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范铸工艺之铸造批缝、范线、芯痕

 攒菁堂 2024-04-15 发布于甘肃

中国铜器铸造工艺大致分为四类:即模范法、失蜡法、翻砂法、锻打法。青铜时代的铸造工艺以模范法为主,辅以失蜡法和锻打法。

模范法制作的春秋提梁盉

图片

失蜡法制作的秦代青铜雁(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这批器物铸造工艺极为特殊,和中亚铜器制作的方法基本没有区别 ,与曾侯乙那批东西工艺迥异,后续会进行探讨)

图片

翻沙法制作的钱树

图片

锻打工艺制作的西周甲胄

图片

学懂弄通铜器的铸造工艺对于铜器的年代鉴别及修复有着很重要的辅助判断作用。接下来会以专题形式重点对模范法涉及的芯撑垫片、铸造批缝、范线、芯痕、浇口、冒口、铸焊卯接痕迹进行逐一讲解。

今天先分享第一个铸造痕迹:铸造批缝。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模范法。模范法,又称块范法、模铸法、范铸法,是我国传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首先以模为标准制范,再由范与芯组合成型腔,最后往型腔内倾注青液,冷却凝固而后成型。根据制范的材质不同,范铸法分为石范铸造,陶(泥)范铸造,金属范铸造。根据外范数量的不同,分为单合范,双合范,多合范。

单合范制作的青铜锛(单合范是指一面是凹槽的范,一面是平面范,并非只有一个范。分型面在平面一侧,范线和平面一侧边线重合)

图片
图片

双合范制作的青铜锛(两面均是凹槽的外范,分型面在中心,范线在中心线上)

图片
三合范制作的早商青铜爵(分型面在鋬耳中心线和流口中心线,所以范线在鋬耳中心线和流口中心线上)
图片
多合范制作的春秋青铜镈(分型面在四个扉棱中心线上,所以范线在扉棱中心线上)
图片

但无论是何种制造方法都会涉及到分范与合范,而合范就必然产生范线。当然芯与范之间也会产生线,称为芯痕,都是铸造时芯范之间的缝隙造成的,统称为披缝。

乳钉纹爵鋬耳两侧下方的披缝是芯与范形成的芯痕

图片

春秋青铜匜兽形鋬两侧下方的披缝也是芯与范形成的芯痕(部分打磨掉,在靠近兽身部位仍可见)

图片

需要提一下,有些春秋以后的附耳和鋬下是找不到芯痕的,多是分铸结果。

春秋青铜舟附耳与舟体为包裹式铸接,所以兽鋬下方找不到芯痕

图片

对于铜器鉴别而言,范线和芯痕的位置和特征非常重要,下面重点讨论一下范线和芯痕的位置和特征。

范线是分范的必然结果,所以分范必然会有范线,古人在制作铜器时会考虑诸多因素进行分范。简单列举几种

一是对于商周铜器而言,一般以足为中心分范

中商铜鼎以三足为中心三分范,范线位于三足中心线。图片

西周三分范铜鼎,以三足中心分范
图片
西周晚期六分范青铜鼎,以足和中心扉棱处分范。
图片
图片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受工艺影响,春秋以后的铜器足多分铸铸接,所以范线不贯通器物整体。
春秋青铜鼎鼎腿与鼎身分铸,鼎身二分范铸造,与鼎腿不贯通。
图片

二是铜器多在复杂的有阴槽纹饰的扉棱和兽首处分范。

西周早期青铜盉以鋬耳为中心分范,范线在兽首中心线上分范,下方两条线是芯与范形成的芯痕,不是范线

图片
西周晚期四分范的镈钟,在四个扉棱处分范,范线位于扉棱中心线上
图片
西周早期青铜尊12分范,(分为三段,每段4分范,可见扉棱不在一条线上),均以扉棱为中心分范​
图片
​这里需要提一下,某些特殊的阴槽扉棱,兽首,见不到范线,应当重点寻找分铸,卯接,插接的痕迹。
包裹式铸接的青铜舟鋬耳与舟体,鋬耳为二分法铸造,兽身中心可见范线,舟体见不到范线。
图片
春秋青铜壶铺首处上下未见范线,范线在右侧,为分铸铸接
图片
西周青铜壶兽耳与壶体为榫式焊接,上下未见范线,但耳后可见铸孔,范线位于两兽耳中线上,可参考兽首脱落后暴露的榫头
图片
图片
大洋洲出土双耳簋阴槽扉棱处未见分范,分范在十字芯撑孔中线上,扉棱是卯接,这是南方铜器的典型特征,这一点在城洋铜器群也很典型。说一下, 城洋铜器是很重要的一组铜器群,对解决南北沟通和三星堆铜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图片
城洋铜器群的卯接
图片
阜南龙虎尊虎头下方未见范线,说明尊体未在此处分范,虎头与尊体颜色不同,说明是分铸铸接。
图片
三是在商周铜器多芯撑孔处分范。芯撑和垫片作用,类似都是固定芯范防止移动 ,提高铸造成功率的。在芯撑处分范,可以使用最少的芯撑固定最稳。
大洋洲双耳簋在芯撑孔处分范
图片
晚商青铜觚在芯撑孔处分范
图片
四是方形器物一般在四边分范。这个很好理解,范线是铸造缺陷,放在四角,很容易打磨掉,不影响器物美观
西周早期铜鼎以四边分范,口沿下方可见未打磨的范线。
图片
西周晚期椭方壶以四边分范,可见打磨痕迹和范线两侧纹饰不衔接处
图片
下面讲一下铜器范线的特征,铜器范线是铸造缺陷,绝大部分都会打磨掉,但在阴槽内等打磨不到的地方仍然可见原始范线。原始范线锋利如刀,直挺犀利,由于分范原因,范线两侧纹饰不可能平稳衔接。
范线两侧纹饰不衔接
图片
西周晚期铜鼎下部范线未打磨,可见锋棱感
图片
仿品爵杯的芯痕与范线(失蜡法做的,纹饰、范线和芯痕都偏软,皮壳仿水坑蓝皮)
图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件战国的投壶,仔细看壶身有很多处纹饰衔接不平稳的小纵线。但这并不是范线,而是纹饰拼兑痕,是春秋战国单元纹饰拼兑工艺的遗留,在战国铜镜上也有体现,是鉴别战国铜镜和西汉早期铜镜的重要依据。
战国投壶的单元纹饰拼兑痕
图片
战国楚镜的底纹拼兑痕
图片
最后提醒一下,山西河南湖北部分地方已经出现范铸法做的高仿铜器,还是要综合皮壳、铸造工艺,铭文,形制等综合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