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核威慑体系?

 xiaopanglang 2024-04-11 发布于山东

核武器,以及以核武器为核心的核战略,本身是一个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武器。

核武器的作用是威慑,也就是核武器本身是一个防御性武器,这个可以参考:

核武器的防御特性,是基于一种核威慑理论,也就是确保相互摧毁下的平衡。

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心,在于如何选择打击时间,以及如何打击。

或者说,在任何情况下皆有反击的能力,这个才是核威慑之所以能威慑成功的核心。

那么,这个要如何做到?

3个条件。

第一个是武器本身。

所以核大国真正能称其为核大国的所有的核武器是以氢弹为代表的热核武器,而不仅仅是裂变武器原子弹。

因为原子弹威力有限。

作为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是有上限的。裂变材料过多,直接就会引发反应,过多的材料来不及反应就被炸飞了,所以原子弹理论上上限最多80万吨,实际上最多50万吨,且大量材料会被浪费。

但是,聚变反应制造的氢弹是理论没有上限的,因为聚变反应本身就是参与的材料在超高温下的结合,所以只要材料够多,做多大当量都没问题。

当然,现在还有效率更高的三相弹,实际上也是加料氢弹。

如果仅仅只有原子弹,威力是不够的,威力低了点,只有拥有氢弹,才是真正的核大国。

所以,联合国五常是都有氢弹,也仅仅只有五常才有氢弹。

第二个条件,是武器的投送方式。

核武器诞生之初,受限于体积和重量,只能是大型战略轰炸机进行投送。

实际上二战以后美苏都在搞战略轰炸机,本质上就是为了投送核武器。

当年的图95和B52,本身就是为了投送核武器而生的。

甚至战略轰炸机还在不停的迭代其突防技术,本质上也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把核弹送到目标上空。

但是,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随着核弹的小型化,同时也是随着防空技术的进步,通过战略轰炸机进行核弹投送的方式,可以说是基本被放弃了,至少不是主要方式了。

现在战略核武器的投送方式,基本都是导弹。

导弹布置在地面或者水下,其中地面成本低、技术要求低。而水下是最好的反击手段,可以说是核威慑的核心力量。

反导比防御轰炸机难多了。

因为战略导弹的速度太快,可以饱和数量,可以多弹头突防。

第三个条件,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反击,也就是早期预警。这个条件就是卫星。

所谓核反击,本身是遭受核打击下如何拉对方一起死。

而地球挺大的,核大国之间的距离,即使洲际弹道导弹也会要飞上一段时间。所以,能发现对方导弹升空,自己能把自己导弹发射出去,就能同归于尽了。

卫星在轨道上,可以比较容易发现洲际弹道弹道的踪迹,所以我国的两弹一星,这个星就是保证成体系的核反击力量的一环。

所以,核战略体系本身不是只有一个核武器就可以,而是一整套体系,只要有了这个完善的体系,即等于给自己有了一个核保护伞,就拥有了核威慑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