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联基础篇|如何判断常用语法结构

 二闲居 2024-04-12 发布于福建

作者 恋雨

图片

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叫合成词。以下分为两大类说明:

一、单纯词,也叫单语素词,如:天、海等,在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双音节单纯词一般有联绵词、象声词、叠音词,具体如下:
1.联绵词
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能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其中有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
(1)双声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参差、仿佛、忐忑、玲珑、蜘蛛等。
(2)叠韵词。指两个音节中韵部相同的联绵词。如:彷徨、烂漫、从容、逍遥、斑斓等。
(3)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如;蝴蝶、蝙蝠等。

联绵词在对联中很容易区别于其它结构,总结一下有如下特点:

a:有不可分割的特点。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纯词,音节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意义,拆开后则没有意义,即便有意义,也与整体的意义无关。

b:有语音联系的特点。
连绵词的两个音节在语音上通常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有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部相同)或双声叠韵(声母和韵部都相同)。

c:有意义相关的特点。
连绵词的两个音节在语音上紧密相连,但在意义上并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有时一个音节的意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词的意义。而有些连绵词的意义又会非常细微,容易被忽略,所以在理解时需特别注意。

2.叠音词
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只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素词,不是词的形态变化。如:姥姥、皑皑、瑟瑟等。

图片

二、合成词
合成词,也就是复合式,是对联中常出现和运用的结构,下面我以最简单的形式分五类说明,以便区别。

1、偏正型,即偏正结构。前一个词根修饰后一个词根。举例说明:
a组:如“深秋”,“深”修饰了“秋”的程度;“黄叶”,“黄”说明了“叶”的颜色;“梅花”,“梅”限制了“花”的品种。还有一些词如流水,飞花,落花多数时候是当偏正结构用。

b组:如“微笑”,“微”修饰和说明了“笑”的状态;“远望”,“远”修饰和说明“望”的距离;“小憩”,“小”修饰和说明“憩”的状态,如此等等。
从举例中,我们总结了偏正合成词的几种构成,如“深秋”和“黄叶”,由形容词+名词构成;“梅花”,由名词+名词构成;“微笑”“远望”“小憩”由形容词+动词构成,但“微笑”兼具动词和名词属性。

以上举例又分为:
a组为定中关系的偏正结构。
b组为状中关系的偏正结构。

如何区别两者呢?
最大的区别是两者的中心词不同:
定中结构:中心语是名词或代词,即名词前的修饰成分作定语,限制中心词(参考以上a组的举例)。

状中结构: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即中心语前的修饰语是状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谓词性成分,即动词或形容词(参考以上b组举例)。

图片

2、联合型,即并列结构。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如:
a组:寒冷、美好、孤独、关闭、收获等,由意义相近的两个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动词构成。
b组:江山、风雨、日月、山河、草木、声音、朋友等,由名词+名词构成。
c组:上下、左右、高低、前后、好歹、甘苦等,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词根构成。

并列结构在对联中构成句中自对而往往被放宽词性,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中“天”和“地”是名词,“有”和“无”是动词,属于句内工对,上下联宽对。

图片

3、主谓型,即主谓结构。前一个词根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个词根陈述前一个词根,后一个陈述前一个的状态,也叫陈述式。例如:
“风起”,“风”是被陈述的对象,“起”为陈述部分;再如“果熟”,“果”为被陈述对象,“熟”为陈述部分。

主谓通常由: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如:柳绿、花红,绿、红可作词性转品对待,即形容词动用)、代词+动词(如:你来)构成,在对联中也容易区分和判断,就不再举例说明。

图片

4、动宾型,即动宾结构。前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关联的事物。
例如:泡茶、站岗、回家、弹琴、写字等等,通常由“动词+名词”构成。在对联应用中容易区别和判断。

图片

5、中补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有以下两种:
a:动补结构,也称述补结构。前一个词根表示动作,后一个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如:长胖、提高、催熟、推翻、走近等。通常由“动词+形容词”构成词组,动词部分为中心语,形容词部分为补充说明,在对联中常出现和运用。但只要记住两个词根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后者对前者有补充说明、是不是通过动作达到了某种结果,如此并能轻松判断。

b: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如:书本、花朵、车辆、纸张、人群等,前一词根为中心词,后一词根补充说明中心词的单位。
总结一下:中补结构是由补充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其中前面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通常由谓语充当;后面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具有述说的作用,能够回答“怎么样”的结果式问题。

