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好人好,可惜对他的宣传太少了!”丨纪念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摘录

 020艺术观察 2024-04-11 发布于广东

展览现场

值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10月26日下午,由广州市政协办公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广州市政协书画院承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协办的“至善唯真——杨善深精品暨粤港澳大湾区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广州市越秀区明月一路2号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三楼展厅开幕。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武延军、秘书长黄洁峰、副秘书长魏强,杨善深弟子容绳祖,艺术名家刘斯奋、陈永锵、方楚雄、郭莽园、廖宗怡、许鸿基、陈春盛、梁醒虾、李醒韬、陈永康、卢德平、孙黎、林淑然、陈侗、张弘、李琰、黎柱成、罗秋帆、王畅怀、贾博鸿、李得之、梁建华、何水泉、杨宇远、方楚娟、陈挺通、李伟文、陈年发、李长松及策展人朱光荣、梁基永、胡航等嘉宾出席了现场活动。

此次书画展,展出杨善深先生60余幅真迹,笔墨之间皆为心血所铸,是其艺术造诣之结晶。同时,粤港澳大湾区50余位书画名家应邀参展,对杨老之敬意满满可见一斑,其魅力及地位自有公论。群贤毕至,翰墨致敬,汇聚成110幅展出作品来纪念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众星拱月月更明。

南粤之地,画家群起,而之中影响最大的“岭南画派”,既以古人为师,又敢于破旧立新。而后,更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技法融为一炉,形成独特风格,诞生如“二高一陈”之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杰以及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四大家。他们笔墨之中融时代精神,赋予岭南画派以新意,深得全国艺术界高度关注。


学术研讨会现场


杨老善深,岭南画派之巨擎,举凡花鸟、山水、人物、书法,无所不能,亦无所不精,岭南难得之全才也。其自幼习画,青年时赴东瀛求学,中年后广游大江南北,广采博取,既汲取传统之精华,又传承岭南画派“折衷东西”之风,自成高逸境界。其画作中,无论是山水、走兽、花鸟或人物,均师法自然,意境高卓;其书法中,既体现金石稚拙,亦有碑体风骨。其守正创新之理念对岭南画派的发展意义深远,其开一代新风之拓举,为世人所称道。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协书画院院长陈永锵表示,吾辈敬仰杨老之艺术造诣,当学习其勤奋、执着、创新之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此展深切怀念杨善深先生,亦以此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书画艺术事业之交流与发展,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自强之信念。愿善深先生之精神与艺术精髓流传千古,激励画坛后学之辈继续跋涉前行!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展至11月25日,欢迎广大市民前往观展。

学术研讨会现场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美术家、评论家二十佘人围绕杨善深的艺术特点、为人风范与杨善深的艺术传𠄘、发展、传播等话题,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杨善深艺术观察和思考,赞扬了杨善深的艺术实践,以及他对中国画传统艺术所做的探索和创新。


纪念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摘录



容绳祖、刘斯奋、陈永锵


容绳祖(杨善深弟子):杨老一生都在画画,没有一天是停下来不画画的,他的山水、花鸟、人物、书法都写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他还教了很多学生,遍布全世界,大概有200多位学生。杨老一生对画坛影响比较大,所以这次展览60多张画都是杨老比较精彩的画作。

梁基永(策展人):这次展览能够成功举办,与容绳祖老师的大力协助是分不开的。因为容绳祖老师跟了杨先生很多年,而且是晚年陪伴在他身边,对于杨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经历非常熟悉。尤其难得的是容绳祖先生一直在致力弘扬杨老师的艺术,目前还在不停关注着哪里有出现杨老师的作品,他就会去看,会留心,去鉴定,哪里有杨老师资料的收集他都会收集。容绳祖和杨老师有点像,他们两个人都不太爱说话,是一种很纯粹的艺术家。

刘斯奋(广东省文联原主席):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展览。今天的展览在我印象中,这么全面展示杨善深先生的艺术恐怕还是第一个,要感谢容绳祖先生把这么多作品拿出来,让我们全面、深入了解杨先生的艺术。

