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法怎样分补泻?

 图书 馆员 2024-04-15 发布于内蒙古

艾灸法怎样分补泻?

针法与灸法相比较,针法多用于“出血”、“出气”,其作用长于“泻实”;灸法主要为温热祛寒,其作用长于“补虚”。从应用上针法灸法又细分补泻。
灸法区分补泻,最早见于《灵枢·背腧》篇。本来背俞的应用,为了安全,认为“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而灸法的应用还要区分补泻: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写者,疾吹其火,传至艾,须其火灭也。”
张景岳注说:“凡欲以火补者,勿吹其火,致令疾速,必待其从容自灭可也;凡欲以火泻者,必疾吹其火,欲其迅速,即传易其艾,须其火之速灭可也。”

意思是艾灸用补法时,点着后不要吹旺艾火,让它慢慢燃烧自灭;用泻法时,点着后要用口速吹其火,使艾火加旺,直到火灭。

“传”字《太素》作“傅”。杨上善注说:“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由此可知,补法用的艾火较为缓和,泻法则较为剧烈。

但《丹溪心法·拾遗杂论》的叙述却有不同,说:“若补火,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这一说法,以灸至肉为补法,不灸至肉即停止为泻法,灸火的强弱程度与前说正好相反。似应以《灵枢》所说为准。
上海瑞金医院针灸科,曾按照《灵枢》的艾灸补泻法分别治疗高血压和低血压症。对32例高血压患者,使用“疾吹其火”的泻法,结果灸后26例血压下降,6例灸后血压稍有升高;对26例低血压患者,采用“毋吹其火”的补法,结果灸后血压均上升(陈大中,等。中医杂志,1984年第10期)。说明灸法的区分补泻有实际意义。

【经络养生】中医养生保健:艾灸也有补泻手法

07 艾灸也有补泻手法

补虚是辅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灸疗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艾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灸法的补泻一般可分以下几种:

①艾炷灸的补泻。正如《灵枢·背俞》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不散叶。”《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古代灸法多指艾炷灸,这就是说,补法施灸,将艾炷点燃,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这样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热力缓缓透入深层,以补虚扶弱、温阳起陷。灸治完毕后再用手按一会儿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而泻法施灸,将艾炷点燃后,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而邪气可散。

中医养生保健:艾灸也有补泻手法

将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吹旺艾火,让其缓慢地燃烧,即为补法。

②艾条灸的补泻。根据艾炷灸的补泻手法推知。艾条灸的补法为:点燃艾条后,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缓慢地燃烧,像温和灸法样施灸,使火力缓缓透入深层,灸治完毕后用手按住施灸穴位,再移开艾条,使真气聚而不散。艾条灸的泻法为:点燃艾条后,用嘴不断吹旺艾火,像温和灸法样施灸(或像雀啄灸法样施灸),火力较猛,艾条燃烧速度快,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移开艾条即可。

将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用口速吹旺其火,以大火施灸,即为泻法。

近代针灸家朱琏又从施灸时间长短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灸治手法,主要分抑制法和兴奋法。

抑制法(强刺激法):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特殊需要时可灸几十分钟,主要作用是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

兴奋法(弱刺激法):主要用雀啄灸,每次每穴灸半分钟至2分钟,约30~50次;或用温和灸、回旋灸,时间3~5分钟,主要作用是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

在具体施灸时,补法与泻法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

①根据辨证选取部位、经络、穴位、时间,补虚泻实。

根据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按照灸法治疗的基本规律,选用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等,以起到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的目的。如雀啄灸或蒜泥灸敷灸涌泉穴,治疗鼻出血、咯血等,可起滋阴泻火的作用;用温和灸或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均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②根据病种、病症、辨证,选用灸治方法以补泻。

根据病种、病症、辨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灸治方法以达到补泻的目的。如急性病选用直接灸、雀啄灸;慢性病选用温和灸、回旋灸和温针灸等。隔物灸和敷灸中所用药物,均按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予以选用,如甘遂灸用以逐水泄水,附子饼灸用以补虚助阳。

隔物灸与其他药物灸法的补泻主要根据所采用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就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灸多用于逐水泄水;豆豉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施灸,就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皆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隔物灸与其他药物灸法的补泻主要根据所采用药物的性味功能等予以选用。

艾灸还可以泻热,不仅仅补阳助虚!

