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裸”和“祼”两个字,一笔之差却大不同,你认对了吗?

 王心雨 2024-04-10

原创 诗词小煮 诗词小煮 2024-03-20 22:11 河北 18人听过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学习汉字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汉字看起来很像,但只差一笔一划,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著名的当属“戍(shù)、戊(wù)、戌(xū)”三兄弟了,很多人都分不清。

今天我再给大家带来两个这样的汉字:“裸”和“祼”,它们只有一笔之差,但是意义却大不同,你认对了吗?

图片

“裸”(luǒ)

裸字的造字就很有意思,成型时就不仅仅是象形,简直会意了。

果字,本为一种无毛的虫,倮(luǒ)虫;古人就为其羞耻,硬给它准备了衣裳,放在一边,说到底,还是裸体不好,穿上衣裳才文明。

图片

作为汉语中固有的一个普通语素,《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释义为“露出,没有遮盖”。

“裸”字最常用的搭配有“裸体”、“裸露”、“裸泳”、“裸睡”、“裸奔”等等,这些词大都有“赤身裸体、不穿衣服”的意思。

但是近些年来,“裸”字突然变得红火起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裸妆”、“裸辞”、“裸考”、“裸婚”等。

这些新产生的裸字词组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都没有“赤身裸体”的本义,而是根据不同的搭配产生了不同的比喻意。

图片

如:

“裸考”,不是指光着身子参加高考,而是指在考试中未能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只得赤膊上阵的意思;

“裸考”让人联想到自信或碰碰运气,一种无所谓的洒脱人生态度。

“裸婚”。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物价水平不断涨高,特别是房价,导致人们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

而年轻人大多都刚步入社会,没有能力承担那么高的物价,于是他们选择了不买房、不买车、不买钻戒而直接结婚。

裸婚,意味着摆脱物质枷锁,放下“物”的压力。

裸妆,指与之前的妆容相比,具有清新、自然、健康的特点,具有清新、自然、健康的特点,虽经精心修饰,但没有刻意化妆的痕迹。

又如“裸辞”,指随心而动,追求自由、随意的生活方式。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裸”族词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

图片

“祼”(guàn)

“祼”(guàn),可不是裸体的“裸”字,古代凡是“示”字旁的字都跟祭祀有关,祼是一种祭礼,以酒灌地请神叫“祼”,举行祼的祭礼叫“祼将”。

诗经·文王》中有这样的诗句:“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殷士”指殷商的臣属;

“肤敏”的意思是优美敏捷;

这句诗的意思是:周代商之后,殷商诸士都很勤勉,在周的京城里协助举行祼将的祭礼。

图片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记载,“祼”不仅用于宗庙祭祀,还出现在冠礼和朝会燕飨之中。

第一,宗庙祭祀之“祼”。

古人祭祀伊始举行祼礼,其目的是以酒鬯(chàng)的香气降神。

祭祀时先举行祼礼,香气随酒的香气到达地下,从而实现招致祖先的目的。

如:

子曰:“ 禘  (dì),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欲观之矣。”

(《论语·八佾》)

这里,灌,本作“祼”(guàn)。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禘祭的礼仪,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

图片

第二,冠礼之“祼”。

“男子幼娶必冠,女子幼嫁笄”,行冠礼意味着成年,是古人一生中的大事。在举行冠礼之时,仍要对祖先行“祼”礼。

第三,朝会燕飨之“祼”。

“朝会”指诸侯四时朝拜天子和诸侯互拜。诸侯朝会时,天子向诸侯行祼礼。

其实,“祼”的背后有着很深厚的文化,以上也仅仅是我的一点摘录,希望不要把大家弄迷糊。

如果仅仅是以区别“裸”字而言,大家只要知道“祼”是指一种祭礼就足够了。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