当然我不是今天才看到杨善深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我对杨善深先生的绘画艺术有很深的印象,对待岭南画派,我觉得杨善深先生的艺术是独树一帜的。岭南画派固然是“折中中西、融汇古今”,杨善深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着重于写生和西洋画的表现方法,来营造书法自身独特的面目。

杨先生也是岭南画派的健将,但是他的画确实有自己很独特的面貌。他既是融汇古今,但他走多了一步,又回到传统文化的路子上来,所以他的画充满了人文气息,不仅是表现物象,更多是表现了自己内心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他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方面追求一种个性,追求文化的含量。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人文气息,这点在岭南画派中是非常突出的,早期的画家都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他的画不程式化,不是事先设计好才落笔,而是根据即时的艺术灵感来画,这种随机性的创造使每幅画都不一样。因此尽管画法风格一样,但是画面有很多变化。

杨先生的书法也是很有特色,很有个性,书法和他的画是紧密相连的,对他的绘画面目形成有很大关系,他的书法功力很强、很深,把书法的线条变成绘画的线条。

我觉得杨善深先生在岭南画派中是一个很独特、造诣很高、很有成就的画家,但是很可惜,对他的宣传、研究还是非常不够的,比起其他几位,他不那么红火,没有得到他应有的地位、应有的形象,我希望评论家们有更深入的研究、挖掘杨善深先生的艺术,真正让更广大的读者知晓,在艺术史上获得他应有的地位。

梁基永:非常感谢刘老师的评点。这次我们策划杨先生的展览,像这样的研讨会至少这20年来是没有的,因为杨老师生活在香港的时间比较长,内陆的很多收藏家可能对他很熟悉,但是美术界、美术评论界写他的文章的人比较少,尤其是现在有亟待要整理的,比如容绳祖老师,还有香港来的他的学生,我觉得很有必要趁学生对他记忆还鲜活的时候要多向他们进行采访,回顾一下,重塑他的艺术过程,他是如何走过来的。因为杨善深有杨善深特别的地方,杨善深画画中的人文情怀很重,在岭南画派中他对于笔墨的讲究并不比其他同辈差,而且他绝不重复自己,哪怕很应酬的作品中他都不会重复自己,作为艺术家来说非常好的地方就是不重复,走自己的路,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陈永锵(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我家里挂了杨善深先生当年送给我的一句话,我刻成牌匾放在我的家里,我天天看到它,上面写着“深居养道”,所以我现在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我的画画。杨先生自己就是深居养道,我认为在当代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先生的修养我个人认为是最全面的,所以我深深地敬佩着他。

梁基永:陈永锵先生说的这一点很重要,一个画家的综合修养决定他最后能够达到的艺术高度,因为杨善深的作品不光是不重复,我在容绳祖先生的家里看了他的写生作品,我很感动,因为它不是看到一棵树或者一个寺庙,杨老师有时候画的是博物馆里看到的古代钱币、玩偶,他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而且做了很详细的记录,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有观察自然、观察所有一切他感兴趣的东西。杨善深老师的画里面呈现出来的人文味道是很重的。

方楚雄、林淑然


方楚雄(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今天广州市政协书画院举办这个展览很有意思。纪念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活动非常难得,能够让广大市民看到杨善深先生这么多的原作。我们大家一起用我们的作品来纪念、缅怀先贤,向前辈致敬,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杨善深先生是岭南画派第二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画家,无论是他的花鸟、走兽、山水、人物,还有书法,各个领域都是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这在岭南画派画家中是非常难得的。他既有岭南画派强调的生活、写生,雅俗共赏,又有传统的笔墨精神。並且艺术风格非常鲜明。他摒弃轻巧甜俗,选择了朴拙蒼厚的审美趣味。他的用笔、线描拙重又松散,略带自然颤抖的金石味。他的艺术探索为岭南画派的发展开辟出了新的天地。

杨善深先生是一个性格内向、含蓄、处事低调的人。他一生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只有勤勤恳恳地在艺术天地中耕耘,听说他在逝世的那一天还在作画。他是一个非常专注而纯粹的艺术家。是很值得我们年轻画家好好思考学习的。

他又是一个非常潇洒、而又文质彬彬的人。记得有一次参加活动在杭州和他一起参观潘天寿纪念馆和金庸书屋,他永远穿着长衫,言语不多,很悠雅,大有古代文人的气度。但是他的书和画气度很高,格局很大。今天我们看着他的作品,一起来研讨他的艺术特点,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最后还是要感谢市政协书画院办了一件好事。