艾炷灸补泻: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


操作方法
艾灸补法: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且时间宜长,作灸壮数较多,艾炷大.灸治完毕后用手按压施灸穴位,谓之真气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缓进,发挥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扶阳益气,行气活血.强壮机能的温补作用。艾灸泻法:点燃艾炷后,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灼发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艾炷小,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则谓开其穴而邪气可散。可使火毒邪热由肌表而散,从而达到以热引热的目的。


一般而言,虚证可以用灸的补法,而实证即可用灸的泻法,艾炷灸的“疾徐”内寓补泻二法,即疾能行泻,徐可达补。


艾炷灸的补泻关键在于操作上的徐疾和艾火的大小及艾炷的多少。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3~5min左右,可起到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的作用,即为补法;而用艾条雀啄灸,每穴每次5~7min,约60~100下;并可根椐病情适当延长时间或增加灸的强度。可起到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等作用即为泻法。另外,施补法时,艾条宜小而细;泻法时,艾条宜大而粗。
操作中的关键在于艾火的热力深入人体的一刻,此时道分两途,不加干涉令其缓缓入者为缓入者为补,凡补法皆不宜速,速则无功,如倒茶入杯须缓缓而行,若汹涌激荡则不多反少,一入而能沟通内外,内外通则借疾吹使内热同行于外火,如开郁达闭必有引经之品。
在使用回旋灸时,也因方向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补泻效果。由外而内渐渐缩小且由浅渐深,如漩涡之旋入,是为补法,体现天阳入地之意,动作类似螺丝钉之拧入;由内旋转而外渐渐扩大且由深渐浅,如泉水之涌出,是为泻法,亦取引内热而外达之意,也颇似螺丝钉之起出。具体说来,可以仿照针刺的捻转补泻方法。


看了这么多艾灸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导致的补泻作用不同,是不是大开眼界?贫号之前也不太了解艾灸还有这么复杂深奥的功夫,看来外治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内蕴也不浅,大家若想学好用好,也需要花费点功夫才是!

灸法的补泄法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一、灸法补泻的渊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 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 1 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 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的急性传染病,不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均宜,它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从治法”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总之,灸法产生补泻的机理可归纳为“双重调节”作用,即当机体虚弱时灸之可补,邪实时灸之可泻。现代有关灸疗补泻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的资料尚不多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份,能扩张血管,加速血细胞流速.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促进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于消炎,增强新陈代谢而达到祛瘀生新之效。

灸法补泻的具体操作
   灸法治病同针法一样,手技是关键。灸疗补泻与操作中的除疾和艾火的大小及壮数的多少密切相关。灸疗的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分为两个方面。
   1、灸法补泻系指根据不同症情,合理选择不同的灸治之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
   灸法的种类繁多,虽均为灸法,但作用上有一定区别,可以根椐不同的作用特点决定选用具有补的或泻的性质的灸疗。
   补法多采用刺激性较弱的灸疗,泻法则采用刺激性较强的灸疗,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温热刺激。前者灸至皮肤略红即可,后者则以灸后发泡或形成灸疮为宜。临床与实验均证实,灸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偿能力,从而强壮人体正气。故一般来讲,灸疗多为补法。如温针灸、直接灸中的无瘢痕灸、电热灸、日光灸、艾条灸的温和灸、回旋灸、铝灸及各种代灸膏等,使患者产生温和舒适感。更为典型的是某些隔药物灸与敷灸的补泻。须根据隔物灸与敷灸时所用的药物,按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敷灸则多用于逐水泻水;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治厥逆、阳痿、遗精;隔姜灸温经散寒;丁香敷灸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而治虚寒腹泻、阳痿、阴冷。五倍子敷灸固精敛汗而治遗精、遗尿、自汗、盗汗;由胡椒温中散寒而治心腹冷痛等。但也有一些旨在软坚散结、消瘀止痛、祛腐排脓的灸疗可列为泻法,如化脓灸、艾条灸中的雀啄灸、灯火灸。还有隔蒜灸解毒消肿杀虫而治痈疽疖肿癣疮,斑蝥敷灸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而治痈疽、咽喉肿痛、瘰疬;毛茛敷灸利湿消肿止痛而治鹤膝风、恶疮痈疽、胃痛,石龙芮敷灸解毒消肿而治痈肿疮毒、蛇虫咬伤;威灵仙敷灸祛风除湿、通经止痛而治风湿痹痛,板兰根敷灸清热解毒而治腮腺炎;甘遂敷灸泻水逐饮而治水肿,簿荷敷灸疏散风热而治流感等。
   2、灸术补泻系指用不同的操作技术进行补泻之法。
(1)艾炷灸补泻: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也说:“若补火,艾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千金要方》灸例亦云:“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荣,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补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由此可见,古代艾灸的补泻操作方法很早就有区别。
   操作方法:艾炷灸补法.即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且时间宜长,作灸壮数较多,艾炷大.灸治完毕后用手按压施灸穴位,谓之真气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缓进,发挥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扶阳益气,行气活血.强壮机能的温补作用。艾炷灸泻法即点燃艾炷后,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灼发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艾炷小,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则谓开其穴而邪气可散。可使火毒邪热由肌表而散,从而达到以热引热的目的

   一般而言,虚证可以用灸的补法,而实证即可用灸的泻法,艾炷灸的“疾徐”内寓补泻二法,即疾能行泻,徐可达补。

首先何为补,何为泻?

