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军随笔:俯瞰濯港

 曹锦军围炉 2024-04-12 发布于湖北

投稿邮箱

   濯港街,一条因街边有一条可以洗涤,濯衣的港而得名的街。后来有了村,再后来就有了这个镇,名为濯港镇。

   我为传奇而来,更为灵润山水而来。

   濯港,位于湖北黄梅县城与江西九江市区之间,是连接黄梅南北的交通要道。湖泊多,水质好,民风淳朴,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现代社会的“鱼米之乡”。西接太白湖,东邻下新镇,南邻孔垄镇、蔡山镇,北接大河镇、黄梅镇,境内陆势北高南低。

   我1993年4月退伍安置到濯港,2008年2月离开濯港,其中在白湖4年,总共在这地方工作、生活了近15个年头。当时的濯港街道有上街头、中街,下街头。镇广电站当时就设在东大街的半山坡上,也就是一所废弃小学的办公楼。

   濯港是人文厚重之地,六千年前,今焦墩即有人类聚居,1993年出土的巨型“焦墩卵石摆塑龙”,被考古学家称为“长江流域第一龙”。禅宗五祖弘忍出生的地方就在濯港,告别母亲的离母墩,会见母亲的会母寺遗址分别在濯港村和五沙村。在胡六桥的郭林咀墩中,有唐代长吉县城遗址。元末,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曾屯兵化城山意生寺,并亲题“第一山”匾额。明代理学家瞿九思,濯港芭茅山人,曾著有撰有《乐章》及《万历武功录》等20多部著作。

   濯港是诗词之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古镇风韵,吸引了众多名流接踵而至,留下了大量的墨宝。清人石灿《太白湖晚渡》有诗赞曰:“波光如镜接遥天,极目平湖万顷连。断续渔歌随岸转,清闲鸥鸟聚沙园。淡烟斜抹舒城柳,夕照频催濯港船。更有隔山山色好,几回搔首水云天。”清人王士祯《咏濯港》“网埠村前风物幽,渔人网罟集汀洲。阿谁识取源头水,破额山前碧玉流。”清道光九年(1829)别霁林就写道《问花水榭诗集》 “ 多云山上稻荪多, 太白湖鱼出波, 相约今年酬社主, 村村齐唱采茶歌。”

  濯港是鱼米之乡,太白湖山风景如画。湖面烟波浩淼,碧绿的湖水宛如翡翠,粼粼波光似无数颗闪烁的珍珠。清人余世芳《太白渔歌》“蘋叶芦花极望长,歌声缭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汀州雁几行。”濯港的水质优良,田野也肥沃,是鄂东粮油、畜禽生产和工业产品加工的聚散地,有黄梅著名的典故“弯到濯港吃大粑”,说的就是朱元璋在攻打陈友谅时候的趣事。俯瞰全镇,濯港中学,黄梅理工,琅琅书声诵佳作。幽幽书香满校园。考田河,太白湖,濯港、梅济港,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村庄,田野,青山环抱十里铺, 溪水潺潺绕家园。

  濯港是传奇之地,黄竹林的“兵马”  ,芭茅山的“刀枪” ,芭茅山土地爷管过界,这些许多黄梅人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说的就是黄梅县濯港镇芭茅山一带。登上舒城寨,才知原来这地方叫书沉寨,因许嫂投书救人而得名。后来的人日子过舒坦了,就改叫舒城寨。寨下是一望无际的连接黄梅,武穴两地的太白湖。这里有“李白酒醉太白街”、“许嫂踏书插旗定湖滨”等典故,给舒城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濯港,黄梅大地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在阳光的映衬下小镇美轮美奂,既似一幅古镇新韵的水墨画,又像一首乡村振兴的叙事诗......

  作者:曹锦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曹锦军围炉》微信平台总编、黄冈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首届荆楚诗词旅游推介官、第六届长江读书节“十佳领读者”、第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宣传服务大使、中国摄影家协会2020年新媒体专题研修班学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擅长微视频、专题片拍摄、制作、解说词撰写。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文字作品发表百万字,散见于《学习强国》《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湖北日报》《文旅湖北》《荆楚群文》《黄冈日报》等。摄影作品多次在省级比赛得奖或入展。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