梁基永:方老师所讲的是杨先生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与常见的岭南不一样,因为岭南画派从“二居”的年代到赵少昂的年代,往往给人一种色彩缤纷的,调朱弄粉的感觉会比较多,但是杨先生往往使真眼前一亮,就是因为他对于笔墨的功夫非常好,所以我们会发现杨善深也有很缤纷的一面,他用色彩是很巧妙的,但主要是他对于笔墨极高的驾驭能力,岭南之外有些美术评论家他们也认为杨善深先在岭南里面,他的笔墨线条他们都认为他是很擅长的。以前有很多人诟病说岭南的花鸟很柔媚,但是杨善深先生的作品一出来就令这个局面有很大的改变,这是他很了不起的地方。

林淑然(岭南画派纪念馆原常务副馆长):今天很高兴可以参加这个研讨会,今天这个活动是杨善深先生110周年纪念活动,我记得2004年的时候他在香港去世,我代表岭南画派纪念馆去参加过追悼会。所以今天在这样一个时刻,很感谢主办方和容先生能够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展览机会,让我们重温杨先生的作品,让我们大家怀念杨先生,这是很难得的。

刚才陈永锵老馆长没有说,我补充一点,岭南画派纪念馆的馆名字,就是陈永锵先生提议用杨善深先生的字来组成,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岭南画派纪念馆对于杨先生,我们一直都希望能够做更多的一些研究,包括刘斯奋先生刚刚也提到,在这方面如何宣传推广、研究,我觉得今后的确可以加大力度去做。

梁基永:岭南画派纪念馆也好,广州艺术博物院也好,内陆以前的观众或者是评论家对于杨善深先生的艺术,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咖,但是看到他作品的机会确实很少,我们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让广州甚至国内其他地方的美术爱好者可以看到这个展览,所以这次策划,还有整个画册印刷都花了很多心思,让大家可以全面的了解杨先生的艺术,尤其是这次大家看到时间跨度比较大,有的是在1940年代的作品,可以看到整个艺术历程,所以天时、地利、人和,多亏容老师的支持,我们才可以做到这次展览。



孙黎、李醒韬、陈永康、卢德平


孙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作为岭南派大家之一的杨善深先生,他这种文化的影响,在东南亚以及四周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绘画中,无论是花鸟、山水、人物,我通过看他的画,体会到什么叫人格、品格、画格,包括书道,非常完整的一个统一体系。你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明确感受到他的人是怎么做的,非常干净、非常纯真,走笔时候真是没有杂念。他的书法是完全沉醉自己内心的世界,当看到这些原作的时候,就像目睹了先生的真容,通过这些作品、这些书法,一个鲜活的杨善深先生向我们走来。

我觉得现在绘画中,当代中国画中很多作品真的缺少先生的这种风骨,这些东西让我作为一个油画家来说,我看了是非常感动的,因为每一点都是用他的真心、真情在做的。我能够体会到先生在他画的时候那种纯粹和进入的境界。中国美术像岭南出现了这样的大家,我甚至在当代画家里面都难找到先生的影子,他的体会和悟性、灵动、生动、章法、布局,很多天然的东西,对我们晚辈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这种东西真的是深深滋养了我们学艺术的人,如果可以真正体会并学习到他的妙处的话,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他生日的这天,先生的作品来到我们这里,他把这些作品奉献给社会,向我们提出了思考,每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艺术?向先生致敬!向先生学习!

