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4师覆灭后,华野六纵私自放走俩俘虏,陈毅:更大麻烦在后面

 天下小粮仓 2024-04-15 发布于福建

1947年5月29日,孟良崮战役刚刚结束不久,陈毅就在沂水县召开的华野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大动肝火,对华野六纵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私自放走两个74师的俘虏一事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批评。

陈毅当时就说,“用这么大力气抓来,为什么随便放?今天一日纵敌,将来就会累及子孙,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等着你们”。

都说以小见大,两个俘虏看似是小事,但背后却是陈毅深深的担忧,那就是把国军精锐部队的成员白白释放,无异于放虎归山。

74师覆灭后,华野六纵私自放走俩俘虏,陈毅:更大麻烦在后面

一、一个都不能放

孟良崮战役后,华东野战军共歼灭国军整编74师32767人(含国军83师的一个团),其中,毙伤13000人,俘虏19767人,基本上都是原74师的官兵。

而我们都知道,自红军时期以来,我军在对于俘虏这个问题上,基本都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即俘虏如果愿意留在人民军队里的,那么就安排其留下,若是不愿意留下的,那么就发放路费,任其归家。

但对于74师官兵,陈毅却决定破一破规矩,他特意交代,“俘虏不能自由的房,包括轻伤兵在内,一个都不能放”。

为什么不能放?自然是有原因的。

整编74师作为国军的王牌部队,其士兵不管是在装备还是在待遇上,都比国军其他部队要强的多,单说其全副美械装备,就在国军部队中首屈一指,而这就造就了74师的战力非凡。

当然,装备只是影响一支部队战力的因素之一,74师厉害就厉害在,其军官的素质相当之高。

有一份数据统计,显示74师中至少不低于60%的军官,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这些出自名校的毕业生,充斥着整个74师,从团乃至来连排,都有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存在,而他们也成为了74师的骨干力量。

并且,74师本身也十分注重吸收和培养基层军官,在1946年,74师经过整编之后,其后备军官就高达200余人,而这两百多人中,大部分也都是军校出身。

而这些人,不管是在战斗素质还是在指挥水平上,都要比非军校出身的人强上不少,

此外,在1946年的那次整编中,74师对谁能继续留在本部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根据被华野俘虏的原74师57旅169团的一个姓李的团长回忆,当时若是想继续留在74师,除了身高、体重有严格要求之外,还有至少十年以上的作战经验方可。

一个普通的士兵标准就要求如此之高,可想而知74师的干部质量要高到什么程度,这位李姓团长,自己本身就已经有不低于十年的带部队经验,但按他所说,依自己的能力,也只不过是在74师勉强充当一个连长而已。

尽管74师选拔的标准十分严苛,但待遇却极好,也很少出现上司克扣士兵财物的现象,所以就到了国军部队中仍然有大量的人愿意去,当时国军士兵就流行一句话“宁可去74师中当一个大头兵,也不像在其他部队当排长”。

高素质的干部,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造就了74师强悍的战斗力,这一点,在其与华野的李次长战斗中就显现的淋漓尽致。

从苏中到苏北,再到鲁南,以及后来的涟水,74师和华野交手了不止一两次,这期间曾让华野吃了不少苦头,也给华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以至于华野有不少军官士兵对74师都产生了阴影。

而在孟良崮上,华野又一次见识到了74师的凶悍和狡猾。

在我军与国军的其他战役中,时常会出现国军在看形势不利后成建制投降的情形,但在孟良崮,别说是旅级单位,就是74师的营级、连级部队,都没有出现成建制投降的情况,即便形势不利,74师依旧是和华野死战到底。

举个例子,在孟良崮战役中,华野九纵的76团曾奉命攻击孟良崮上一处叫做雕窝的据点,从当天拂晓开始发起进攻,足足打了一天方才堪堪拿下,结果还没一会,就遭到74师一个营的反冲锋,对方几乎是拼了命,由于火力实在是太过凶猛,导致该据点又被敌人夺走。

