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恩铭与二叔黄泽沛的故事

 小园耕夫 2024-04-10 发布于山东

黄泽沛,字云从,又名邓国瑾,贵州荔波县人。清宣统己酉科拔贡,入国子监。北洋政府时期先后任职于山东宁阳县知府帮办;青城、胶县、淄川、益都、沂水县知事。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二叔(二舅)。黄泽沛的父亲与邓恩铭的祖父是同胞兄弟,儿时过继给姑母家改姓黄。在济期间,黄泽沛对邓恩铭视如己出,多方照顾,身陷囹圄时亦全力救助。

1917年9月,邓恩铭怀着读书报国的伟大志向,跟随婶母和表弟黄印寿,在姑父的护送下,从贵州大山深处的荔波县来到山东济南求学,投奔在山东任职的二叔黄泽沛。

邓恩铭来到济南后,在二叔的资助下,于当年考取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在此,邓恩铭眼界大开,思想产生了很大的飞跃,五四运动中结识了一批进步爱国人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邓恩铭与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就是在这场斗争中相识,并成为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1920年底,邓恩铭、王尽美等秘密成立了济南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邓恩铭从小天资聪慧,知书达理,又勤奋好学,很受二叔赏识和喜欢并视如己出,在济南读书期间邓恩铭除住校之外,其余时间均吃住在二叔家中。为方便出入家门和进出官府,也便于向外人介绍,黄泽沛还给邓恩铭取名为黄伯云。二叔的熟人见了邓恩铭都亲切地称呼其为“黄家侄少爷”。

邓恩铭对二叔和二婶非常敬重,视其为父母。1919年初,黄泽沛调往青城县担任知事。1920年末,邓恩铭从济南来到青城陪二叔一家在此过春节。

黄泽沛的岳父是曾在山东多县主政多年的知县何金龄,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秉公断案,人称“何青天”。岳父优良品德和做事风格深深影响到了黄泽沛。

黄泽沛考取县知事后来到山东,先后署理青城、胶县、淄川、益都、沂水,为官以“清、慎、勤”三字为底线,主政的各县地方百姓无不拥戴。据高青县志记载:“是年四乡蝗虫发生,公拨民夫,挖壕截堵,亲身督率,民皆从之。炎天烈日之下,劳苦不辞,卒将蝗虫扑灭。年庆有秋,民皆感德不忘。”

《胶州市志·剿匪篇》中记载:“胶县知事黄泽沛得报后,函请驻胶陆军部队配合警察部队、联庄会合力围剿,经过激战,将匪众击溃,救回票民6名,击毙匪徒3名,活捉匪首王三月。”

《淄川县志》记载:“民国十一年,黄泽沛任淄川县知事后进行机构改革。设科局,废三班六房,典狱员改称管狱员。大杠废用,但置大铁链,作用与大杠相同。狱内设作坊一处,由犯人织土布、织线腰带、绑腿带子和制板带(主腰子),其大部收入入官,小部以济囚粮不足。”同时还亲自在木牌上写出告示:“烟酒嫖不是好人干的,贪赃枉法者男盗女娼;小辫子不可留,放开”,让手下悬挂在城内各个地方。

又据《淄川区龙泉镇圈子村戚氏族谱》记载,1922年初春,黄泽沛机智地保护了痛打日本人的圈子村村民,为感谢黄公的帮助,众乡亲进城为黄泽沛送去万民伞。黄泽沛回敬该村族人信友祖牌匾“高风亮节”。

民国《荔波县志稿》记载,为感谢黄泽沛为百姓剿匪作出的贡献,山东益都、昌乐、临朐、沂水、安丘五县士民曾联合为其写《公颂黄君云从政绩序》,以表敬意。

邓恩铭的性格和为人处世,在某些方面有着何金龄、黄泽沛两位长辈的影子,他们为官清廉、一心为民的优秀品德也影响着邓恩铭。

1925年8月,邓恩铭担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9月20日,邓恩铭给家乡的弟弟回信一封,其中有段内容这样写道:“我从济南回到青州,就知道家乡的米贵。但是我没有分文汇回去,使老少少受点贫苦,实在是罪过!但是,弟弟们,你们要原谅我,因为我赋性刚直,脾气不好,在这样的时代,实无我插身之地,兼之我又不会巴结,所以在外漂泊两年,只能谋个人温饱,无力顾家,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不是我目无家庭也。现在我一面请求二叔汇点钱去,我自家也设法筹措点,九日以前总能有钱汇去,至于多少不能决定。”