梁基永:其实杨善深先生对于艺术的各种门类也是融汇中西的过程,他作品中不仅是描绘常见的梅兰竹菊,因为杨先生的笔下真正像高剑父所说的眼睛看到什么就可以画到什么,所以他的写生,不管在什么地方画的,你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所以孙老师所讲的,从他的画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他就是一个很纯粹的艺术家。曾经有一位香港去世的老画家,他也是杨善深先生生前的老朋友,他说我这辈子就见过两个人,就是根本没有干过一天其他事的,就是画画的,一个是朱屺瞻先生,一个是杨善深先生。他的笔墨是纯粹得不得了的,时代造就了他,所以他的艺术也是特别的地方。

李醒韬(广州画院原副院长):一提到杨先生,大家都知道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我们在美院,我们的老师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4位,还有最近去世的黎明也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我家乡的司徒奇也是岭南画派画家。

关山月、黎雄才创作出很多主题性的画,都是贴近生活、深入生活、大场面的。赵少昂、杨善深两位画家在香港,很自由,放得开,特别是杨善深老师继承了岭南画派他的老师高先生朦胧的感觉,散笔的、碎笔的运用处理得很好。

杨善深老师在香港沉下心来搞艺术,也一直在发展,笔墨晚年往传统靠,与大家拉得很开。

梁基永:因为岭南人比较踏实、低调,所以造成了哪怕我们有杨善深先生这样有高的艺术造诣的大咖,在北方人很少知道杨善深的,哪怕对赵少昂的艺术,北方也知道很少,所以岭南人比较低调。但是杨善深先生有幸运的地方,因为可以处于一种优越的创作空间,所以到晚年的时候我们留意到,高剑父、杨善深的晚年都是一样,不知不觉中走到一条路上,他们回归了原来所力图避开的传统笔墨,高剑父晚年的作品也是这样子,杨善深晚年也是这样子,所以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陈永康(广州画院资深画家):我很早就知道杨善深、赵少昂,他们两位老先生在香港。他们早期没有回来过,就在香港,在外面教了很多学生,特别是在香港,澳门,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华人。在他的教学里面,把岭南画派的技法很好地传播给全世界的华人,甚至有外国人都来学,这是对岭南画派很大的贡献。杨老喜欢使用山马毫笔刚劲的线条表现物体,运用得非常到位。

梁基永:陈老师讲到一点,赵少昂和杨善深在海外有很多学生,我们留意到一点,他们和留在内陆的关山月、黎雄才的艺术路子上其实是不一样的,关山月、黎雄才的弟子很多在美院,教了很多代学生。但是关山月、黎雄才没有什么私人的学生。但是传统的,中国传统的教画,像赵少昂、杨善深先生,有些学生,一跟20几年,你说美术学院哪有一个学生能跟你20几年,硕博连读五六年不得了了,离开了老师以后没有那种环境,不是沉浸式的教育是教不出来的,尤其是中国文化这么博大精深,硕博连读6年算什么?像以前“二居”在十香园的时代,高剑父在那里待了多少年?春睡画院的时候,黎雄才他们在春睡画院里面多少年出来?所以教育的模式,学校的教育和师徒间教育的区别,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为什么有突出的,沉浸式的教育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卢德平(《广州美术研究》原主编):我看了展览,回忆起杨善深先生,我1994年到1995年之间,曾经陪伴杨善深老师参观改造期间的清晖园。杨先生是大家,没有一点架子,很平易近人,有儒家风度,像你们说的,他不怎么讲话,讲话也很谦和。他到清晖园以后拿起速写本来画荷花。

这次邀请我画关于杨先生的肖像,我就想起这个情境,他带着一两个学生,拿一本速写本,每次来都画荷花,而且很久,画得很慢,不像我们这样很轻松挥洒一下就画完了。其实他画东西,特别是看了这次展览,我觉得他很有想法,在整个岭南画派中,我觉得他的画面是最有思想的一个人,他对每个画的细节,就是观察生活中比如荷花的小小的变化,缺口、虫洞都画出来了,都很细心地描绘出来了,但又不是全写实,他是在里面找一些很有生活情趣的东西,你今天看他的小品中就有很多小情趣的东西,很有人情味,很有生活里面的东西。所以我们看他的画觉得非常亲切,很贴近我们的生活。他为清晖园写了两个很长的对联,写得非常好。

