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中的市场有多繁荣?书中也有国际贸易?

 博士论西游 2024-04-13 发布于河南

(博士论西游第九四九讲,选自《〈西游记〉与中国古代社会》(136)第三章――生活篇之“高度繁荣的城市经济”)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西游记》中多次提到的“六街三市”,最早指的是隋唐长安城中的六条街道,以及早晨、中午、傍晚三时进行市场交易之所,后来泛指都市繁华之地。另外,该词也反映了唐代在城市管理中所实施的“坊市”制度。
尽管“坊市”制度实现了对城市的有效管理,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所实施的“宵禁”和坊内不许经商的规定,却对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形成了制约,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坊市”制度被逐渐突破,并在北宋神宗年间彻底消失。
随着坊市制度的打破和消失,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在《西游记》中有充分的反映。
唐僧师徒来到朱紫国,住进官方接待过往客人的“会同馆”,唐僧到朝廷去倒换关文,留下三个徒弟在馆中准备斋饭。因馆内管事只给他们提供了米面蔬菜,未提供油盐酱醋等调料,这些东西只能上街采买。
悟空让八戒去购买调料,八戒却躲懒拒绝。悟空便问八戒,“你只知闹市丛中,你可曾看见那市上卖的是甚么东西?”八戒回答,“师父只教我低着头,莫撞祸,实是不曾看见。”
悟空便编了一通瞎话,“酒店、米铺、磨坊,并绫罗杂货不消说,着然又好茶房、面店,大烧饼、大馍馍,饭店又有好汤饭,好椒料、好蔬菜,与那异品的糖糕、蒸酥、点心、卷子、油食、蜜食,无数好东西,我去买些儿请你如何?”
悟空说的完全是假的吗?当然不是!
首先,八戒已经相信,甚至都流出了口水,试想,悟空此话若没有一点依据,八戒根本不会相信,肯定在其他地方见过这样繁华的景象,他才会相信街上真有这么多“好东西”;
其次,会同馆内官员对悟空此言也未提出异议,并且还告诉悟空和八戒,若是要买“调和”,“这条街往西去,转过拐角鼓楼,那郑家杂货店,凭你买多少,油盐酱醋、姜椒茶叶俱全。”这就说明,街面上的货物相当丰富,仅一家杂货店,就能提供所有调料;
再次,悟空和八戒上街之后,走过“几处茶房,几家饭店”,又说明街上店铺数量极多,让人目不暇接!
以上这些情节说明,经过宋、元两代的逐步发展,在《西游记》成书的明代,城市的商业经营已经十分繁荣,而关于明代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则对此进行了生动描绘。
该图卷是由明代画家仇英绘制,描绘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陪都南京城市商业兴盛的场面,简称《南都繁会图》,被人们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
展开《南都繁会图卷》,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近郊的农民正在担水、施肥。刚刚接近城市,就有高挂着“牛行”、“猪行”、“羊行”、“鸡鸭行”等幌子招牌的茅屋出现,浓浓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临城近处,则是“义兴油坊”和“专染纱罗”等几家手工作坊。
画面进入城区,繁荣的商业市场马上展现在眼前,店铺栉比,街巷纵横,行人车马,肩摩毂击,繁华程度远超《西游记》中朱紫国的街市,仅店铺招牌就多达109个,手工作坊、绸布、粮油、杂货、糕点、茶社、酒楼等各种商店应有尽有,钱庄、当铺等金融服务业也多次出现。
《图卷》中不仅有上述经营本土商品的店铺,也有很多经营海外进口商品的店铺,它们悬挂着冲天招牌“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而关于中国古代商品进出口贸易,《西游记》作者在书中也进行了反映:
悟空与八戒救下陈家庄献祭的童男童女后,通天河中妖怪金鱼精使法让河面结冰,师徒四人与被解救的童男童女的父亲陈氏兄弟一起来到河边,发现有人在冰封的河面上往来行走,对于这一现象。
陈氏兄弟进行了解释,“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些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飘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