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 二十四

 汉家月明 2024-04-15 发布于四川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  北宋  二十四(徽宗,宣和年间及不确定时间)


山东济宁  梁山水泊梁山景区
(2021. 10. 16)


文学描绘 波澜壮阔

史家实勘 石山一隅

天壤之别

【景点介绍】:

水泊梁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境内,景区面积4.6平方公里 。因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梁山起义得名。

1985 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成为山东省水浒旅游线的核心景区。 2008年水泊梁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历史背景】:

梁山,古称良山,《山东通志》云:“汉文帝第二子梁孝王常围猎于此,死后葬于山麓,遂易名梁山。”这里历史悠久,古今文明,夏商时期就有先人稼穑渔猎,繁衍生息,汉代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常到此围猎,隋唐时期是颇有声望的佛教胜地,武则天东巡时曾两次驾临梁山莲台寺,五代后黄河多次溃决,大水注入山足,形成八百里水泊。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梁山泊(今山东省梁山县),举旗造反。随后四处攻掠,活动范围在河北、山东一带,先后攻略十余州郡。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等进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时,被海州知州张叔夜袭败,宋江等投降。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提到梁山,马上联想到《水浒传》,联想到施耐庵,于是按照小说的描述修建了景区。其实,这种联想的逻辑关系恰恰反了 --- 估计当年施耐庵是根据这座山创作的小说,造景区被施耐庵“带跑”,岂不是反了?宋江起义,是一段真是的历史,这座山就是历史留给今人的资源。山东不少地方根据《水浒》情节造景点,那是因为没有真实的历史遗迹,可梁山有啊!再跟着《水浒》走,岂不是“跑偏”了。

【旅游趣事】:

从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到梁山寨大门有一公里多的路,只能“腿儿着”。走到文化园门口,跟人打听道,这一打听,打听出一个同行者来。这哥们儿是本地人,因为回家的班车还要有几个小时才发车,才到梁山寨一游的。一边走,这哥们儿还一边叨唠“反正也不要钱,过来看看呗!”一问才知道,这哥们儿67了,已经到了免费的标准。他能免费,我可不能免费 --- 这么著名的景点,门票当然便宜不了,77元,包括55元的门票,20元的两个展馆和2元的保险。一路和这哥们儿聊着天登山,虽然他的普通话差点意思,但交流还算顺畅。一边聊一边走,也不觉得那么累了。那20元的两张展馆票,一张是山顶“忠义堂”后面的木雕馆,另一张是左军寨的兵器馆。看完之后,总有一种被打劫了的感觉。再一琢磨,这是在梁山寨,也就释怀了。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从山上下来,回头再看这座山,心里就琢磨:按小说的描写,梁山寨起码有几万人马,可看这实际情况,估计这除了一百单八将加上家属,也就容不下谁了。把这感觉跟同行这哥们儿一唠叨,他也颇有同感。


甘肃甘南州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
(2021. 05. 09)


创教一尊者

成名九层楼

快意恩仇

【景点介绍】:

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安多西藏合作市,它的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俗称“九层楼”。建筑总面积4028平方米,高40余米。佛阁内供奉有各类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尊者。

【历史背景】:

米拉日巴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19885月,历时四年落成。阁内主要供奉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米拉日巴尊者。

米拉日巴尊者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的创始人,玛尔巴祖师的嫡传弟子,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米拉日巴是一个彻底的出世主义者。他从维护佛教的立场出发,反对和抨击那些借佛教之名以图富贵、贪鄙虚伪、欺世盗名的宗教上层人物。终身坚守佛教的清规戒律,遁迹山林,潜心苦修,在佛学上获得相当高的成就,成为噶举派的创始人之一。宋康定元年(藏历第一饶迥阳金龙年,公元1040),米拉日巴出生于吐蕃贡塘地区(今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北部,靠近阿里)。俗名米拉日巴·脱巴噶,法名协巴多吉,一般人称得道者米拉日巴。他年幼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随母亲过着贫困生活,饱受凌辱。为报仇雪耻,他修习了苯教咒术,并咒杀了伯父及其亲友30余人。快意恩仇之后,他顿生忏悔之心,于是改宗佛教,拜在玛尔巴译师门下。米拉日巴终生未建道场,在青藏各地云游传教。他传教的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授门徒,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产生过影响。米拉日巴修炼过苯教和红教的密法,参与开创了白教,而他对密宗的心得又被后来的黄教所沿袭,所以受到藏传佛教各派的尊崇。宋宣和五年(藏历第二饶迥阴水兔年,1123),米拉日巴被人毒害,享年83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把真实人物供奉于此,其功用更接近于汉族文化中的“祠”。供奉一个以“左道”方式复仇的人,这在汉族文化中,多少感觉有些怪怪的。

