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寸之间

 生命的探讨 2024-04-13 发布于贵州

作为一个搞自然科学研究的理科男,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大多停留在休闲时间寻找一些消遣,或者收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倒是对一些与自然所研究领域多少有些关联的作品,不管文学水平高低,反而存在着兴趣。或许是带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许是想要寻找些“蛛丝马迹”。所以,当朋友向我推荐《生态兴 文明兴 贵州世居民族生态智慧》这本书时,我充满了兴趣。因为之前也弄过《物种100 贵州智慧》《水墨黔乡 66个贵州生态地标》之类的“解读智慧”的东西。

不读不要紧,一读为之一振。本以为也是本辞典式的生态智慧读本,没想到却是妥妥的文学!用一种近于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将那些生态智慧潜匿于中,让读者自己去“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经意间,最后又归为一股。也许这正是本书设计者的本意,不要说教,不要道德绑架,用一种纯净的心灵去体会,实现一种自然而然的升华。

贵州是一个特殊的区域,西高东低,峰丛林立,使得冷气流从上面下来要加速,暖气流从下面上去被抬升。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印度洋暖湿气流在贵州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而在春、秋、冬季节,南下的冷空气受到西部高原的阻挡,在贵州上空形成准静止锋,展开拉锯战,结果是连续性多云或降水天气。于是有了“天无三日晴”的称谓。大斜坡上的四山八水将地表切割得零零碎碎,山地和丘陵占据了国土的92.5%,加上喀斯特地貌点了国土面积的73%,地上地下两套生态系统将贵州鼓捣得神神秘秘。但就因为起起伏伏的山使得贵州被定义为“地无三里平”。

贵州不连边不临海,山林茂密,在先秦时期只不过是夜郎、且兰等蛮夷小国所在地,居住的百濮人刀耕火种,狩猎耘田,自在轻松。随着历史的变迁,部落小国归于大统,氐羌、苗、瑶、百越等族人先后从东、南、西几面向贵州迁徙,并与当地的土著文化交融。特别是汉武帝的“募豪民,田南夷”之举,以及明初的屯堡、清初的戍边,以及历代官府安置贬谪官吏和充军罪犯,使得贵州的民族构成极为复杂。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虽然这些民族没有极严格的分布地,但仍然形成相对聚居状态,如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黔西北和黔东北;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黔中;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东;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和黔北;彝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和黔西南;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黔北、黔西北和黔中;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回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黔西南和黔中;白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瑶族和壮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

喀斯特地貌漏水漏肥,在地理条件先天缺陷的情况下,各民族群众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经环境条件与传统方式博弈,形成了具有贵州印迹的独特生态文化,尽管之前被称为“人无三分银”,但却养活了近4000万各族人民。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善于应变的力量。

如今贵州世居民族的生态文化虽然各有差别,但仍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保护上。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生态智慧,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苗族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自然朴素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发展观等方面。他们敬畏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人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苗族文化中,蜡染、刺绣、银饰等传统手工艺都充分体现了对自然景物和抽象事物的赞美和尊重。形成了“兄弟如山相依,人与山水相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共生关系。

布依族的生态智慧则主要体现在对土地、水源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上。每出生一个孩子就种一棵树,死后在其坟上再种一棵树,并且有神树和神林崇拜,不但不能砍伐神树,甚至不能在神林地区嬉戏打闹。

侗族的生态智慧表现在对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认识上。他们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如修建风雨桥、鼓楼等建筑时,都会考虑到水流的引导和利用。通过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家族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上。人们通过实行轮作、施肥、灌溉等方法,保持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认为山林是土地的保护神,禁止乱挖乱伐山林。

水族人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海之滨,他们的生态智慧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上。注重修建水塘、水井等设施来储存和利用水资源,禁止在河流中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体现了对水资源的珍视和保护。

……

这些贵州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和传统文化,在《生态兴 文明兴 贵州世居民族生态智慧》这本书中你会有更深的认识,而且是与众不同的感觉。也许是从一段歌、一句笑骂,或者一个动作中渗透出来,也许是从整个故事的旁观中感悟出来。这,也许正是文学作品的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