《针灸大成·艾灸补泻》“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补法:“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艾灸时火力由小到大、温度温和、渗透力强,慢慢燃尽者为补法,有温阳补虚的作用。

泻法:“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中火大灸的时间短使人觉烫者为泻法,有祛寒散结的作用。

艾灸补泻的基本法则

快慢灸之补泻

艾火的热力深入之时刻,不加干涉令其缓缓入者为补,凡补法皆不宜速,速则无功,如倒茶入杯须缓缓而行,若汹涌激荡则不多反少;一入而内外通,借疾吹使内热达行于外,如开郁达闭有引经之义,寒热过极需反佐。

上下灸之补泻

若想达到温补的目的,应令艾火从上向下,出发点在上,落脚点在下,使阳气归于内,仿天之阳气由上而下;反之,若想引热外行,则令火从下向上,出发点在内,落脚点在外,使火热有所去,仿地中之火郁而达之,为以热引热。

回旋灸之补泻

在使用回旋灸时,也因方向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补泻效果。由外而内渐渐缩小且由浅渐深,如漩涡之旋入,是为补法,体现天阳入地之意,动作类似螺丝钉之拧入;由内旋转而外渐渐扩大且由深渐浅,如泉水之涌出,是为泻法,亦取引内热而外达之意,也颇似螺丝钉之起出。

艾灸泻法杂论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著人。”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古人这些记载和论述,充分说明了艾灸既可防病,又可治病。
艾灸亦有补泻,就不一定被人们所注意了。一般人认为灸法能补而不能泻,其实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医学入门》云:“寒热虚实均能灸之。”《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明堂下经》云:“热病汗出,灸孔最三壮”,说明热病可灸,“热因热用”。《千金方》云:“五脏热及身体热,脉弦急者,灸十四椎与脐相当五十壮”,这些都足以说明热在五脏皆可用灸法。施灸手法,补泻是很有讲究的。关于艾灸补泻,古人早在《灵枢·背腧》中对艾炷灸补泻就已有了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人,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中“传其艾”中的“传”为“传易”。也就是说迅速改变的意思。在艾灸过程中就是迅速改变艾火的状态,《针灸大成·艾灸补泻》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以火泻者,是在艾点燃之后,待到一定的热度,迅速将艾火吹灭,此时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突然中断。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
艾灸的补泻在隔物灸当中根据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决定其补泻。如甘遂、豆豉饼等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所起的是泻的作用,多用于散泻毒邪;如生姜、附子饼等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则起到补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一篇文章中介绍,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补泻对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艾灸补泻小鼠大椎穴的实验结果显示:穴区的温度变化随方法之不同而变化。虽然补法艾灸和泻法艾灸两种术式皮肤温度的峰植无明显差异;但补法艾灸皮下温度的升高较泻法艾灸明显,且补法艾灸所致的温度升高的持续时间比泻法艾灸要长。

常用的艾灸操作手法和方法

导读:中医艾灸方法很多,而且艾灸施灸手法有补泻之分, 下面介绍几种施灸手法的补泻和常用的艾灸补益的操作方法:

艾灸施灸手法的补泻

施灸手法,是补是泻也是很有讲究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在《针灸大成》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补泻对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艾灸补泻小鼠大椎穴的实验结果显示:穴区的温度变化随方法之不同而变化。虽然补法艾灸和泻法艾灸两种术式皮肤温度的峰值无明显差异;但补法艾灸皮下温度的升高较泻法艾灸明显,且补法艾灸所致的温度升高的持续时间比泻法艾灸要长。

中医艾灸的补泻,在隔物灸当中根据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决定其补泻。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如甘遂、豆豉饼等进行隔物灸所起的是泻的作用,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饼等,则起到补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抗早衰的艾灸方法

抗早衰的艾灸方法

三、化脓灸

取穴:足三里

操作方法:以陈艾做成0.7厘米左右的艾炷直接灸穴位7-9壮,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生理盐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继续施灸。灸时轻轻拍打穴位旁以减轻疼痛,使得穴位产生无菌性化脓,艾灸后用小膏药贴灸疮化脓,直至灸疮愈合为止。灸疮愈合后,可再行施灸。注意勿使灸疮溃破感染,施灸期间加强营养,清淡饮食。

四、养生灸

取穴:命门、肾俞、关元

操作方法:取“强肾灸”贴敷于穴位处,每24小时更换一次,5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治疗。

五、温针灸

取穴:命门、肾俞、足三里

操作方法:以上每穴局部酒精消毒后,1.5寸毫针针刺0.8-1.2寸,得气后行补法。再以2厘米艾条段插于针尾,点燃艾条段,待其完全燃烧后取下,拔出毫针。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一星期,再行下一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