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城同时拥有三个车牌,佛系又能打,还会吃,这也太神了!

 大遗产 2024-04-12 发布于北京

供图 / 八桂长焦
本文67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东汉时期,出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佛山成为鱼米之乡。唐宋时期,佛山成为工商业城镇,至明清时期,佛山镇凭借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和天下“四大聚”北京师,南佛山,东苏州,西汉口)之列。

佛山市在大湾区中的位置图。制图 / 田东玉

佛山市目前下辖五个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南海、顺德和禅城曾都是独立的县级市,拥有着自己的车牌号码:粤E南海,粤X顺德,粤Y禅城。2002年,三市合并为佛山市,但三个区却都保留了原先的车牌号码。这才造就了一城拥有三个车牌”的国内唯一独特存在。

自古至今,中国各地直接以“佛”字命名的地级市,唯有佛山一处。明清时期就在全国刷出“存在感”的佛山,最能打,最会吃,看来一点也不“佛系”。佛山又名禅城,这座名城到底有着怎样的佛缘呢?

「佛」与寺: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如今说起佛山,包括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区,而史上号称“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佛山,范围大抵在今日禅城区祖庙街道至普君街道一带,不过弹丸之地,佛山悠久的历史却都隐在其中。
要了解佛山,必须去找一座名叫“塔坡”的古寺。相传,塔坡古寺是佛山第一座佛教寺庙,按《佛山忠义乡志》载,塔坡古寺肇迹于东晋隆安二年(398),延续于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这一时间长度比佛山被称为“佛山”的历史更长。事实上,佛山之名正源自塔坡古寺,民谚曰:“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塔坡寺殿内仍供奉着三尊金光灿灿的佛像,来纪念当年掘地现佛、地吐宝光的传说。

2022年,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陈思思演唱的佛山城市歌曲《最忆是岭南》发布,引起佛山众多街坊关注。其中,歌词的第一句就是“佛山成城,塔坡只留追忆”

塔坡虽然如此重要,却连佛山人都说不清它的所在。公交车普君新城站附近有片热闹的现代商圈,从那里拐入一条无名小巷,画风立变——在老旧安静的社区中,不时出现门上挂着香斗、燃着线香的人家,以及批八字、卖祭祀用品的铺子,看见一道装饰着黑白花纹的青砖山墙,塔坡寺就到了。

塔坡寺的文字记录只可追溯到清代,此前几乎都是口头传说。这是由于佛山特殊的发展史,尽管汉晋时期此地就有人居住,但人烟零落,无人关注,佛山真正成墟成镇是宋代以后的事情,清前的方志文献寥寥无几。

  佛山祖庙三门屋脊上,有一条长31.7米、高1.78米的石湾陶塑人物瓦脊,是我国现存最长的陶塑瓦脊,被誉为“花脊之王”。供图 /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清代《佛山志》《佛山忠义乡志》和光绪年间立的《重修佛山塔坡古庙碑记》,都提及了塔坡寺来历,它们都一致采信了这样的传说:“塔坡寺在耆老铺塔坡冈上,东晋时有西域僧到此结茅讲经,隆安二年三藏法师达毘耶舍尊者因讲经始建经堂。”
达毘耶舍尊者何许人也?今人推断考证,他就是南朝《高僧传》里的昙摩耶舍,佛教史上极少数同时精通“经、律、论”的三藏法师。他于东晋隆安二年(398)自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地区)浮海而来,在当时称为“季华乡”的佛山一带登岸,选择了一处人烟相对稠密的山冈——塔坡搭寮讲经,成为第一个在佛山传播佛法的高僧。这是一条早期佛教罕见的传播路线。佛山的“佛缘”就此开始。人们认为塔坡岗是“佛家之山”,“佛山”之名也因此而来。

 佛山河网密布,3000多条河涌纵横交织,造就了一座景色优美的岭南水乡。图为顺德区逢简水乡。

佛山河网交织、翠峰兀立,山水形胜,昙摩耶舍留连于佛山和广州一带长达十余年。在搭建了塔坡寺后,又在广州城创建了王园寺(今光孝寺),招收信众,翻译经文。之后才离开岭南前往长安,并受到后秦文桓帝姚兴的殷勤款待。

塔坡毕竟不算繁华,昙摩耶舍离去后,他留下的经堂终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唐代贞观二年(628),传说塔坡山冈上放起了金光。有人以为有宝,上山挖掘,结果挖出三尊铜佛和一方碣石,上面赫然刻着“塔坡寺佛”四字,并有一副对联:胜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载后说法起何人。

