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这是怎么回事?“怕”的是啥?有什么预兆?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4-14


----------------------------------------

农村老人言: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这背后隐藏了什么预兆?

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的日子里,农民们种地靠的基本上都是农村老谚语,用多年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判断天气,及时做好耕种和收割等准备。

而农村老话儿说:“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这三月和四月都怕什么呢?相信您和我一样一头雾水,接下来,咱们就分析下老话说的“怕”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Image

在南方,农历三月,正值春季向夏季过渡的时节,三月的油菜花基本上就可以收了,气温也会逐渐升高,雨水也开始增多。

这一时期,田野里的作物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期,急需雨水的滋润。而农历四月,则是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此时若遭遇不利天气,很容易影响作物的收成。

Image

“三月怕初七”,其实三月怕的是三个含“七”的日子:农历三月的第七天、第十七天和第二十七天。

因为这三个“七”的晴雨都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走势。农民们最担心的是干旱因为此时正值作物抽穗、授粉的关键期,如果缺乏雨水,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进而影响产量。

因此,农民们希望在这三天里能够有充足的雨水,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七”有变更的含义,所以三月农民怕天气的反复。

Image

《开元占经》中说:三月七日,当雨不雨,谷贵。
就是说三月的七日,要有雨水降临才会有好的收成。但是雨水也要适度。古人云“春雨贵如油”,如果真就下一点点,也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下的太多,涝了也不行,适度的才是农民们最需要的。

Image

而今年立夏是在农历的三月二十七,老话也曾说“立夏不起阵,起阵好收成”,“起阵”说的就是下阵雨。

立夏如果能有雨就会预兆着今年会有好收成,如果不下就会出现长时间的干旱。

Image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无法抽穗、涨角、灌浆等,甚至还会起病虫害。因此,适度的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Image

而“四月怕初一”,则是指农历四月初一这一天。在这一天,农民们担心的还是下雨的问题。

因为此时作物已经接近成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来促进果实的成熟。如果此时下雨,不仅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还可能导致作物发生倒伏、霉变等问题,从而影响收成。

Image

东北农村有句老话儿“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初二不下就怕初三啦啦,啦啦到十五没好天”,意思就是初一阴不怕,就怕初二开始下雨,一旦月初下了雨,前半个月就很少有好天,搞不好会阴雨连绵半月余。

Image

咱们大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就像南方三四月份都开始收油菜,麦子灌浆重要期等等。黑龙江,清明过后,有的地方地还冻着呢,想铲地恐怕都铲不动呢。

Image

去年五月底,我们回老家,从南方回东北,这一路上你可以看到大地的不同变化。

山东的五月,地里的麦子已经很高了,就要变成黄色了。随着火车的前行,到了黑龙江的地界,就会发现麦子才刚刚冒头。

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些谚语都是在自己的区域内才灵验,要因地制宜才可以。

Image

——小禾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