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初尝爱情滋味时,就明白我画的是什么 | 夏加尔 高清油画赏析

 问艺术 2024-04-10 发布于上海

马克·夏加尔

(Marc chagall,1887 年-1985年)

俄罗斯犹太人,后加入法国国籍

世界著名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

经多种流派洗礼,终成一代大师

1941年,超现实主义创始人的研究者安德烈·布雷东指出:

从1911年起,夏加尔的艺术便推翻了形貌成分和规律的障碍

毕加索与夏加尔

马蒂斯去世后,夏加尔是世上唯一真正懂色彩的人 

—— 毕加索

夏加尔与妻子贝拉

夏加尔是犹太贫民后代

出身低微,意气风发

贝拉是富有的珠宝商女儿

清丽高贵,对夏加尔一往情深

因为爱情

他们冲破阶级的枷锁

终成正果

  《我与村庄》 192cm*151cm   1911年  布面油画

《我与村庄》是夏加尔在巴黎的成名作。画面背景是典型的俄国农舍和教堂塔顶,这是艺术家魂牵梦萦的故乡风景。

艺术家采用了立体派的分割法,热烈、强对比的色彩有些野兽派的作风,怪诞、夸张如梦幻般的构图散发着超现实主义的光芒。

夏加尔作品中,经常出现小提琴的身影,因为小提琴对于他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也是犹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世界十大小提琴家中,竟有八位有犹太血统。漂泊、宗教、教育是犹太民族历史中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正好与小提琴有着天然的重合。

(以色列著名音乐评论家、作曲家贝姆说:“从吉卜赛人将小提琴带入到流浪于东欧各地的犹太社会时,这种民族性的眷恋之情便开始了。相对于其他乐器,小提琴的价格并不昂贵,携带方便,加之其人声般美妙的音色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小提琴恰当而深切地传达出没有故乡的犹太人心中的酸楚。”——来源:搜狐科普)

夏加尔是一个极度怀旧的人,对故乡的记忆,比如木屋、家畜、教堂等也一直出现在他后期的画作中。两任妻子更都是他的同乡。

当然,犹太人的身份也影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解答他作品关键。

夏加尔的作品中,形象往往夸张变形,有时对象上下倒置,像是在画布上任意摆放,产生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常常暗示出幻梦的内容。不过令人惊奇的是,他反对类似“幻想”、“象征”这类的评价。

夏加尔说:“内心即真实,或许比外在世界更真。”他还说:“把所有不合逻辑的事情称之为幻想、怪诞或神话,就是等于承认自己不懂得自然。

他的作品题材内容多样化:故乡风景、与妻子的聚会、一段宗教故事亦或是一场即兴表演...。人物画中,主角常常是心爱的娘子贝拉、意气风发的画家自己。

解读夏加尔的作品

如果从爱情入手

或许

是一条捷径

花卉,也是夏加尔作品中的宠儿。

如果要问为什么很多作品中都会出现花束,那么答案很美很甜:据说夏加尔收到的第一束花,就来自爱妻贝拉,这就像是他们之间的定情信物、爱的见证。

《生日》 80.5 x 99.5 cm  1915年 布面油画

在夏加尔28岁生日的那天,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贝拉身着黑色长裙,穿着高更鞋,手捧鲜花,带着亲手制作食物来到夏加尔的画室。

画中一身绿衣的夏加尔飞过贝拉头顶,用一个梦幻般的回首亲吻,让甜蜜定格在这一刻,流芳后世。

 《散步》The Promenade | 1917 布面油画

《散步》这件油画是夏加尔结婚第三年创作的,显而易见,此时的夏加尔沉浸在爱情的海洋中,无比的幸福。嘴角高高扬起的夏加尔拉着空中飞翔的贝拉,气氛奇妙而欢快。轻松绿色调的画面中点缀着象征爱情的粉红、大红与紫色,新婚的余温悠长而甜蜜。

 Artist over Vitebsk  92 x 60 cm 1982  布面油画

长久以来。

爱情都是夏加尔描绘的重要主题之一,每年的纪念日他都会创作有关贝拉的作品。直到九十五岁的时候,离别贝拉近四十年,夏加尔再度画出美好又忧伤的作品——《Artist over Vitebsk》。

画中记忆着夏加尔和爱人贝拉深情相拥,冷暖相对的色调中,一边是暖暖的红黄色,初恋般美好;另一边是沉寂的冰蓝色,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思念的味道。

巴黎歌剧院天顶绘画

夏加尔晚年不止于油画创作,亦尝试着陶瓷、雕塑、壁画、彩绘玻璃以及挂毯等大型作品的创作。巴黎歌剧院精彩的天顶画正是出自夏加尔之手,画面上那些浮在半空中飘逸灵动的形象,竟然与加尼埃于19世纪设计的“拿破仑三世”风格的歌剧院相得益彰。

创作中的夏加尔

1946年夏加尔在芝加哥演讲时讲到

“因为内心始终怀着爱与守望

我对任何困难都无所畏惧

在我的生命中

有着对艺术唯一的色彩

那便是爱 ”

夏加尔  生平大事记

1887年 出生于俄罗斯维捷布斯克

1910年 初到巴黎,并结识了众多先锋派诗人及青年艺术家

1911年 作品《我与村庄》初露锋芒

1914年 在柏林举办生平第一次画展

1923年 在巴黎从事版画创作

1931年 《我的生平》法译本出版

1933年 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大厅举行大型回顾展

1939年 获得卡内基奖金,并确立已有定评的现代巨匠的声誉

1941年 前往纽约,期间有从事设计工作

1948年 再度定居法国,为公共建筑制作大量彩画玻璃窗和壁画。

1949年 根据过往草稿创作新作品

1985年 在法国滨海阿尔卑斯圣保罗与世长辞


作品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