图片

6、连动型,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两个动词之间,彼此不构成偏正、动宾、述补、联合和主谓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关联词语,也没有复句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如:归来、攀登等。

总结一下动词的对仗,一般并列结构最好对以并列结构,状动也最好能对状动,动补结构可酌情从宽。

图片

【关于副词】
副词也是我们对句经常遇到和创作中要用到的,以下总结两点:
一、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分为以下8类:
1、表示程度,如:很、最、极、挺、太、更、越。

2、表示范围,如:都、总、共、只、仅、就、全、皆等。

3、表示时间和频率,如:已、曾、刚、才、正、在、将、就、常、屡、仍、永、还、再、偶等。

4、表示处所,如:随处、四处等。

5、表示肯定和否定,如:必、准、不、没、未、别、莫、勿、是等。

6、表示方式和情态,如:猛然、忽然、单独、特意等。

7、表示语气,如:岂、就、可、难道、幸亏、居然、必然、必须、确实、何必、何尝、未免、只好、不妨等。

8、表示关联,如:也、便、又、再、就、却。

二、副词怎么区分?
副词能作状语,记住,上面已说到,副词用来修饰和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副词几乎能修饰所有动词,一部分能修辞形容词。个别程度副词如“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很”作补语时,前面需加“得”,如“美得很”,“甜得很”等。
另外,副词一般不能单独说,只有:不,没有,也许,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此篇内容根据日常新联友的提问总结编写,主要是针对新联友在对句和成联创作中对各种结构的判断作一些大致的指引,如有不够详尽之处还请包涵。

欣赏阅读推荐:

元宵时节|重温经典

禅意对联|感悟人生

创作方法阅读推荐:

撰写春联的一些指导

一副优秀的楹联有哪些体现

【青溪奖】B版第二场题图揭晓

中国对联2024年联赛介绍

【1】中国对联每日一对小程序,是平台对句项的王牌,每天零点更新出句,次日晚上八点公布最佳对句,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充实生活,是快节奏生活后放松脚步的高雅艺术活动,是丰富业余生活的精神食粮。

【2】中国对联第四届系列成联赛,2024年以“青溪”冠名,即“青溪奖”,全年24场,是成联项的王牌,分为AB版:

青溪赛A版:每个月1号出题,8号截止,在《中国对联》公众号留言投稿。

青溪赛B版:每个月15号出题,22号截止,在《中国对联》公众号留言投稿。

青溪赛A+B均为匿名评选,奖项设置如下:
第一名 25元
第二名 20元
第三名 15元
优秀3-5名 10元

青溪赛A+B积分规格如下:
第一名5分
第二名4分
第三名3分
优秀 2分
入围1分

青溪奖年度十佳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每季度评出季度优秀联手,优秀联手积5分计入个人总积分。

【3】中国对联第二届系列对句赛,2024年以“青云”冠名,即“青云奖”,全年24场。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和第三个周六在各群发布比赛出句,当天晚上十点截止,扫码进【青云对句赛收稿群】交稿,交稿格式会届时在各群公告。

青云奖项设置如下:
第一名 6元
第二名 5元
第三名 4元
优秀五名 3元

青云奖积分规格如下:
第一名 5分
第二名 4分
第三名 3分
优秀 2分
入围 1分

青云奖年度十佳颁发电子奖状和小额奖金,年度十佳可优先加入评委团。

【4】快乐对对碰PK赛,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在七、八、九、十群进行,时间是周六晚上八点出句,八点三十分至三十五分交稿,当晚十点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次日评出团队奖。

【5】全年中会不定期推出“联语谜话”活动,此项目多在节假日举办。

【6】庆祝中国对联每日一对六周年大赛,面向海内外联友征集,大赛时间和规则届时见《中国对联》公众号发布。

【7】中国对联第三届春联大赛(2025蛇年春联大赛),面向海内外联友征集,大赛时间和规则届时见《中国对联》公众号发布。

注:青溪奖AB赛除当班评委不可参赛,其余所有人可参赛拿积分,但所有评委不可参加青云奖对句赛。
参赛请加微信XJK1939170145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