类似的例子,在孟良崮上比比皆是,当时为争夺一处泉眼,74师组织部队发起了20多次的冲锋,造成华野九纵73团的连排干部几乎全部阵亡。

哪怕是到了最后大局已定之际,74师的残部还差点给华野造成严重损失。

当时战斗基本结束,但打扫战场后上报过来的数字,与74师的编制严重不符,粟裕赶紧下令紧急搜山,最终在一处山坳里发现了足足7000人的74师残部,这群人在没有人组织和指挥的情况下静静躲在一起,若不是二次搜山,根本就发现不了他们。

由此可见,74师的士兵素质之高和平时的军纪之严,而一旦让这些人逃出去,那么就极有可能给华野造成严重损失,到那个时候,牺牲在孟良崮上的烈士,鲜血就白流了。

所以,如此高素质的士兵,若是放走,让其再回到国军部队,肯定是如同于放虎归山,而若是将他们改造思想后成为解放军的一员,那对于我军是有很大好处的。

因此,陈毅这才决定要“破一破”规矩,坚决不放走74师的一个俘虏。

74师覆灭后,华野六纵私自放走俩俘虏,陈毅:更大麻烦在后面

二、艰难的改造

陈毅的想法自然是好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困难,这些74师的俘虏,改造他们的过程,充满了不容易。

74师的士兵,普遍都受过正规训练,其中不乏有参军五六年、六七年的老兵,这些人作战经验丰富,同时也接受、使用过美械装备,哪怕是该师的骡马,都受过半年左右的训练。

所以,一旦能把这些战斗经验丰富、战术意识强,同时精通各种武器使用的士兵改造成功的话,那将会成为华野可靠且强大的战斗力。

但问题就在于,74师的官兵在刚被华野俘虏时,心里充满了不服气,也不愿意接受改造。

在他们看来,这次失败,主要的原因是“主帅无能,把部队置于绝地,导致无法发挥美械装备的威力”,另外,虽说我军是胜利者,但在这些人眼中,“解放军胜利在于是晚上发动的攻击,若是在白天拉开架势,那肯定会输”。

总之就是,74师的俘虏在最开始相当瞧不起华野的部队,态度上也十分的骄傲和狂妄。

当然,就战术和战斗经验来说,这些人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当时华野在经过调查访谈后,就总结出了74师官兵提出的华野部队的几个缺点:

首先,是步兵班排在进攻时队形过于密集,如果来一颗炮弹落下来,起码3个班就会受到损失。

其次,华野基层干部在指挥战斗时,指挥方式太过简单,比如前进就是高举帽子,后退则是放下帽子,这种方式完全不能适应战场上的局势的迅速变化。

还有,在战斗中不善于保护自己,有些士兵甚至把花草当做伪装绑在腰带和帽子上,而不是选择与土色一致的伪装,这样哪怕是天上的飞机都可能会看到,分分钟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除此之外,74师的俘虏还提出了华野其他的不少缺点,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74师俘虏提出的这些问题,在当时也是的的确确存在于华野,由此可见,74师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国军部队,其官兵的战斗素质是相当高的。

曾任华野政治联络部部长的吴宪曾就回忆说,“在训俘工作中,应当承认74师在战斗力上、素养上是国军最强的部队”。

正因为觉得自己不同于普通部队,让74师官兵自然就隐隐有高高在上的心理,即便是成了我军俘虏,这种心思依旧存在,而这就导致了其相当不好改造。

这还只是一方面,另一个不好改造的原因,是74师所受过的反动教育极深。

74师覆灭后,华野六纵私自放走俩俘虏,陈毅:更大麻烦在后面

由于74师的官兵长期受到国民党的教育,因此其就被国民党的“反共、反人民”思想影响极深,以至于在观念上完全接受了国民党的那一套。

在他们看来,蒋介石并不是发动内战的罪魁祸首,并且美国也是帮助中国打日本的存在,陈毅在大会上就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当时为改造俘虏思想,就给他们讲蒋介石如何卖国压迫人,美国如何侵略等。

结果,一个俘虏站起来就表示了反对,他说,“蒋介石怎么压迫人?我是山里的,如果没有蒋介石,我哪里能坐飞机到南京?还有美国提供武器个金钱打日本人,怎么说是侵略?”

