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蚕

 淮阴语文 2024-04-10 发布于江苏

养蚕

          ◎骈国华


蚕吃的是桑叶,吐出的是丝。我们能穿上丝绸衣服,首先是蝉的无私奉献!”蚕桑场的一位同学经常向我讲起他帮助爸爸妈妈养蚕的事,令我对养蚕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寒假前,同学送了我一张两寸见方的小纸片,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小黑点。他说,这是桑蚕仔,春天会生出许多蚁蚕来。

我将小纸片带回家,放在一只纸盒里。开春后,没事就去瞅两眼,看有没有蚁蚕爬出来。终于有一天早上,揭开盒盖,只见一条条比蚂蚁还细小的蚁蚕蠕动着黑色的身子,在盒底东爬西爬。蚁蚕出生啦,蚁蚕出生啦!我大呼小叫,心里像吃了欢喜团。

蚁蚕一定是在找东西吃,决不能让它受饿。我拎起小竹篮就往村东的灌溉渠边跑,渠边上有好几棵桑树,都是自生自长的,没主。到了桑树下,我专拣又嫩又肥的桑叶採,不一会就採摘了半竹篮。我把采来的桑叶剪成细条,撒在纸盒里,那些小蚁蚕蠕动着身体,争先恐后爬上桑叶条,从叶边开始啃食起来。我静下心来,竟然听到了那极其低微的沙沙声,是那么神秘,犹如天籁。

没多久,我养蚕的乐趣变成了焦虑。那天中午放学回来,到纸盒边一看,蚕儿几乎都不动,都不吃桑叶了。是不是生病了呢?我心里很着急,赶快跑去问爷爷。爷爷过来看后说,没事!小蚕开始脱皮了。爷爷说,蚕的一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奇妙过程,在它的生命周期里要脱45次皮。在脱皮的过程中,它会停止进食,保持不动,这个过程被称为“休眠”。原来如此,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小蚕脱皮后,变得更加活跃,食量也不断增加,它们每脱一次皮,身体就会长大一些,肤色也由原来的黑色逐渐变为灰褐色、青里透白色。它们在纸盒里显得很拥挤了,于是,我把它们搬迁到一只竹匾里。爷爷提醒我,每天都要把蚕宝宝吃剩的桑叶和蚕沙清理干净,否则,如果形成污染,蚕宝宝会生病的。清理蚕沙,成为我每天起床后必做的一件事。蚕沙就是蚕的粪便。奇妙的是,蚕沙不但不臭,还有一股淡淡的青香味,把它嗮干消毒后,可以用来装填枕头。自打学养蚕后,我再也没睡过懒觉。

蚕脱第三次皮后,身体变为乳白色,脱第四次皮后,浑身变得晶莹剔透,它们不再吃桑叶了,爷爷说,蚕就要上山结茧了,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爷爷到门前的稻草堆里扯来三四个稻草把子,将它们立在竹竹匾里,笑嘻嘻地说,这就是蚕儿要上的山啊!嗨,原来如此。

第二天一大早,我到竹匾边一看,一条条蚕儿都爬到稻草把子上了,都在一左一右地摆着头,吐丝缠绕自己,有几个已经用吐出的白丝把自己包裹起来了,成了茧的雏形。两天后,所有的蚕都结成了茧,一个个椭圆形的蚕茧挂在草把上,雪一样白,银子一样亮。看着自己辛勤付出的成果,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

爷爷说,蚕在茧中会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蛹,再由蛹变成蛾。我目睹了蚕蛾破茧而出的全过程:它们用嘴把茧咬出一个小洞,脑袋首先钻出来,然后收缩着身子,用劲往外爬,爬出一点,歇息一会,两三分钟后,蚕蛾就从茧中爬出来了。肥胖些的是雌蛾,瘦小点的是雄蛾,它们交配之后,雄蛾很快便死了,雌蛾在产下一堆蚕仔后,也寿终正寝。

我学养蚕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它对人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丝绸,它无私奉献的品格还启迪我们,做人也要像它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

作者简介:骈国华,一个退休十多年的省农垦系统的老干部。退休后,书香文字伴流年。先后在《江苏农垦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 《老年周报》、《中国老年报》等报副刊,《淮安广播电视》“心灵阅读”专栏,《智慧》、《思维与智慧》、《银潮》等杂志以及《中国散文网》、《洪泽湖文学》、《里运河》、《安澜文学》等文学公众号发表千字左右散文随笔五百多篇。自编散文选集《书香文字伴流年》于2023年八月面世,受到好评。续集已在编审中,预计2024年一季度面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