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岁大师杨彦,娶21岁非洲学生,生两个孩子后,为何却剃度出家?

 格林书屋 2024-04-11 发布于广西

每个人都在追寻着生命的意义,画家的心境往往与常人不同。

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都想要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其中,有些人要的是舒适,有的人为名利。

这些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的所求,进而慢慢地发现了自己的目标。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画界翘楚,民国有张大千为人称道,当代亦有画家杨彦惹人争议。

这位画家在当代画界的影响可以说十分大,他的作品流传甚广。

在他的前半生中,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心力都付诸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这也是他能够在当今画坛中使人另眼相看的原因。

画作成绩斐然,然而感情却是一片空白。即使年龄已经很大,但杨彦对自己的感情之事似乎并没有太急切。他觉得感情一事不能急于求成,正如作画。

尤其是国画,更不能一蹴而就。杨彦一直默默等待着自己生命中的那个她。而这一天也确实被他等到了。

此时的杨彦,已经跨过五十岁的大门。

在2011年,他在国内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大手一挥,掷重金四千万。

此前家人一直劝阻杨彦,原因是新娘子居然是一个非洲人,并且她的年龄都可以做杨彦的女儿了!但杨彦显然对此没什么解释,且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想得很透彻明白,所以他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场跨国之恋从一开始就不被人们看好。要说杨彦怎么会娶一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非洲女孩这还要从前说起。

杨彦从小学习画画并十分崇拜张大千,父亲为了教导他绘画,特意找来各家名画让他临摹。熟能生巧,再加上杨彦热爱绘画,很快,他的绘画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地练习已有自己的风格。

他专注于画画,并将各类型国画都研究透彻。

十多本个人作品集中,我们仿佛还能看见那个从小就伏案画画的小杨彦。天道酬勤,他的作品最后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许多收藏家不惜重金只求一画,一时间门庭若市。然而事业上再怎么风生水起,杨彦的生活好像却还是少了什么。

对于感情,杨彦一直认为宁缺毋滥,但家里显然等不及了,这时候的杨彦转念一想,倒也确实不能这么单单等下去。

不怕人笑话,他曾经爱慕过一个人,只不过那“人”是朋友家的一尊雕塑作品。他还记得当初初见雕塑时他内心的震动。

一个非洲少女的面容不断浮现在他脑海中,少女面容姣好,眼睛炯炯有神,一头编发干净利落。而她的表情也十分可爱,充满异国风情的少女仿佛在对着他笑。

这一见,杨彦多年不曾悸动的心仿佛再次活了过来,他为了找到这个女孩,不惜踏上征途,开始寻觅他心目中的非洲少女。

画家与非洲少女的第一次见面,就让杨彦深深记住了这个女孩的一颦一笑。

虽然存在文化的差异,但两人确乎是志趣相投。杨彦认为这就是他的命定之人,他的追求热烈而不失风度,艾达也十分崇拜这位中国先生。

婚后两人身边总是存在一些流言蜚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杨彦给了女孩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娇妻一笑,千娇百媚。艾达十分喜欢中国文化。

在杨彦的影响下,她拿起了画笔,跟随杨彦一同作画。

两人还曾共同创作,作品所得款项还捐助给了非洲灾区。两人的感情走到这一步难能可贵,不少人都开始祝福两人,希望他们能够相伴到老。

然而事与愿违,七年之后,杨彦却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自此之后,世间再没有他们一家四口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景象。

他选择了遁入佛门,剃度出家。

到底是为什么会决定进入寺庙呢?杨彦留给我们的回答是寻求大智慧。他的淡然一如之前人们质疑他的婚姻一般,一句话,再无其他。

进入佛门的他为了静修变得少言寡语,但他脸上的淡然却让人难以忘怀。或许在他的前半生就早已将浮华看尽,或许红尘往事终成空。

他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目标,还是毅然选择了静坐撞钟的求佛生活。

虽然选择了出家,但杨彦并没放弃作画,他还是会在闲暇时间里继续作画。为此,他还游历过许多鲜有人至的地方,脸上的细纹一天天增多,岁月也在无情地摧残着他的身体。

我们不知道他是否会感到后悔,一个人的修行是否孤独寂寞,但他的选择从来不向人解释什么。

人各有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这场跨国之恋因为一方的退出致使两人分道扬镳。现在想来竟感到有些遗憾,本以为两人能够走到地老天荒,见证海枯石烂,但没成想,终是到此为止了。

杨彦此后的生命一直都与佛法振兴息息相关。

他的敢于冒险,游历列国的经历以及传播佛法的精神令人动容,相信现在的释大觉,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和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所决定的修行并不需要太多人的理解,即使万般支持,做决定的人都自有一番较量。他们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才能直达目标。

为俗世牵绊的人也好,遁入空门一心求法的人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些人有归途,有些人走着走着也许便看不到回程的路,希望每个人最终都能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释大觉的艺术创作,体现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然而能够在戊戌之际选择出家,与青灯古佛相伴,他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征程,更是一次心灵的重生。

年逾花甲,壮心不已,虔诚感慨,精益求精,大觉的路还很长,我们的路也还很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