比较喜欢玩游戏,我玩的几款游戏里分别使用了Ai配音、NPC的Ai对话和人脸捕捉等技术,蛮有趣,但同时也在玩家圈子里引发了非常多争议。这些我都觉得可以作为科幻写作的材料看待。只要肯观察,万物皆源泉。

高校科幻:您的专业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您觉得专业对您创作的影响大吗?

李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选这个专业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一定有一点就是我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里的观点,真的非常浪漫。“写作是对各种事物永无休止的探索”,而“有些东西只能靠文学及其特殊手段提供给我们”。我本身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想象的世界几乎可以凑够一本穿越体的小说,但是很明显,将想象变成文字才能和更多地人共享那份天马行空的快乐,所以我需要且热爱写点什么。这个专业让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也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书和理论,这些都是我庆幸能得到的最好的馈赠。

高校科幻:创作科幻小说会注重小说与现实的联系吗?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作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李玺:当然会重视和现实的联系。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我关注的科技领域一般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而我想通过文字故事展现的主题也往往是从这些事件中取材,最终也希望反映或影响到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大概是任何创作都逃不掉的普遍原理。

后面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历史感和现实感其实并不缺少,缺少的是从中求新的眼睛。一个故事可以讲千千万万遍,每遍都不一样。与其说经验的同质化,我觉得思维的同质化和快餐化是更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说和现当代文学那种波涛汹涌的社会语境相比,目前大部分人都过着大差不差的生活,会让我们无法写出新奇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不是因为“生活经验都差不多”而写不出新作品,而是因为“没想尝试另一种生活”的退缩和局限导致了很多问题。创作者的思维被互联网的各种话题带的千篇一律或“二极管”,讲出来的不再是正常的语言而是刻意要“玩梗”,这样的作品会让我觉得可怕。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李玺:很感谢“星火杯”和高校科幻平台给予了我第一次创作科幻类作品的机会和鼓励,让我能在这个题材的创作上不那么胆怯,也不再那么如履薄冰。也特别感谢被我“骚扰”着要求帮我参考、提供建议的朋友们。

科幻像一个穿着白大褂走来的异形,在白大褂下面藏了一整个的宇宙,你凑近了可以听到齿轮转动和蒸汽的呜鸣,站远了可以看到璀璨的星河和奇异的生命。在世界的尽头与科幻相遇,然后用文字记录这些奇思妙想吧!

采访 | 赵文杰
文字编辑 | 李子夜
排版 | 柯珂
审核 | 杨冰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