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子菜

 一帆csp 2024-04-12 发布于广东

近来出门有点多,清明假期跑了一趟广西的北海。
去广西的北海是我很久的梦想,北海最早在我心目中就是那长长的海岸线,还有银滩、涠洲岛、海鲜,以及它的海滨风情。这两年,对我吸引力最大的却是红树林,在我对红树林不断了解的时候,北海的山口红树林以及金海湾红树林成了我的旅途目标。
我终于来了,去了山口红树林以及金海湾红树林,其他的就算是额外的收获了。大家跟我说,不去涠洲岛,就等于没去过北海,我也就从了,除了留意海岛的风光,更关注海岛植物,比如孪花菊、露兜树、仙人掌,还有大片大片的白子菜。

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算是我的新知了,对菊科植物也有“踩死”想法的我,不妨了解下,顺便留下这次涠洲岛的记忆。

白子菜,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白冬枫、东方茶、厚面皮、白根菜、白花菜等多种别名,它在民间还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做“白背土三七”。
白子菜的学名是Gynura divaricata (Linn.) DC.,其属名Gynura由希腊文的gyne(妇人)+oura(尾),指花柱长而粗糙呈尾状,种加词 divaricata 意为“极叉开的”,说的是它的花序。
它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坡和田边潮湿处,产我国的广东(广州、南海)、海南(澄迈、崖县、万宁、保亭、琼中、琼山等)、香港、云南(景东、红河、绿春)。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模式采自广州。

白子菜并不是我的菜,跟它纯属偶遇,它是“专家们”要踩死的菊科植物,我不能,因为我不是专家。
清明的确是为了北海的红树林而去的,去了北海才知道,除了红树林,真的找不到我要关注的植物,因为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气候,它跟我生活的珠海简直一模一样,城市的植物相当,就算它们的园博园,我也找不到关注的点。
有人提醒我,到了北海,必须要去趟涠洲岛,那也是北海最吸引人的旅游地,好吧,我也去了,不过我只是去一天,除了凑个热闹外,我还真的想看看这个火山爆发形成的岛屿有没值得我关注的植物。
关于涠洲岛,借助别人的文字了解下:
在北部湾海域东北部,有一座岛屿,它的名字最早记载于晋朝刘欣期的《交州记》:“合浦十八里有围洲,周围一百里。其地产珠。”合浦即今北海市合浦县,而“围洲”则指“被水包围的陆地”,也就是涠洲岛。
作为中国最大、最年轻的一座火山岛,涠洲岛上 95%以上的地层由火山岩组成。涠洲岛是北部湾最大的岛屿,地处琼北火山带。
距今200万~100万年前,涠洲岛所在的地区为浅海,海底火山爆发,涌出的岩浆顺着海底肆意奔流,在火山口周边冷却、凝固,形成火山锥,高出海面,涠洲岛因此形成。多期火山活动仍在持续,岩浆一次次喷涌,覆盖地面,灼烧、挤压坚硬的岩石,最终形成如今可见的各种奇诡的地貌景观,刻画出奇妙的纹路。涠洲岛的南湾曾经是个火山口,形成于7000多年前涠洲岛上最后一次火山喷发。漫步涠洲岛西南岸线,脚踩在大片赤红色的岩石之上,恍然间似乎看到了千万年前炽热的岩浆在此沸腾的壮观画面。

问题来了,到了岛上,我有收获么?有,并不大。
因为涠洲岛属于旅游区,岛上的每块地,每个景都是为了旅游,岛上的绿化都是人工的,跟我们城市绿化差不多,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只有在天然的海边,能发现植物的特异。
首先,我被这里的仙人掌迷住了,到处都是野生的仙人掌,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随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它们坚强的身姿,让我感动了,站在海边上,面对它们,我忍不住唱起那首歌,《外婆的澎湖湾》:“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还有一位老船长……”。
在五彩滩,我还见到了很多的露兜树,大丛大丛地长在悬崖边,它们是这样介绍露兜树的:露兜,别名“假菠萝”,生有与红树一样的支柱根,叶子呈带状,两边和背面中脉上都生有尖锐的锯齿。露兜树果大,单生,熟时黄红色,由50-70或更多的倒圆锥形、稍有棱角、肉质的小核果集合成复果,长达20cm,形似“菠萝”,故又称“假菠萝”。露兜树的源头可追溯至冰河时期,是植物的活化石。后来看到岛上不少卖露兜树的果实,五元一个,这算是他们的特产了。

还有我刚刚定位为“滨海植物”的孪花菊,也是在五彩滩,长成了瀑布,枝条从悬崖上悬挂下来,非常的壮观,还好,我不久前才记录过它,跟它还热乎着,对它在这里的分布也不感到奇怪了,只是坐实了它的滨海植物的身份。