我在朋友那里看到杨善深送给他的十多张横幅和条幅,写得非常有意思,因为是写给朋友的,所以没有歌颂的画,是写他内心的东西,很有情调,而且书法很有个性。他在书法中把我们中国传统的篆隶书、碑、行书和和楷书都结合在一起,而且看不到他是很故意地把书法中某一个具体的东西都强调出来,而是全部融合在一起,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而且我觉得他的画中也有书法的情调味道在里面,在岭南画派中,他是最有个性的画家,很有特点的画家。像大家说的宣传还不够,看到的东西不多,我在我朋友那里看到的书法真的非常一流,但是从来没有什么人看到过,因为没有拿出来。所以我觉得今天市政协和杨先生的学生拿出东西来,做一个展览,这么好的小品也可以引起我们这么多的看法和感受,要是我们画那么小的小品,早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梁基永:其实杨老很多小品看起来很轻松,对于笔墨的张力,我们发现在小品中,他气象特别大,所以这点是很了不起的,在岭南画派其他的画家作品中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对于笔墨的驾驭、控制欲是非常强烈的。



张弘、李琰、黎柱成、李得之、郑少忠


张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我是从北方来广州美术学院学习的,一年级学国画是方楚雄老师教我们班的白描花鸟写生,他介绍了岭南画派的特点以及“四大家”,包括“两高一陈”。在我的印象中,读广美本科的这四年中,似乎唯独没有看过杨善深老师的原作,之后偶尔在一些画展中看到过几张“四大家”的合作画,或一两幅杨老的作品,但并没有形成对其风格特点的记忆。

直到在美院旁边的十香园举办了一场杨善深先生的个展,规模还比较大,当时看了之后觉得非常震撼,那次的展览完全改变了我对杨善深先生的印象,展品中我对他的书法尤为欣赏,几种书体的自然揉和,苍劲、厚重,笔带雄风,亦有其师高剑父书法的那种神韵。当时展出的山水、花鸟、人物都有,画不是特别大,但都画得很精到。

对这么一位低调的大家,在广东乃至中国都应加大宣传,我作为从事中国画教学的,在广美都很少看到他的作品,我觉得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仍不太够。

梁基永:值得我们继续期待做下一个杨善深的展览,我们也有点压力,期望在这个基础上有突破,因为我们现在见到的杨善深作品真的很有限。据说杨老师很多画挂在墙上未干都已经卖完了,艺术家知名度这么高,又这么受欢迎,所以他的作品散落在各个地方。杨善深先生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在收藏家手里。要完整表现出杨老的艺术面貌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努力,才可以使杨先生整体的艺术面貌呈现出来。

李琰(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毫无疑问地说,杨善深先生在岭南画派二代四杰中,作品涉及题材涉猎最广、绘画技法最为全面、传统书画题材最能相互借鉴、文化素养综合修养最高的一位艺术家,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题材,技法全面,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格式化、程式化、复制化的痕迹。此外,杨善深先生深刻理解书法线条和中国画线条共性与差异性,并且在绘画实践中完美融合起来,这在上世纪全国的中国画家中,是很少见的。

黎柱成(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在岭南画派花鸟画方面我比较崇拜的就是杨善深先生,因为他的画格调很高对我影响和启发很大,特别是他的用笔,用线很苍茫,他的线条用笔骨气洞达、色墨苍浑。杨善深先生能把文人画的精神和表现方式融入到写生当中,这不仅丰富了岭南画派中笔墨表现,更能呈现出时代精神的人文特质。

梁基永:我发现很多圈内的很多同代的画家里面,受杨善深先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哪怕你只看他一两张作品,都会觉得这是很可取的,会有这样的特色在里面。哪怕只看一两张作品也很打动人。

李得之(澳门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纪念杨善深先生110周年的纪念展览,有机会重温杨善深先生的作品和他的风度。我记得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做杨老生前的最后一次的展览作品就是容老师带过来的。他比较平易近人,我有个不情之请就请杨老师帮我画册题个签,他马上答应了,后来回去他去世了,我以为这个机会没有了。后来我问容先生,他说已经写好了,这是很难得的,我一生难忘。因为这个展览他的作品就是我拍摄的,可以说是最接近过他的作品,你看他的写生作品,我当时问容绳祖先生,他说都是这几年写的,90多岁都写得这么精彩,他的结构有点变形,我觉得在岭南画派,他的作品可以说将写生融合在作品中一个最出色的画家。