 佛山初地。

这是佛法显灵吗?至少时人相信如此。他们重建了经堂——塔坡寺,又在寺旁掘井勒石以为纪念,巨石上书“佛山”二字,塔坡寺所在地塔坡冈也被后人称为“佛山初地”。
如今,去塔坡寺可以搜索导航——京果街2号,如此这般充满现实意味和世俗色彩,也让古老的传说更加渺茫不可捉。塔坡寺其实极为袖珍朴素,坐西向东,青砖砌筑。隔着一条窄巷,一口老井正对着寺门,即是那口开凿于唐代的水井。千百年来,放射金光的三尊铜佛已经不知所踪,殿堂新供三尊佛像。
 塔坡庙前的水井,传为唐代所凿,至今仍在使用。

据说,此庙虽小,但很有灵性。看守寺庙的人说:“看到北墙边那棵细叶榕了吧,它的种子从来没有落到过屋顶上,屋顶上从不生杂草。很多高僧大师来佛山,都会到塔坡寺看一看……”



与城:兴衰沉浮神同步

塔坡寺香火悠悠,自唐而宋,佛山由南海县管辖。在香港的博物馆里收藏有佛山的民间木版年画,从纸张、染料还是画面的服饰来看,应为宋代之物。版画这种艺术,要有旺盛的需求才能催生出来,可见当时的佛山已是繁荣的小镇。

花无百日红。身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与李世民不同,他要建设极度强化的中央集权国家,因而制定了一系列诸如禁海令和设立僧录司限制佛教的政策,甚至规定各府州县只能有一座大寺观。佛山因为它的级别,就很容易成为整改的目标,其域内所有佛寺都是政令中被废止的对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塔坡寺被官方拆毁了。这场灭顶之灾,让塔坡寺销声匿迹了236年。

  在塔坡寺里,青灰色的砖墙上镶嵌着的石榜诉说着佛山的沧桑故事。

如今塔坡寺的一面墙壁上,嵌有两方石块,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当年塔坡寺被毁弃,连带塔坡冈也人气凋零,一度荒芜,杂草丛生,成为周边居民放牛场所,牧童每日在此放牛互相吹笛,久之居然成为一道胜景,时人称“塔坡牧唱”,名列佛山八景之一。

清代《佛山忠义乡志》中,可以找到不少以“塔坡牧唱”为主题的诗作,其中清代新会士人谭澄有诗云:“塔坡冈上现毫光,嘉名肇锡荣此乡。塔坡寺改余芳草,澹烟疏雨行人道。”佛山之佛,佛山之名,佛山之城,佛山沧桑的历程尽书于一诗。

 佛山祖庙砖雕。供图 / 杨玉诚

正是这一缕情怀的牵挂,让塔坡寺得以在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重生。明初制定的佛教政策渐渐废弛,佛山乡民自发重建塔坡寺。新的塔坡寺选址于医灵铺万寿巷(现新风路佛山市委党校所在地),更名为经堂古寺,隔着时空与东晋昙摩耶舍的经堂遥遥呼应。而原先塔坡寺旧址,则建造了一座祭祀道教东岳大帝的小庙,称为塔坡庙。2013年塔坡庙重修时,又将其恢复为塔坡寺。如今的塔坡寺虽然是佛教建筑,但外观却是广府地区道教建筑的样式,也是一奇。
佛山得名于唐,兴盛于宋,崛起则是在明清之际。佛山在变,这座城市的历史恰好与佛门的兴衰高度吻合。

「佛与人:文武双全的佛门

塔坡寺重建数十年之后,明代走到尽头。明清易代之际,“佛”为佛山带来了新的荣光。
广东作为抵抗清军的最后主战场,吸引了一批不愿仕清的遗民来此出家避仕,更有身怀武艺的少林寺僧人和弟子,进入广佛地区组织抗清队伍;清军定岭南之后,坐镇广州的平南王尚可喜崇尚佛教,佛山就此成为南派武术的发源地,涌现出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家和武术组织,谁没听说过黄飞鸿、叶问和李小龙?谁不知道洪拳、咏春拳呢?他们都属于佛山,佛山也是中国唯一的武术之城。明末外来武术进入佛山,常带着反清复明的使命,所以武术流派的创立,往往伴随着帮会组织的成立,发展到清末,还成为反清不可小觑的势力。
 《咏春》登陆央视春晚。

