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复盘(2):2024济南一模“假林线”,回扣教材,拓展延伸

 常在巅峰 2024-04-12 发布于山东
气候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2200—3600m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但有调查发现,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顶部位也出现了林线景观,因其成因与气候林线不同,称之为假林线。我国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林线海拔介于700-1200m,呈现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8. 假林线所在山地山顶部位的自然环境是(   
A. 植被低矮,草类少       
B. 山顶风大,云雾多       
C. 土壤贫瘠,多冻土       
D. 气候干燥,蒸发强
9. 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的林线比气候林线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A. 纬度低       B. 距海近       C. 海拔低       D. 相对高差小
10. M自然保护区南北坡在林线高度上存在差异,与之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大气降水       C. 土壤水分       D. 日照时数
邓老师解析:
  本题组以广东M自然保护区的林线为例,创设真实的学术情景,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必备知识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对应课表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回扣教材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四部分“地方性分异规律”
  教材中的地形、岩石风化物、落叶阔叶林、高而陡、耐旱的针叶林和灌木等,描述的情形和题干类似,对于部分同学来说,题干的第一个句号“气候林线”读不懂,理解不了,基本上就不用做题了。
  (1)题干的意思是本应在海拔2200—3600m消失的森林在亚热带东段山地2000m以下的山顶部位也消失了,关键词是“山顶”,山顶的环境恶劣,不适合高大森林的生长,出现了灌木和草本植被,可推测山顶处风大, 云雾多,土层薄,土壤贫瘠。选B,参考论文:《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时空变化特征

广东高障顶“假林线”,海拔1260m
(2)“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 2200-3600m 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而我国广东 M 自然保护区内山地林线海拔却介于 700-1200m,说明该山地的海拔低,达不到气候林线发育的海拔高度。选C。
  (3)我国亚热带地区假林线的分布,南坡比北坡要低的多,南坡迎风坡的云雾和降雨带来的低温会导致树线分布海拔较低,北坡阴坡土壤蒸发慢,水土保持好,植被恢复速度快,题目中日照时数下降,林线下降,正相关。

个人感觉,假林线这组题目适合出大题,在南北坡的对比上进行设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