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下洞庭》连载12(原创版权,抄袭必究)

 张效雄 2024-04-11 发布于湖南

你凭什么硬闯要上船

听完易老伯大段大段的解说,秋明似乎明白了自己与汉留有着某种关系。她记得父亲与舅舅说过汉留这个词语,觉得他们这个家族或许与汉留有些瓜葛。韩家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江湖中人,易老伯对江湖熟悉,应该多少知道一点舅舅的信息。

她便随口说出舅舅匡运来的名号,请教易老伯是否听说过这个人。

易老伯听了,呵呵笑了几声,放开嗓门答道,此人是江湖上有名的排客呀,外号匡大胆,是在汉留的一个幺哥。

丽珍与秋明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同声问道:老伯可知道他现在哪里?

易老伯说,江湖上的人,漂泊四方,山上湖中,行踪不定,难说呀。不久前听说,他常在华容县注磁口一带活动。

注磁口,是洞庭湖通江河的出口之一,是个大码头,在此盘桓的江湖中人不在少数。

“正是呀,我就是要去这个注磁口。”秋明大叫了起来。她半身蹲下,向老伯施礼,求助于老伯,“麻烦你指点我怎么才能找到我的舅舅?”

老伯回答,好呀,打听是可以的的,但不是一时一刻之事。消息总会有的,不过要些日子。

秋明二人谢过老伯,才转身去鱼市买鱼。

因为刚才看热闹去了,又缠着老伯说了那么多事儿,鱼市上所剩的大鱼儿没有了几条,大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小鱼。丽珍有点不开心,挑来挑去选了几条斤把重的鲢子鱼,也就是学名叫白鲢的那种小胖头鱼。这鱼比起大胖头鱼鳙鱼来说,同样是大头鱼,但全身雪白,没有鳙鱼那样的黑色斑斑点点,头很大鱼肉不是太多,按照鱼贩子得标准,只能属于三级鱼,鱼市上鲤鱼、草鱼、青鱼和鳊鱼才是一级,鳙鱼是二级。这鲢子壳,与小鲫鱼、黄鸭叫一类,营田人不怎么看得上。她歉意地对秋明说,只有这些了,将就着给其昌哥哥他们吃,明天再来买条大个的。

秋明则说,这鲢子鱼好呀,肉嫩,鱼头蒸着几好吃的。我们那边还把它做成腊鲢鱼,喷香喷香的。

丽珍却说,要说吃鱼,你们那里怎么比得上营田,我们这里鱼米之乡。俗话说,干鱼脑壳多,不好吃。

秋明便再不做声了。

过了几天,易老伯果然通过他的人脉关系,打听到了匡大胆的信息。秋明得知,她的舅舅是注磁口一带的有些分量人物,在排客中很有名气。她急忙找汨江请求,要找船前往那个地区。汨江毫不犹豫地答应过两天再说。

过了两天,汨江和其昌也正好要去岳阳那边办事。于是带着秋明一同来到了码头,计划搭乘柳家的货船,到了岳阳再换别的船只去华容。

天气正好,秋高气爽,早晨刮起了东南风,货船借风升帆,即将从营田码头启航。跳板也正在被收起,前两天发生的一幕又出现了。

他们突然看到,好似一家子人的老小四口急匆匆地赶来,直往船上奔。这家人中,男人挑着担子,两个箩筐里坐着两个孩子,而他的妻子则背着包袱,风尘仆仆,那架势显然是从南边赶过来的。他们也不问船的目的地,径直往船上闯。

站在帆船前面的甲板上,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用撑篙问道:“你们凭什么强行要上船?”

那挑担子的男子昂着头,一手抓住箩筐,另一只手礼貌地拱手说道:“英雄豪杰遇到困难时,会奔向梁山;遭遇不幸时,会投靠水泊。我今日来到码头,请求为我们行个方便,搭我们一家四口去洞庭湖中,只有有个落脚的地方,在下便感激不尽。”

男子边说边打着手势“亮家当”,也就是江湖上的手语。他的女人从萝筐里抓出一只母鸡,细声细气地说,请拿个酒碗来。船工听罢,知道她要做啥,也不怠慢,立马从舱内端出一只小碗,倒入小半碗烧酒。女人顺手一把将鸡头扭下,鲜血滴入酒碗中。女子细声细气说道:“鸡血滴入碗中央,碗中盛满悲与伤。各位兄弟共饮此酒。”她喝了一口,将碗递给船家把式。把式赶紧递给撑篙的船老大。船老大接过碗一饮而尽,并说道:“江湖万里都是客,大道条条通四方”。

他也不问这家人的情况,吩咐船工领着他们坐到内舱去。

那男人忙说:“我们哪敢打扰进内舱,只要能在外间的船板上找个地方落脚就已经很满足了。” 他把担子放下,箩筐里的孩子们立刻跳了出来。他的妻子从布口袋里拿出几块锅巴给孩子们吃,并顺手从河里舀了一碗水递给他们。

看到这一切,穿着长袍的其昌从内舱走了出来,对这女人说:“江里的生水不适合孩子们饮用。” 他从内舱拿出一个水壶和一只碗递给她。

男人又起身拱手,连声道谢:“谢谢老大了。”

其昌听这人的口音,问道:“你是衡阳人吗?”

男人回答:“是的,我来自衡阳县的西渡镇。”

聂其昌说:“我们是老乡啊,我家在衡山,与你们衡阳县是邻县。不过我们的口音差异挺大的,你们衡阳人说话的语调和四川话很像。我们衡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后山人的口音和湘潭人差不多,而前山人的口音则接近湘乡话。”

这男人弓着腰身,用衡山话说:“我们家挨着前山,一个村子有两种口音,衡山话衡阳话都会说。因为语言的分界线就是我们的村子。”

他接着又问:”请问老板是要去岳阳吗?“

他们这么说来,真是个走江湖的,讲得两个地方的方言,还讲得出道道来。

船家告诉他说:“这位是聂家的大公子,其昌先生,他是要前往岳阳的。”

他转身又介绍道:“这位是营田街柳家的公子,这船队就是他们家的。”

衡阳人再一次打起拱手拱手说道:“谢谢船老板信得过我,谢谢两位公子让我们上船。都是江湖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却是个落难人。感恩,感恩啦。”

其昌好奇地问:“看你的气质和言语举止,你应该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为什么会陷入如今的困境?”

男人叹了口气,说:“说来话长。”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闻阅评专家。美中餐饮业协会高级顾问。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随笔集《蓉园笔记》,论文集《新闻文化随想》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