【旅游趣事】:

逛完拉卜楞寺,从夏河返回合作,一上车心里就嘀咕 --- 怎么是个喇嘛在开车啊?要知道,这可不是网约车,而是正儿八经的县际长途车。眼瞅着进了合作了,就走到车前,让司机在“九层楼”前给我停一下。站在司机旁边,顺便问了一下,司机和喇嘛,到底哪个是他的真实身份。不知道是他听不懂,还是表达不出来,,反正对我是笑而不答。下了车,一路往里走,进了大佛阁,心里又有了新的疑问 --- 网上说这里是售票的,可没看到卖票的地方啊?阁内层与层之间的楼梯是交错的,这层楼梯在左边,上下两层的楼梯就在右边。我是没那么多讲究,一层一层地就往上走。和我差不多同时进门的一位藏族同胞,可就讲究了 --- 每层的行进方向都要是“顺时针”。等到了顶层,再往下走,他还得保障这种“顺时针”。估计是转晕了,他没发现问题,我可发现了 --- 这里面怎么一共才八层啊?跟这哥们儿一叨唠,他也二乎了,可并没改变他“顺时针”地方向,依旧还是那么虔诚的转着。直到走到一层,出了佛阁门,这哥们儿才满足地对我说,他是从西藏特意赶过来的,专程为转这座大佛阁。


江苏扬州  琼花观

(2014. 09. 12)

河渎神

隋末乱江山,或因景丽花鲜。

时光已过半千年,又遇国难时艰。

主上何曾识殷鉴,沉迷书画得欢。

举首遍观天下,尚有几日相安。

           

景点介绍

位于江苏扬州文昌中路,是扬州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曾屡次修缮,今殿宇已毁,仅存琼花台,“蕃釐观”石匾,“玉钩洞天”井等遗迹。

                           

【历史背景】

原为供奉主管万物生长的后土女神的后土祠,始建于公元前十一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厘观”。“蕃厘”出自《汉书·礼乐志》“惟泰元尊,媪神蕃釐”,蕃指多、大,釐代表福气,蕃釐即多福大福。举世无双的扬州古琼花就生长在蕃厘观,因此俗称琼花观。宋代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于观内筑“无双亭”。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民间一直说隋炀帝因为看琼花才死在扬州,这赵佶是真傻啊还是不信邪,居然给这么一个“不吉利”的地方题字。也难怪北宋亡国,他自己到黑龙江去坐井观天。

【旅游趣事】:

   在风雨中已经从早晨八点转悠到了下午三点多,雨虽然停了,可风起来了,顿时觉得身上直发冷。在东关街上看见一家卖姜茶的小店,5元钱买了一杯,跟店主要了个小板凳坐下来。这杯姜茶一下肚,马上觉得暖和了。从小店出来,看见一个小路口的指示牌上有“琼花观”的字样,就顺着走了进去,曲里拐弯地走到前门的大街上,才进得观门。观的后门不开,参观完了,还得顺原路转回来,因为下一个景点 --- 东城门就在东关街的尽头。


浙江杭州  武松墓

(2006. 12. 06)

大虫本出府衙中,

义士杀虎显英雄。

妙笔生花巧渲染,

谁人不知二武松。

             

景点介绍

武松墓位于杭州北山街西泠桥畔,苏小小墓西边50米左右,面对的是秀丽的西湖。武松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武松墓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这是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撰写的。现在看到的武松墓修于1924年,在1964年被平毁。重新修复的墓都是根据老照片上的图案“依样画葫芦”的,称得上原汁原味。

             

【历史背景】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看来“武松打虎”的情节并不是施耐庵无中生有啊!只不过,真实的武松打的是府中之虎,而《水浒传》中的武松打的是山中之虎。

【旅游趣事】:

从“小岛”刚刚走回“大陆”,一歪头,看到路边一座不大的牌坊,牌坊上的四个字,看了半天一个也没认出来。低头一看,是一座坟头,墓碑上的字足以引起注意了 --- “宋义士武松之墓”。对大多数读过《水浒》的人而言,“武松打虎”的故事往往是“引子”--- 从这段才引起对水泊梁山故事的兴趣。想到此,赶紧走上前去,想找点介绍什么的。坟冢不大,转了三圈也没发现什么。脑子里想着“单臂擒方腊”后在六和塔出家的小说情节,琢磨着武松墓在杭州也正常,可怎么“Title”是“义士”呢?就这么思索着,往岳王庙走去。

浏览更多景点照片,请到本馆《相册》目录下的相应位置寻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