郑少忠(杨善深弟子):我认为岭南画派有很多是受程式上约束,我们老师不受约束,走的是他自己的路,所以他比较注重写生,他喜欢通过写生、通过一草一木去触动自己的创作启发,包括写生,平时的创作是靠这些去触动自己的,所以我们一起去写生的时候他经常说写生不要到处跑,在我们脚下就是一根草、一片叶子也是我们写生的最好素材。他的画为什么说不受程式影响,他的画比较自由,真正发挥自己想发挥的,利用自己的情怀,他对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怀,以情入画,所以我们一路跟随他走这个方向。

我们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特别是离开老师以后遍布全球,他嘱咐我们一定要去写生,去关注外界的东西,所以我自己也是沿着这样的方向走的,在创作方面,不受任何形式、题材影响自己。所以在我们同学中,基本上都会画花鸟、山水、人物。他经常跟我说的是要写书法,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临摹什么书法,临摹谁的最好。

到了晚年以后,他把对黄庭坚的研究提升到痴迷的程度,其实他一生都是在研究黄庭坚,把黄庭坚书法、特色融会到他的书法中去。所以他的书法是有出处的,不是自己盲目写的。



罗秋帆、王畅怀


罗秋帆(黎雄才美术馆馆长):我是策展人,在这里要为这次策划展览的三位策展人用力点赞。杨善深先生我们在业内大家都很熟悉,是岭南画派四大家之一。广东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以后甚至现在,很多从事中国画的艺术家都已经被淡忘了。任何一个大家如果没有进行宣传,或者是重新把他的艺术重新彰显出来,一定会被淡忘。

我特别期待下一次可以看到更多杨善深先生的大作、力作,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三位策展人再往前推进,能够到中国美术馆去做一场展览,能够让国内其他画派的艺术家看到岭南画派的精神。

我记得在2012年的时候,广东省美协做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就是在黎雄才、关山月百年诞辰之际,把他们的作品推到中国美术馆,让全国看到岭南画派的精神,看到岭南画派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手法。以前老是说北派看南方绘画是低看一眼的,但是正因为在中国美术馆做了两场展览,一场是黎雄才、一场是关山月,就让北方的画家对南方绘画刮目相看,特别是精细入微的绘画技巧和生机勃勃的艺术面貌,让整个美术界震撼!

王畅怀(江门美术馆馆长):今天在广州市政协书画院举办的这个展览是非常有意义。刚刚罗馆提到他是一位策展人,其实我做策展工作如果从我接手江门文化馆展览厅开始超过20年了,也算是一位深耕于展览的美术工作者。

之前我们做《井喷的年代》这本76万字的书和展览的时候对杨善深先生有过了解,他是我们江门台山人,是海内外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岭南派画家之一,五邑地区能出这么一位国画大师,作为江门的一份子我也感到非常荣幸。

刚在展厅看到杨善深先生的画作,我既感到敬佩又感到震撼,敬佩在杨老纯粹的笔墨技法,他善于用色,但更善于用墨、用笔,画面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震撼在今天能在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看到杨老如此大量的作品出来实属不易。

刚才光荣兄说要推动杨老的作品进京展,作为杨老大家乡的江门市美术馆,我们是特别期待的,如果有用到我们的地方我们将极尽全力支持。同时我也很希望有机会与几位策展人合作,将杨老的作品带给家乡人民,进一步提升江门地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创作水平。

我们也希望有能力收藏杨老更多的作品。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注重江门五邑籍名家作品的收藏和研究,我们也希望在各界仁人志士的协助支持下把美术馆的典藏展览等工作做的更好。



梁建华、贾博鸿、陈挺通、杨宇远


梁建华(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我和杨老有过一饭之缘,2002年他去佛山,我当时陪同他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晚上和他一起吃饭。我问他一些中国画的事情,他是不太爱说话的人,然后我们把我们的画给他看,他说“很好,继续努力”,基本不太爱提意见。但是他的画风是深深影响了我,他的书法取法在汉魏以上,高古且大气磅礴,这种苍茫高古的线条和审美意识融入到岭南画风后,使其绘画呈现出一种古拙又瑰丽的艺术风格。我现在也一直在追随杨老的脚步,他的笔调、画面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我都一直在学习,所以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贾博鸿(广州画院聘画家):广州市政协书画院承办的纪念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至善惟真”书画精品展,这个善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良机,更是从事中国画创作者的福音!

