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作展台 | 我这样学古诗(金畅VS童羿鑫)

 爱语文红泥火炉 2024-04-14 发布于江苏

我这样学古诗

    

自小,我便开始背诵古诗。

那时的我,对于那些字句间流淌的韵味,总是感到一种深深的困惑。为何这些字词看起来都认识,组合起来却显得很神秘?读起来很顺口,背起来却不易?

小学时,我和许多孩子一样,对古诗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诵。我整天捧着一本《日有所诵》,尝试将每一首诗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背后却是不求甚解。我常常会发现,“盲目”的背诵让我更加混乱,甚至串句。每当老师问我:“这首诗的意义是什么?”我总是支支吾吾,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正是年少时“盲目”的背诵,给我的视野打开了一条神秘的缝隙,使我初次领略中华文化瑰宝的机会。我喜欢古诗,渴望从中体会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渴望遨游在诗歌中精妙的字词间。在我心里,阅读古诗也渐渐由一种晦涩的难事渐渐变成一种享受的妙事。

可是,也如同诗中描写的那般“路漫漫其修远兮……”,进入初中后,古诗学习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时的古诗和文言文一起成为了初中语文学习重点之一,我逐渐发现几乎遇到的所有古诗词句我都不容易理解,特别是在考试的古诗更是从未见过,更谈不上回答情感、主旨等题目了;我不知何去何从,每次在古诗阅读的答题上都会大失水准。

一日,我在语文课上听到李老师讲古诗,提到了“积累”两个字这个词语,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

我便开始再次翻书释卷,积累点滴。不知不觉中我从古诗中仿佛读到了更多:我听到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安闲雅趣;我看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时伤怀;悟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离别愁绪。此外,我还积累了一些明、清时期的近体诗和《诗经》《汉乐府》古体诗等多种题材的诗歌,这让我对诗的演变、格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我也开始自己尝试着写一些小诗,诸多的积累拓展,让我在古诗学习中也更上了一层楼。

回首过去,我对自己的学习经历感到欣慰。虽然我曾对古诗感到困惑,但正是这些困惑,让我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理解。事实上,学习古诗的过程就像一首诗,充满了各种情感和经历;只有真正去体验、去感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古诗的美好。


我这样学古诗

童羿鑫

我涉猎过杂志的广袤,也曾亲手创办过班刊的园地然而,诗集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却是我未曾涉足的领域。因此,当我在作业栏中瞥见创作一本诗集这一任务时,我的内心如同白纸一般,茫然无措。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从恍惚中回过神来,目光停留在桌上的A4纸上,默然无语。我拼命回想上课时老师的提醒,脑海中闪过一个词——分类。然而,如何分类又让我陷入了困境。此时,夜幕已降临,我抬头望向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几乎脱口而出,却又被我咽了回去。紧接着,另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涌上心头,让我豁然开朗。我随即在纸上写下几个主题,包括羁旅、送别、边塞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选择了归隐这个立意高远的主题。

归隐,意味着摒弃尘世的纷扰,淡泊名利。有了这个主题,我很快便确定了诗集的标题——“归隐志,旨在表达志在归隐的情怀。为了美观起见,我还在封面上画了一丛竹子。竹子这个意象作为君子的象征,自然秉承着君子的品性。这丛竹子,就像诗集里的诗一样,超脱而坚韧。同时,它也象征着自然,这正是归隐的根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有了这个主题和封面设计,选择诗的内容就变得相对容易了。我选取了诸如借画眉鸟表现超脱生活的始知所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也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样展现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诗句。编诗集的过程,就像是在编织一串手链,每首诗都是一颗独具匠心的珠子,它们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要想编织出精美的手链,制作者就必须深入了解每颗珠子的工艺和特色。这也让我这个串珠子的人得以更深入地理解每一首诗在同一立意上的不同体现。

与以往直接学习古诗的方式不同,这次创作诗集更像是一次创新。我带着个人的理解,去成为每位诗人的眼睛,透过他们的心灵去剖析世间的真理。在这过程中,我看见了每个隐士心中的那份,那是一种天人合一、超脱尘俗的志向。

诗集终于完成了,但我仿佛仍沉浸在那一竹林中,屏息聆听,感受着诗的质感。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对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真的,这样学习古诗,也是回味无穷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