佛山与清朝的关系很纠结。这座城市虽有反骨,但在清代还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城市如此,佛教也是如此。康熙年间,明末文人士子投身寺庵,让佛寺的面貌为之一新。“岭南三君”之一,诗人屈大均,就是众多曾出家为僧的文人中的一个。佛教在佛山的社会地位,因此一路走高。

岭南七子之一的程可则,在清顺治九年(1652年)取得会试第一的成绩,却被以“背戾经旨”为由除名,内心苦闷之际,高僧天然和尚作《复程周量中翰》一文,以佛教的“苦谛”“集谛”和“道谛”对他进行开导,告诉他通过修行断除痛苦,得到解脱。这段儒释两派的交往,被传为佳话。儒释合流让岭南文人士绅成为佛教的坚定支持者,佛山也变得更有文化了。

 佛山是南狮的起源地。2021年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就将故事背景设定于佛山,向人们展示了醒狮背后,一个鲜活、神圣、斗志昂扬的岭南。 

其实,佛山出身乡堡,经济虽日渐发达,但文化上总是相对落后,明代才开始有社学教育,明清之前甚至没有本地文献记录,但进入清代却有了长足发展,不但留下大量诗文传世,还出现许多记录佛山地区法律、政令、行业、营造等内容的碑刻,更以乡镇之大,先后编纂了三部地方志——乾隆、道光和民国版本的《佛山忠义乡志》,是地域单位最小的方志,在中国方志史上十分少见。

佛门文武双全,赢得佛山百姓的尊崇。光绪三年(1877),佛山地方士绅代表的世俗社会与佛教界通力合作,再修经堂古寺(新塔坡寺),这一次重建了法王殿、韦陀殿、地藏殿、天王殿等17个建筑,全寺占地约20亩,寺僧一度多达500余人。重建完工不久后,恰逢慈禧太后生日,广州华林古寺方丈释勤安进京祝寿,陈述了塔坡寺的历史和佛山得名来历,慈禧随即下懿旨“赏《龙藏全经》暨珍物还镇山门,并赐寺名曰'万寿塔坡禅寺’”。得到了赐名和镇门珍宝,塔坡寺佛教地位直线上升,佛山这个远在岭南的蕞尔之地,也与中央政府直接发生了关联。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内的南风古灶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古窑,以“连续使用至今的最古老柴窑”载入吉尼斯纪录,被誉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内,一处以陶塑装饰的墙面,其中融入许多石湾窑的经典作品,既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

至道光年间,佛山共有佛庵28所,以塔坡寺、仁寿寺、德寿寺和三元寺“四大丛林”为首,大小寺庵林立,星布于不足20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可谓“家家如来佛,人人观世音”,时人称之为“禅城”和“佛地”。佛山这个地名也更加名副其实

「佛与商:神多以生财

在古塔坡寺藏身的小巷里,批八字、卖祭祀用品的铺子外,可以看到一幅红色的店招,上面用金黄的丝线绣了个大大的“神”字,底下是两排清晰的小字:神通广大,有求必应。塔坡寺里既供佛又供“塔坡公”,这塔坡公其实是位神仙。
据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六月初六,普君神诞,凡列肆于普君墟者以次率钱演剧,几一月乃毕。”这里说的普君神诞也叫“塔坡诞”,每逢这个节庆,附近几条街都装饰成了花街,贺诞活动最长的延续整个月,可见其盛况。如今的佛山,也恢复了这项民俗庆典,塔坡诞最隆重的活动是“祭水”。主持塔坡诞的人在喊过“起水”号后,会用传统的木桶打起塔坡古井里的水,倒入古时传水专用的铜磬中,再汇入一只巨大的铜鼎,供众人沐手祈福,所谓“洗过塔坡水,顺风又顺水”。
 这尊慈祥的塔坡公被供奉在塔坡寺内。每年农历六月六,当地都要举办“塔坡(公)诞”,以思佛山之源。
对佛教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三宝——“佛、法、僧”,追求的是参悟佛学真谛,也重视清修。清修最喜佳山水,佛山虽然山水上佳,但其地理环境却又有特殊之处。

