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第二故乡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4-14 发布于上海

作者:任佳

它位于中国版图中部,黄河中游,但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西北地区;它东西较窄、南北狭长、东南角突出、西线中部凹陷的形状,与英国地图轮廓堪称“孪生兄弟”;它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曾有14个政权在此建都,它简称为“陕”或“秦”,这就是所谓的陕西。

这里,是陕西的“东大门”,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这里,仓颉创造了汉字,杜康酿造出美酒,司马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里,是我寒窗苦读跳进龙门的地方,亦是我一待就待了19年、踏入社会的地方,这就是陕西渭南,我的第二故乡。

这里,是放飞自我的地方,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它拥有着我最好的青春年华;这里,是情窦初开的地方,是怀着各种好奇心勇往直前的地方,它拥有着我最丰富的人生经历;这里,是伤我最深又不断给我疗伤的地方,是多少次梦里哭醒却又舍不得离开的地方……它拥有着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和希冀,就像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一般,不知是束缚还是责任。

终归,我还是选择留下,因为这里的“美”可以治愈一切“痛”的经历。

在这里,我选择了喜欢的工作,有幸领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巍巍华山;畅游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合阳处女泉;瞻仰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撰写者司马迁的墓和祠……

在这里,没有什么伤痛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一大早,人们要么来一碗驱寒一绝、香气四溢的豆腐泡,要么来一碗肉烂汤清、肥而不腻的水盆羊肉;要么咬一口层次丰富、酥脆掉渣的潼关肉夹馍;要么品一品外焦内软、油香不腻的富平太后饼;要么吃上一口中国最早的泡面——踅面;要么吸溜一碗酸辣咸香薄如纸的炉齿面……在满足味蕾的同时,我还可以尽情地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

当品尝到渭南有名的水晶饼时,我会想起“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的宋相寇准;当拿起一个又红又大的白水苹果时,我会想起仓颉造字以及雷公造碗的传说故事……

又是一个19年!回头想想,19岁时,我第一次离开家乡陕西铜川来到这里。转眼间,我在这里一待又是19年。从学校迈入社会,从记者走到编辑,这里倾注了太多的感情,有着太多的酸甜苦辣……我了解这里,甚于我的第一故乡。我爱它,因为它与第一故乡同等重要。

第一故乡铜川就像我的父母一样生我养我;而第二故乡渭南就像老师一样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在这里,我认识了47年如一日、将全部精力奉献给基层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刘永生;见到了孤身一人与大山相伴、陪留守儿童一起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的詹小翠;采访报道了很多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渭南人……他们平凡而不凡,他们“择一事,终一生”,他们像旗帜、像灯塔,鼓舞人心、指引方向;他们是标杆、是榜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渭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