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图心得(三):政治宣传画能成为命题的史料吗?

 依然叶 2024-04-14 发布于江苏

政治宣传画能成为历史科的命题史料吗?2016年我就思考过这个问题:

图片

8年过去了,我的想法没有改变:第一,根据泛史料观,任何保留着历史信息的物件都是史料,政治宣传画保留了大量历史信息,当然也是史料;第二,只要是史料,都可以成为命题的素材,政治宣传画也不例外;第三,运用政治画命制的题目是不是好题目,取决于如何看待和运用政治宣传画这种史料。

近日读完了《不爱红装爱武装:新中国女民兵宣传画与政治认同》(王海洲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2月版)一书,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图片

这本书把宣传画的研究范围限定在“新中国女民兵”,但得出的结论却是所有宣传画共有的。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是——宣传画并不能够反映具体的历史史实,但可以反映人们政治思想观念的变迁。换言之,政治宣传画的图像并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场景,但可以反映当时人们对某种政治愿景的想象和期盼。简言之,对政治宣传画的正确解读只能作价值判断,不能作事实判断

近年来,政治宣传画进入高考试题的为数不少。明白宣传画的史料特点后,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排除很多干扰项——所有作事实判断的表述皆为错项。如下面的题目:

图片

本题中,“宣传方针政策”“表达诉求”和“倡导社会风尚”都属于价值判断,即表明了画家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或者说明了该画作的政治价值。因此,A、B、C三项都有可能是正确的选项。但“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就属于事实判断,根据“宣传画不能作事实判断”的解读原则,D项就可以认定为错项,应该排除掉。

根据这一解题原理,很多题目都可以轻松破解。如下例:

图片

在本题中,A、B、D三个选择项都属于事实判断,工业化生产到底开展了没有?向共产主义过渡成功了没有?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了没有?宣传画本身并不能够证实。C项“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属于政治愿望,它不强调是否已经实现,只强调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这种表述符合政治宣传画的本质特征,所以是正确的选项。

再如下面的例子:

图片

本题中,A、B、D都属于对已经事实判断,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只有C项是价值判断,表达了“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的美好愿望。所以C项正确。

如果不遵循了“宣传画不能作事实判断”的解读原则,有些题目就不好判断。如下例:

图片

本题中的4个选项皆为事实判断,严格说来都不成立。据说正确的答案是B项,但我认为该图无从证明“女性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只能证明绘画者希望“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政治宣传画的解读思路同样适用于日常教学。政治宣传画具有存世数量大、画面大气、色彩浓烈、主题鲜明等特点,不少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都喜欢使用。我们利用宣传画说明当时的政治追求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利用它来证明当时业已实现的事实,通常就不成立。大多数情况下,宣传画所传递的内容往往是当时还没能实现的事实,如果已经实现了,也就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宣传动员了。对此,《不爱红装爱武装》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下面的一段:

新的国家政权通常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形象和现实之间存在着的不容忽视的尖锐分歧”。政治宣传画的“亲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消解这种分歧。就在中国政治宣传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而言,前者展现出了真实的实践,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日常政治生活的“可及性”;后者则展现出了一种想象的真实,让受众“信以为真”。(第20—21页)

这段话的意思是,政治宣传画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它呈现的事物在现实中确实是有可能出现的,绝不会像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那样弄出个袒胸露背的裸女冲上街头,但同时它又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它所描绘的场景想象的成分居多,如果把它视为历史的真实就会出现严重的认知偏差。

图片

如下面这道题目,宣传画中的人、事、物在实现中都会存在,但如此集中地呈现出来恐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可以论述当时人们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要论述当时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就非常困难。作为真正的历史画作,首先要确定的是时空定位。该画的时间是明确了——1952年,但空间完全不知道——这个“工人新村”到底在哪里呢?连地点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论述这样的事情真正发生过呢?

图片

政治宣传画最大的价值在于研究观念史、概念史和政治思想史。政治宣传画的画面内容本身并不能实证历史,但政治宣传画这一媒介却反映出许多历史信息。例如,为什么建国后政治宣传画海量涌现?这跟当时中国的文盲率奇高有密切关系——不认字的人也能够看懂宣传画,有利于政策方针的传播;同时也跟当时社会生活中浓厚的政治氛围相关——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后,宣传画这一画种就迅速地走向式微了。

我们解读一幅政治宣传画,重心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而在于画作所传递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包括时间的观念、空间的观念、性别的观念等等。

下面一道题目中的宣传画核心反映的就是时间观念的改变。根据“宣传画不能作事实判断”的解读原则,“③”的表述是错的,因此包含“③”的选项皆为错项,正确的选项为A项:

图片

这幅画解读的要点在于题干所说的这是一幅年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几千年的年画发展中,新中国的年画第一次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和面貌,其本质在于向民众宣告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不爱红装爱武装》在“国家时间的新标准”一章中有如下论述:

为了让民众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国家生命周期,新中国成立后立刻启动的新年画运动,通过鼓励在年画创作中广泛运用各种与社会主义革命相关的新元素,赋予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历新年以新的意义。……这场运动的直接后果是,促使那些有旧社会记忆的观众以新的计数法来计算自己增长的年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命周期虽然在生理意义上还在正常延续,但在社会意义上已然发生剧变。(第188—189页)

因此,尽管本题的①②④三项都成立,但更加精准的表述是——该画的“新”表现在传递了中国社会进入全新时期的思想观念。

下面一道题目中的宣传画重点突出的是空间的定位。如题干所说的那样:“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笑逐颜开的苏军战士站在勃兰登堡门前,象征着战胜德国法西斯。图中的苏军士兵是一个虚拟人物,代表着所有苏军战士。图中的场景也并非真实的战斗场景,飘扬的红旗渲染着取胜后的喜悦情绪。突出典型的政治建筑物是宣传画常用的表现方式。因此,这种的政治宣传画的意义只在于传递政治观念,而非表现历史的真实。这道题命得不算太成功。去掉这幅宣传画,去掉“下列项中”前面的那段话,本题依然成立。该画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

图片

下面一道题目中的宣传画重点突出的是性别的定位。图画首先突出的是男女平等的观念——男性和女性都是积极参与生产建设的劳动者,其次是反映女性择偶观念的变化——认可劳动能手。画中的场景是否真实存在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传递出新的思想观念,选择D项是最合适的:

图片

《不爱红装爱武装》一书极大地打开了我的思路。研究政治宣传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政治宣传画中的人物是单个出现的还是集体出现的?女性是短发多还是扎辫子多?女性的服饰有何变化?男性与女性是如何分工合作的?不同人物的站位是如何分布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非常的政治内涵。因此,研究政治思想史、政治观念史,宣传画是难得的史料。只可惜,政治思想史和观念史并非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我们不宜对中学生要求过高,而意图把政治宣传画用于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判断,其实是有点力不从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