佛山位于西江和北江交汇之地,上溯浈水,可抵达陕西、湖南、湖北以及长江下游一带以至北京;西接肇庆、梧州,可通川桂云贵;下连顺德、新会通江门、澳门,东达番禺、东莞,又有汾江、东平河直通广州……八方通衢之地,自古便有浓厚的商贸意识。自宋代起,受海洋贸易的影响,佛山开始向商业社会转变,出现最早的墟市,塔坡冈一带也因塔坡寺香火旺盛之故,曾经形成商业交易中心——塔坡墟。至今塔坡社区一带的街道,仍保留着京果街、蓑衣街、线香街、卖箩巷等地名,足见当时佛山行业化和商业化的程度。明天启年间重建塔坡寺时,也是考虑塔坡墟影响佛门清修,才“迁地为良”。

 佛山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神”字店招,那是卖香火供品的小店,满足日常敬神的需要,这也是一大特色。

在佛山老城心脏地带,一条串联众多历史建筑、特色街区和民俗印记的“岭南文脉轴线”清晰可见在这条文脉轴线上,汇聚了祖庙、国公古庙、塔坡佛山初地、琼花会馆、鸿胜馆、梁园等节点,串珠成链地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包含武术、粤剧、园林、信仰、初地、铸造、民俗、祠堂等佛山丰富本土文化的历史画卷。

岭南文脉轴线以汾江河为始,东平河为终。千百年来,这两大母亲河共同编织出滋养生命的水网,构建起本地人深厚的情感联结与文化认同两河汇一水,情意紧相连。凝聚佛山精华的禅城文脉,其实早已突破空间限制,融入每一个佛山人心底柔软的地方。

 佛山三水区的胥江祖庙,由北座观音庙(释)、中座武当行宫(道)以及南座文昌宫(儒)三座建筑合体,共同描摹着佛山人的精神世界。供图/东方IC

塔坡寺迁走了,更加贴近红尘烟火的东岳庙来了。这还不是全部,外乡外省商贾纷纷前来佛山开店经商,江面之上货船往来络绎不绝,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行业和商会,也形成了各种行业神和信仰神的崇拜北帝盘古天后城隍财神火神,甚至耶稣基督,不一而足。每逢各种神诞之时,均有对应的赛神祭祀活动,在虔诚求神、娱神娱人的同时,也抓紧一切机会进行买卖交易。

禅城区金鱼街通济广场矗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现代雕塑——大棵生菜。生菜雕塑取材自佛山地区每年正月十六的“行通济”。每年正月十六正式开工开业之前,都会扶老携幼走一遍通济桥,俗语说“行通济,无闭翳”。行通济的时候,人们会购买一包两棵生菜,或敬神佛,或带回家祈福。向一棵生菜祈福,佛山的信仰之多元,可谓空前绝后。

 佛山市禅城区通济广场的生菜雕塑。 在当地,生菜寓意“生财”。图源网络

就像塔坡寺三佛与塔坡公和谐共处一样,佛山的佛教也很自然地接纳了其他宗教,从未产生过任何宗教冲突。佛山是广东著名的商埠,至今仍是最富庶的城市,众神云集于此,护佑和见证着这一处人间烟火。
祖庙的碑刻长廊里,存有《重修佛山塔坡古庙碑记》,诉说了三尊铜佛显灵的圣迹。一位老人牵着小孙子,用手点着上面的文字,娓娓讲述,小孙子脑袋一点一点,听得懵懵懂懂,最后总结性地问了一句:“爷爷,我们佛山是不是很威水(威风)呀?”“当然威啦!我们佛山人都好威的!”祖孙关于佛山之“佛”的对话,其实与宗教无关,那是历史已经渗透进佛山人的血脉。

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

2017年12月,佛山市委召开“佛山建设博物馆之城重点工作推进会”,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此后,推动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期间,佛山市博物馆始终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一边筹建新馆,一边举办专题讲座、精品展览、非遗展演等,整合全市文博、非遗资源

 即将开放的佛山市博物馆新馆。供图 / 佛山市博物馆
如今,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实现品质更新和集聚发展,佛山文博资源优势得以不断提升。市祖庙博物馆、南海区博物馆、顺德区博物馆等3馆,被定级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截至2024年4月佛山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馆类157家,美术馆类99家,共256家。其中,全市备案博物馆达30家,居全省第三。

一城藏百馆,博物知佛山。

如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无一不在向世人彰显着佛山这座城市的气质与品格,描摹着佛山的城市文化形象。


部分图文来源:中华遗产2018年10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