我非常敬重杨善深先生的艺术,他不愧为岭南中国画艺术的高人。他的艺术成就很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刚才几位老师讲到杨善深先生的作品格高调古,线条古雅富有金石气,充分展现了中国画艺术的写意精神和魅力。是的,我很认同,谢谢!

陈挺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秘书长):我很喜欢杨善深的线条,他很有板式,但不显山露水,从他的画、为人、处事一点都不张扬。但他的作品充满着内在的魅力。记得我在经历了一次人生的磨难后,在广州艺博院杨善深纪念馆里,第一次看到杨老的一幅大作,画着一棵横向的苍松,我站在画前,泪水不由自主地不停流下来,收也收不住。

杨宇远(台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老是岭南画派巨擘,为纪念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今天在广州举办“杨善深精品暨粤港澳大湾区名家书画邀请展”,我代表杨老家乡、亲属对支持本次画展的广州市政协办公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策展人的辛勤付出,感谢支持这次画展的老师、画家们,谢谢大家!

梁基永、胡航、朱光荣


胡航(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对杨善深先生的认知大概在20多年前,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深度去认识。去年初碰撞出要搞纪念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活动以后,我开始进一步深入了解杨先生。网络、图书馆、走访前辈等,其中在走访中听到了很多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老照片中还惊讶的发现杨善深先生还到过我的家乡封开,大斑石、千层峰、五君子松、双龙洞等景点都留下了先生的足迹。

曾经听人说过,杨善深不属于广东,这我不认同。是的,从户籍的角度看先生不属于广东,先生早时外出学习,定居香港。可一路上先生的身边均有岭南画派关键人物“二高一陈”相掖,后又有黄幻吾、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黎葛民的同行。1983年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主办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杨善深联合画展,“岭南四杰(家)”的称号从此传开。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他从古今中外绘画中吸取精华,融会贯通,独辟蹊径。先生花鸟作品可用“精致、亲近”二词来概括,每一花、一草、一木、一鸟、一虫我们仿佛都见过、抚摸过,零距离,很熟悉。所以,站在文化的角度上杨善深先生属于香港、属于广东、属于岭南画派、更属于中国。

朱光荣(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策划杨老这个展览的想法已有几年了。陆续和市政协书画院的顾问刘斯奋先生、方楚雄先生、许钦松先生、院长陈永锵先生、执行院长梁醒虾先生分别聊起,他们都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可以说,举办杨老展览的构思是市政协书画院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

“岭南四大家”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很值得为他们办展。只不过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先生的展览有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美协、广州美术学院去操办,肯定会成功。而赵少昂、杨善深由于生活在香港,虽然艺术水平同样不容质疑,但国内想为他们办展的机会可谓寥寥。第八届广州市政协主席邬梦兆上世纪90年代曾赴香港力邀赵少昂、杨善深两老捐献作品给广州,才有了后来广州艺博院丰厚的两老藏品馆可以给观众大饱眼福。

政协是团结各界别爱国人士的重要机构,为港澳台爱国艺术大家办展也是份内的工作之一。这次能成功举办杨善深先生诞辰110周年画展,要感谢市政协办公厅的同意主办,也要感谢省美协答应一起主办,还要感谢50余位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名家步调一致提供精品参展,更要感谢玉成此事的容绳祖、梁基永、胡航、杨宇远几位先生的大力支持。

今天是杨善深先生110岁生日,我们大家齐聚在这里,一起品赏杨老精湛无比的艺术佳作,共同探究杨老广袤无垠的艺术天地,很有意义!我们希望未来能将岭南最好的艺术家推到北方去,让国内艺术界和爱好艺术的观众能看到真正代表岭南艺术高度的艺术家真迹。

杨善深先生花鸟、山水、人物、书法四样俱精,严谨治学数十年如一日非常难得!毫无疑问,他是值得我们向省外大力推广的重量级艺术大家,我们会为此继续努力不懈,希望在各方支持下能有我们想要的结果。

杨善深先生的艺术不朽!他永远是我们艺术后辈学习的榜样!