邓恩铭作为山东党组织的负责人,此时手中也掌管着部分党的经费,虽有机会能从中为自己牟利,但他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本色,不为金钱所动。在党的活动经费比较紧张的时候,他经常靠自己兼职、书写出售对联的方法来筹集。

张建平《和邓恩铭同志在一起》一文中回忆了张发先和邓恩铭在一起工作的情景。文中回忆:“那一年是个荒年,临近春节,邓恩铭同志让我到集上去买了一些大红纸和字画纸,向褚景唐家借来了墨等,天天写春联,写字画,写好以后就叫我用个木匣盛了到各乡集上去卖。他用白纸写成当地字画,有古诗、古文,我给他磨墨、按纸,他边写边讲给我听。他写的对联,宣传了革命思想,如:'新社会全国统一,大革命历史无双’横批'劳工神圣’等,也有当时流行的劝人勤俭的如:'一勤天下无难事,二勤堂前有大合’'勤俭黄金本,诗书丹桂根’等。我白天去赶集卖,邓恩铭晚上在家写。一个腊月,我们收入了一大笔款,为开展党的活动积累了经验。”

邓恩铭这种为了革命事业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召了身边与他一起奋斗的同志,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胜利信心。

1922年1月21日,邓恩铭作为共产党的代表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此前黄泽沛已于1921年底被调往淄川县任县知事。是年3月,邓恩铭回国后来到淄川,住在淄川县公署内,他以二叔黄泽沛的社会地位作掩护,广泛接触各阶层人士,了解淄博社会和民众的生活情况。

《中共淄川地方党史专题讲稿》中这样写道:“邓恩铭在一次跟随二叔参加的宴席上,认识了淄川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冯乃章。冯乃章是省立一师毕业,参加过五四运动。宴会结束后,冯乃章邀请邓恩铭抽时间到学校去玩。次日,邓恩铭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冯乃章还特意介绍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赵豫章、郭方纯与其认识。郭方纯,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时任淄川县立模范国民学校校长。赵豫章是长山中学高中毕业,当时在本校做教员。三人谈得很投机,尤其是回忆五四运动那段轰轰烈烈的壮举,把三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交谈中,邓恩铭有意识地介绍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当时政治的黑暗等情况,启发他们只有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建立自己的政府,劳苦大众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

1922年春,胶县一带匪患猖獗。4月,黄泽沛被急调胶县剿匪。4月6日,邓恩铭从淄川县公署给父母发家信后也来到胶县,借看望二叔之际广泛交挚友,宣传革命活动。在胶县期间,他多次拜访省立一中同学王克捷。是年底发展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强行夺取了德国在淄博的特权。当时淄博作为山东最大的煤矿区,有矿工万余人。特别是以淄川北大井为中心的矿区,是近代矿业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淄川煤矿虽为中日合办,但实为日本帝国主义所控制,组织发动好这里的工人运动对全省影响很大,所以在山东党组织成立后即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济南、青岛、淄博。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会后,邓恩铭受山东党组织的委派来到淄博矿区开展工人运动,他深入矿井、工棚、学校、农村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同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家进行斗争。党组织之所以派邓恩铭来淄博开展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二叔黄泽沛在本年7月又回到淄川县任职这一有利条件。初冬,黄泽沛到淄西视察民情,邓恩铭借机跟随前往。他们白天外出查看百姓劳作,晚上召集村民座谈,了解百姓的疾苦。

1922年9月,邓恩铭发展在山东省立一中读书的表弟黄印寿(堂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1924年7月,中共淄博支部成立,亦称淄博矿区支部,直属中共中央。其间,邓恩铭发展赵豫章为中共党员,郭方纯、周济南等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邓恩铭发展在山东省立一中读书的三舅黄正华入团。

1924年3月,淄川县教育界根据邓恩铭的指示,在昆仑镇发动货栈工人、联合厂商向地方政府发起抗“教育捐”斗争,强烈要求免征教育捐,支持地方兴办教育事业。工会派出代表与淄川县知事黄泽沛交涉,利用这次抗捐征得的款项,办起了一所昆山两级小学。1929年1月19日,由于王复元、王用章先后叛变革命,省委机关遭破坏,邓恩铭在济南被捕。邓恩铭在法庭和监狱同敌人作英勇斗争,成立狱中党组织,领导了两次越狱斗争。

此前,1925年邓恩铭被捕入狱时,二叔曾倾力奔波营救,然其在1928年已解职回家,对侄子的再次入狱无力营救,痛苦异常,1930年郁郁而终。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与刘谦初等22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山东当局枪杀于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牺牲时年仅30岁。

(冯英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