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当时74师的官兵之中,毛主席就曾说过:“消灭一个肉体容易,要改造一个灵魂,就困难了!”,要想真正彻底改造这些74师的俘虏,只有先把思想扭转过来才是最紧要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改造不过来,那其他的工作想做好就无异于空谈。

而除了74师俘虏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外,当时华野部分官兵对这些俘虏的态度,也影响到了改造的进度。

前文讲到,华野曾和74师多次交手,因此双方可以说是结下了深仇大恨,华野不少官兵几乎到了对74师恨之入骨的地步。

而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就发生了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华野一部分官兵私下里杀俘泄愤的情况,而这显然就会破坏我军的俘虏政策,继而造成74师俘虏与我军产生思想上的对立,不愿意服从改造。

当时还有一个传言,说74师的师长张灵甫,其实并不是自杀的,而是重伤后在被我军抬下山的过程中,被我军的一个战士出于愤怒给一枪打死的。

传言虽说没有确凿证据,但不明真相的74师俘虏,自然就会加剧对我军的不认同。

74师覆灭后,华野六纵私自放走俩俘虏,陈毅:更大麻烦在后面

如此种种,都是影响华野对74师俘虏改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虽说华野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很多74师的俘虏,表面上是愿意接受改造,背地里却在时时刻刻准备逃走,重新回到国民党的队伍之中。

三、放虎归山成大患

曾担任过华野政治部副主任的钟期光,就在多年后回忆过,当初曾有74师的俘虏暗中策划过不止一次的暴动,其中,暴动的指挥者甚至有原74师的一名班长。

这还是在俘虏被改造数月之后出现的情况,而一个小小的班长就能号召指挥74师的俘虏暴动,可见74师上下所接受的反共思想有多深。

还有,曾在国军18军11师33团担任营长的廖明哲(后逃至台湾,担任特种作战中将司令)回忆,在1947年7月,华野大军攻打沂蒙山区时,他率部参加了这次战斗,而在与华野交手期间,一个被俘虏后加入华野的原74师士兵,看到廖明哲带的国军队伍,当即从战壕里跳了出来,并当场反水。

此人当时一手握枪一手拿手榴弹,扬言要和华野同归于尽,为孟良崮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类似于此人的情况不在少数,只要逮住机会,或者是看战事不利,那么就有许多被改造成“解放战士”的原74师的俘虏,发了疯一样往国军方向跑。

他们一跑,就会带动一些心思摇摆的俘虏一块跑,这就造成了当时74师俘虏出现了不少叛逃的现象。

由于74师的官兵战斗素质极高,所以,一旦他们逃跑成功回到国军队伍,往往都成了国军的骨干。

原74师51旅151团副团长的王克己,在逃出去后,仅凭一人就很快收拢了千余个74师的老兵,利用这些老兵,王克己不仅重建了151团,之后还升任为旅长一职。

还有原74师51旅的副旅长王梦庚、151团的团长王奎昌(王克己的直属上司)、57旅170团的团长冯继异、58旅172团的团长李俊仁,他们在逃回国军队伍之后,配合着王耀武的爱将邱维达重建了74师(新番号为74军),而他们这几个人则一个个都升任高官。

其中,王梦庚调任为新74军51师的师长,王奎昌为58师师长、冯继异为57师师长,李俊仁则升任为参谋长。

这些人,带着重建的74师,在淮海战役中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而在济南战役中,王耀武为守住济南城,将74师的7个连队空运而来,正是这7个连队,在济南邮电大楼顽固抵抗,导致有着“攻坚老虎”之称的3纵8师始终拿不下,还付出了师长王吉文牺牲的代价。

打到最后,这7个连队全部阵亡,这才让3纵拿下此处据点,由此可见,74师不仅战斗力强,同时思想上也极其顽固。

而在整个淮海战役中,重建后的74师表现,也就仅次于18军、25军和64军,而这可是74师逃回去的部分军官带着训练了不足一年的新兵打出来的结果,若是让他们训练时间更长点,怕是极有可能会恢复元气。

而这也是为何陈毅在会上对六纵不经请示私自放走两个俘虏而发脾气的原因,况且,当时六纵放走的还是一个团长和一个副团长,这种军官级别的俘虏,一旦被放走,那就真的等同于放虎归山,是会给自己造成大麻烦的。

74师覆灭后,华野六纵私自放走俩俘虏,陈毅:更大麻烦在后面

当然,74师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却留下了不少可供研究的东西,尤其是像该师这种极难改造的情况,究竟该如何更好的解决,时至今日,依旧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