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再生能源告别全额收购时代,风光配储势在必行

 王欣荣rhdvlfqi 2024-04-11 发布于北京

原创 绿电来 绿电来 2024-04-10 17:04  3人听过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该文件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同时,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17年的《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25 号)正式停止执行。

新政中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分为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保障性收购电量是指按照国家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比重目标等相关规定,应由电力市场相关成员承担收购义务的电量。市场交易电量是指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的电量,由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等电力市场相关成员共同承担收购责任。

通过将《2024版办法》与《2007版办法》对比,我们发现新政将由电网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转变为保障性收购+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也就意味着,电网将不再承担全额收购的义务,仅承担保障性收购电量部分的全额收购即可。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推进,国家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针对风光电早已不进行全额收购了;随着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95%的消纳红线已名存实亡,《2024版办法》是对此前“电网公司大概率放开红线”推测的印证。

但本次《2024版办法》依然有标志性意义:一个是推进电力市场化,电量收购主体发生变化;二是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价格部分转向市场化定价;三是储能的角色愈发重要,风光配储势在必行。

01

一元到多元

电量收购主体变化

《2024版办法》的发布,打破了长期以来由过去电网企业一家担任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保障收购的责任主体的局面,从一元转变为电网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电力调度机构和电力交易机构等多元主体。政策的变化带来责任关系的重新界定,电网企业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的关系,不再是以此前硬性全额“包销”,而是以软性“托底”的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量市场化交易和消纳。  

电力市场化也体现在收购价格上,《2024版办法》中显示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价格由全部政府定价转变为部分政府定价,其余部分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价格。

事实上,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比已超40%,收购方式已由电网公司“统购统销”转变为电网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多市场成员协同收购。

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趋势,《2024版办法》对收购范围进行优化,明确全额保障性收购包括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通过多方位、多主体协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02

统一定价转变为市场化定价

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价格的变化,是《2024版办法》的另一大亮点。

随着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规模逐年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收购价格已由补贴定价时代进入平价时代。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现实,2023年,新能源逐步进入电力市场,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2024年,预计将有超过50%的新能源电量将参与市场化交易。

在这一背景下,《2024版办法》较之前《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一脉相承,着重强调可再生能源发电收购价格由全部政府定价转变为部分政府定价,其余则遵循市场化交易形成的价格机制。这一重大转变,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量中,市场化部分的价格由“无形的手”来进行资源配置。

03

风光配储势在必行

随着新政明确电网将不再承担全额收购的义务,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已经逐步从基础建设转至能源消纳。所以,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就愈发重要了。


储能也被成为风光发电的“收纳箱”,以目前新型储能体系中的技术主流——电化学储能为例,储能系统包含:PACK 电池包、PCS(变流器)、BMS(电池管理 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等。储能系统具备的充放电双向性,能够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当可在生能源发电量超过电力系统能够承载的上限时,储能系统能够及时存储过剩电量;而当发电量因天气等原因低于电力系统能够承载的下限时,储能系统能够及时释放存储的电能,从而提升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效缓解“弃风弃光”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更多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市场价格将会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可以预期,在可再生能源集中出力的时段,无论是分布式还是集中式电源,电价将会下降,甚至出现零电价和负电价如果无法提前预测电价并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热情将极大降低。

美克生能源作为分布式绿色能源聚合服务商,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交易问题给出有效解决方案。美克生能源旗下资产营运中心产品,以绿电来OS为核心,聚合接入多种类型的可再生能源资产,基于自身强大的VPP技术交易能力进行负荷预测、能力分析,并给出最合理的交易策略。该产品还为可再生能源资产持有企业定制化提供电、能、碳管理策略,助力其打开资产增值及能源精益管理空间。在充分的技术及运营赋能下,该产品平均帮助发电企业强化绿能消纳能力 15%、提升能源资产收益20%、提升系统节能效率 30%。

《2024版办法》的实施,一方面给可再生能源行业带来压力,在项目投资上更加注重实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完善全额保障性收购监管制度,有力确保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风光配储,对国家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及达成“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