研讨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莅临。



杨善深先生作品选登



红叶黑兔
69cm×35cm
纸本设色


屋前老树
53cm×34cm
纸本水墨


红荷绿盖
69cm×34cm
纸本设色


扁舟横渡
35cm×68cm
纸本水墨


白衣长啸
137cm×35cm
纸本设色


禄爵
69cm×34cm
纸本设色


扇葵蜻蜓
82cm×31cm
纸本设色


行旅图
69cm×34cm
纸本水墨


林下美人
74cm×26cm
纸本设色


76cm×48cm
纸本设色


读书秋林
33cm×42cm
纸本设色


静夜诗
34cm×69cm
纸本设色


行书条幅
70cm×35cm
纸本书法


双鸡竹草
138cm×34cm
纸本设色


玉兔
69cm×33cm
纸本水墨


百子图
区季谋草书册页
30cm×44cm×2
纸本设色


白描牡丹
24cm×37cm
纸本水墨


萱草忘忧
63cm×35cm
纸本设色


深山留泉
68cm×35cm
纸本水墨


月下私语
96cm×26cm
纸本设色


福禄绵绵
138cm×37cm
纸本设色


深山猿啸(合作)
174cm×94cm
纸本水墨


行书条幅
133cm×31cm
纸本书法


百合迎风
32cm×57cm
纸本设色


荷花水虫
68cm×35cm
纸本设色


红蜻蜓
68cm×35cm
纸本设色


水墨芭蕉
69cm×34cm
纸本水墨


牡丹蜜蜂
61cm×26cm
纸本设色


未须扶起落清浴
36cm×55cm
纸本设色


菜根风味
34cm×34cm
纸本设色


菜花野芋
90cm×34cm
纸本设色


引福归堂(合作)
90cm×58cm
纸本设色


一枝独秀
23cm×51cm
纸本设色


行书五言联
134cm×33cm×2
纸本书法


幽谷山居
66cm×66cm
纸本设色


松鹤延年
136cm×36cm
纸本设色


写生小品
31cm×23cm
纸本水墨


泼墨云山
21cm×45cm
纸本水墨


小黑猫
27cm×44cm
纸本设色


位列三公
49cm×143cm
纸本设色




行书横幅
34cm×136cmcm×3
纸本书法


两岸青崖
46cm×69cm
纸本设色


行书对联
138cm×34cm×2
纸本书法


牛气冲天
62cm×35cm
纸本设色


终南进士学渊深
45cm×18cm
纸本设色


白鹭垂柳
66cm×34cm
纸本设色


人物白描
30cm×45cm
纸本水墨


玫瑰金蜂
35cm×35cm
纸本设色


蕉下美人
104cm×23cm
纸本设色


行书条幅
137cm×33cm
纸本书法


丽人树影
34cm×26cm
纸本设色


太阳花
29cm×49cm
纸本设色


野浦归舟
65cm×34cm
纸本设色





近期热读(点击直接阅读)


梁明诚:我是不折不扣的广美人

郭怡孮:“你的野草是我的花园。”

汪晓曙丨旅人的足迹——詹忠效及他的白描艺术

史国良的速写,堪称速写学习的范本!(140图)

李劲堃:愿随心而为,“完美”成事

史国良的场景速写(100图)

方向:山水画的新“方向”

叶浅予的速写本(116图)

于小冬:我早年的国画

周思聪的人物速写本(60图)

何多苓丨我的早期作品(1973-1999)

蔡拥华丨入古求新

黄国武丨我不在浮华的从众里卷,而在淋漓尽致的自我中内卷

张彦丨物皆有灵魂

100幅温斯洛·霍默的场景速写,美的让人心碎!

黄铁山:我绝不搞“无病呻吟”,不去“玩弄水色”

艺术家检索(点击直接阅读)刘国辉·杭鸣时·黄胄·郑爽·周彦生·费欣·弗洛伊德·李伯安·戴泽·霍默·郭莽园·黎雄才·陈子庄·刘其敏·周思聪·蒋悦·朱光荣·李津·鲍黎健·黄铁山·蔡拥华·林风眠·黄国武·张彦·李金明·郑阿湃·牛翰鼎·孙其峰·何多苓·叶浅予·关山月·于小冬·史国良·方向·郭润文·方楚雄·郭绍纲·杨之光·李劲堃·郭怡孮·詹忠效·靳尚谊·梁明诚·王家训·潘喜良·陈天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