▼跟仙人掌长在一起的白子菜。

▼ 一看就一幅菜样子。

除此之外,白子菜算是意外的收获了。那是在涠洲岛最出名的景点——鳄鱼山火山地质公园,发现它的。
开始看见它时并不多,零星地长到仙人掌中间,只是因为它的长长花序从绿叶中冒出来,开了黄色的小花,一下子就能看出它的菊科植物身份,后来越来越多,我好几块地方,开成了花海,我这才下决心去了解它。

咋看,就像是熟悉的红凤菜,而到了眼前,我翻了一下它的叶片,并看不到红凤菜特有的紫色叶背,我也就当它是白凤菜了,虽然我并没有吃过,只是城市里偶尔有人种它当蔬菜。后来我还是想对于菊科植物由不得我的武断,就把照片发给菊科专家的陈又生老师,他很肯定跟我说,那是白子菜,跟白凤菜与红凤菜同属于菊科的菊三七属,难怪我把它们混淆了,原来是亲姐妹呢。

既然都叫菜了,拿它一定可以吃了?必须的呀。我是没有吃过的,我只能道听途说而已。
据说白子菜的营养成分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纤维素、矿物质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的绿色佳肴。
它的嫩叶是一种非常美味可口的野菜,生活中可以旺火清炒,也可以焯水凉拌,还可以做馅包饺子,另外还可以炖汤、炖鱼等均可,口感佳而且没有特殊气味,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野菜。
白子菜含有的膳食纤维,润肠通便是白子菜重要的功效之一。另外它还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退肿的功效,对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疮疡疖肿、外伤出血、水火烫伤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同时,白子菜又有降三高、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诱变、防癌、保肝利胆等多种作用,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神仙菜”,作用真的是非常多。

看到满山的白子菜,发了发了。

对了,有一点不得不提醒的是,白子菜隶属于菊科菊三七属,这个属的植物因其毒性而广为人知。

大部分属内植物都含有一种名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有害物质。这种物质会导致人体肝脏中毒,并且它不会随食物消化而排出体外,而是在体内逐渐累积。若长期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广泛的不良影响。白子菜正是含有这种物质的一种野菜,因此尽管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有点让我不太明白的是,白子菜并不算海滨植物,但是在广西为常见栽培植物,而且在ppbc的记录里,很少人在涠洲岛提到它。
我自己觉得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这里的人以前喜欢种这个菜,导致它在海边逸生,第二,也是我最不想的,我见到的白子菜,并不是白子菜,而是菊三七属的其他植物。

白子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30-60厘米,茎无毛或被柔毛,稍带紫色。

它的叶通常集生茎下部,具柄或近无柄,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15厘米,基部楔状下延成柄,或近平截或微心形,边缘具粗齿,有时提琴状裂,稀全缘,下面带紫色,侧脉3-5对,干时呈黑线,两面被柔毛;叶柄长0.5-4厘米,有柔毛;上部叶渐小,苞叶状,窄披针形或线形,羽状浅裂,无柄,稍抱茎。

▼ 叶背。

头状花序3-5排成疏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梗长1-15厘米,密被柔毛,具线形苞片;总苞钟状,长0.8-1厘米,基部有线状或丝状小苞片;总苞片11-14,窄披针形,长0.8-1厘米,背面疏被毛或近无毛;小花橙黄色,有香气,略伸出总苞;花冠长1.1-1.5厘米,顶端红色,尖。

瘦果圆柱形,褐色,被微毛;冠毛白色,绢毛状。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参考。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多少斜升,木质,干时具条棱,不分枝或有时上部有花序枝,无毛或被短柔毛,稍带紫色。叶质厚,通常集中于下部,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状狭或下延成叶柄,近截形或微心形,边缘具粗齿,有时提琴状裂,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侧脉3-5对,细脉常连结成近平行的长圆形细网,干时呈清晰的黑线,两面被短柔毛;叶柄长0.5-4厘米,有短柔毛,基部有卵形或半月形具齿的耳。上部叶渐小,苞叶状,狭披针形或线形,羽状浅裂,无柄,略抱茎。
头状花序直径1.5-2厘米,通常(2) 3-5个在茎或枝端排成疏伞房状圆锥花序,常呈叉状分枝;花序梗长1-15厘米,被密短柔毛,具1-3线形苞片。总苞钟状,长8-10毫米,宽6-8毫米,基部有数个线状或丝状小苞片;总苞片1层,11-14个,狭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顶端渐尖,呈长三角形,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脉,被疏短毛或近无毛。小花橙黄色,有香气,略伸出总苞;花冠长11-15毫米,管部细,长9-11毫米,上部扩大,裂片长圆状卵形,顶端红色,尖。花药基部钝或徽箭形;花柱分枝细,有锥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约5毫米,褐色,具10条肋,被微毛;冠毛白色,绢毛状,长10-12毫米。花果期8-10月。

中文正名 白子菜

拉丁学名 Gynura divaricata (Linn.) DC.,

别名              白冬枫、东方茶、厚面皮、白根菜、白花菜、白背土三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纲

科   菊目菊科

属   菊三七属

种   白子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