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会

 逸心茶舍 2024-04-10 发布于内蒙古

《针灸穴名解》:

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该书又喻头为昆仑。盖以中国地势而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主,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
    又本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名以“百会”,最为确洽。故后世以本穴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言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

图片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片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片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督脉

《针灸大成》主治

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痎疟,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
虢太子尸厥,扁鹊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曰:宜刺百会出血。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已而刺之,微出血,立愈。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两耳尖。性理北溪陈氏曰:略退些子,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中国针灸学》

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或两侧耳尖连线之中点取之。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正坐或仰卧位。取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即为此穴。

图片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百会
【别名】三阳五会(《甲乙》);天满(《资生》);泥丸宫(《普济本事方》);巅上(《聚英》)。
【位置】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甲乙》)
【取法】正坐,在后发际中点上7寸处;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瘈疭,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
【配伍举例】《资生》百会、神道、天井、液门,治惊悸;百会、强间、承光,治烦心;百会、脑空、天柱,疗头风。
《聚英》痛风,针百会、环跳。
《大成》百会、长强、大肠俞,治小儿脱肛;百会、水沟,治喜笑;百会、后顶、合谷,治头风顶痛。
《图翼》百会、人中、合谷、间使、气海、关元,治尸厥卒倒气脱;百会、间使、复溜、阴谷、足三里,治发狂。
《灵光赋》百会、鸠尾,治痢疾。
《杂病穴法歌》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功昭昭。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文献选摘】《甲乙》督脉、足太阳之会。
《圣济》凡灸头顶,不过七七壮。缘头顶皮肤浅薄,灸不宜多。
《圣惠》若频灸,恐拔气上,令人眼暗。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主编

百会

【所属经脉】督脉。

【体表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操作方法】平刺0.5~1寸。

【临床主治】头痛,眩晕,昏厥,癫狂痫,中风失语,失眠,健忘,久泻,脱肛,阴挺。

【进针层次】

1.皮肤:厚而致密,长有头发,并富含皮脂腺、汗腺、血管和淋巴管。该穴皮肤由颅前部来的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的额神经分支——滑车上神经、颅后部来的第2颈神经的后支——枕大神经颅两侧来的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并有丰富的纤维束和血管。针尖进入此层时,有一定的阻力,并易出血,故不宜用力提插和捻转。血管主要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颞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颞浅静脉为颈外静脉的属支;枕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分支,枕静脉为颈外静脉的属支。

3.帽状腱膜:此腱膜致密坚韧,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额肌的枕腹,并与浅层的皮肤和浅筋膜紧密相连共同构成“头皮”。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为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其范围很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内有若干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相通。该穴的深面为颅骨外膜和颅骨。

【针刺意外与预防】针刺颅顶部腧穴,通常将针平刺在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一般不提插,多采用持续捻转手法,亦可以电针代替手法捻转。若针刺入头皮(即皮肤、皮下组织和帽状腱膜3层),并继续刺入此层,针尖阻力加大,患者立感剧烈疼痛。由于皮下组织血管丰富,出针时,应缓慢退针,并用干棉球按压30秒,以免出血。

图片

图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主编


图片

图片

督脉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