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桦褐孔菌】什么是桦褐孔菌?它究竟有多神奇?

 吉祥勇士 2024-04-13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桦褐孔菌

图片

形态特征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核呈现瘤状(不育性的块状物),外表黑灰,有不规则沟痕,内部黄色,无柄,直径25-40cm,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时脆,可育部分厚5mm,皮壳状薄,暗褐色;菌管3-10mm,脆、通常菌管的前端开裂,菌孔每mm6-8个,圆形,浅白色,后变暗褐色;菌肉木柱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纹,鲜(明亮)淡黄褐色。孢子 阔椭圆状至卵状,光滑,9-10μm×5.5-6.5μm,有刚毛。

生长环境

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

虽然日本和朝鲜半岛以及北美、北欧地区有白桦茸,但是顶级白桦茸的产地只有俄罗斯远东原始森林一处。

因为俄罗斯远东地处中高纬度,气候比较寒冷,北半球的两大'寒极'(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均位于此。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0℃。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70℃。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顶级白桦茸的要求如下:

1,北纬45°以上,生长期不低于15年(生长期越长,积累的有效成份越丰富);

2,厚度不少于10厘米;

3,chromogen不低于10%;

4,水分含量低于14%;

5,干燥温度不超过60℃;

6,生长环境在-45℃以下

符合顶级白桦茸要求的只有产自俄罗斯远东寒冷环境中的白桦茸,贝加尔湖水质清澈,原始森林纯净无污染,野生白桦茸生长期均在15年以上,比温带(比如中国东北、日本北海道以及朝鲜等地)地区的白桦茸要颜色更深沉、表层更硬实、肉更润滑,更关键的一点是俄罗斯远东白桦茸生长极其缓慢,而温带的白桦茸几年内急速变大,因此功效远远不如俄罗斯远东产白桦茸。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芬兰、波兰、日本北海道等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和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一带。

主要成分

图片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有多糖、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

、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

桦褐孔菌含有大量的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复活免疫作用的植物纤维类多糖体。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在胃肠内防止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并促进排泄。

据说俄罗斯桦褐孔菌的顶级提取物对糖尿病治愈率达93%。

作用

图片

桦褐孔菌是前苏联各共和国、波兰、日本等国的民间常用药物,人们已从菌核和菌丝中提取到一种糖蛋白(FIS-1)和一种水溶性多糖(F1),发现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尤其是水溶性多糖(F1),一次性给药50mg/kg体重,3小时后,高血糖鼠的血糖含量下降近一半,且可维持48小时之久;桦褐孔菌,又称血液血管的清洁剂,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显著。相关文献载:俄罗斯堪索莫乐斯基制药公司生产的桦褐孔菌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达93%,桦褐芝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科研和临床。桦褐孔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是一种生于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其子实体呈现类似于碳的黑色块状形态。当桦褐孔菌10~15年后起药效时,它能吸干桦木的精髓,使树木枯死。桦褐孔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加拿大东部地区、北欧、中国黑龙江、中国海南、日本(北海道),滋生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

白桦茸属'上药',可治'未病之病',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糖、使血压趋于正常,提高免疫力,预防及辅助治疗肿瘤,增进食欲,安神镇静,润肠通便,消除疲劳等,所以白桦茸可以消灭亚健康。

两千多年来,野生白桦茸只生长在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深处,不能人工栽培,非常稀少。古时只有帝王、将相方能享用,被视为吉兆、祥瑞、长生不老的神物。所以广大百姓对白桦茸神奇作用的了解很少。

功能

a. 治疗糖尿病。俄罗斯Komsomlshi制药公司桦褐孔菌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为93%。

b.抗癌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乳腺癌、胃癌、耳下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霍金斯淋巴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增强免疫能力,促进健康。并且用于配合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增强病人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c.防治艾滋病。对艾滋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d.抗衰老。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代数,增进细胞寿命,促进代谢,因而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长期服用可延年益寿。

e.有效抑制传染性病毒。可预防感冒。

f.防止高血压。据报道桦褐孔菌不仅是一种补药,而且是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解剂。

g.改善并预防过敏性皮质。

h.对肝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对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有治疗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