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的股肱之臣准备谋反,谁之过?│1160

 青禾田讲古 2024-04-15 发布于加拿大

随着东突厥灭亡、西突厥衰败、吐谷浑彻底降服,大唐的军威如日中天。当然,敌人永远存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薛延陀一族越来越强大,真珠可汗率其部落在都尉犍山北麓、独逻水南岸建立自己的牙帐,麾下部众多达二十余万,都是弓马娴熟的勇士。
大草原的规则就是这样,一鸡死一鸡鸣,只要水草丰美、适宜放牧的草原足够辽阔,就会不断有游牧部落崛起。
强大起来的薛延陀,虽然依然被大唐军威震慑,不敢向当年的突厥人一样肆无忌惮的入侵,但免不了小打小闹似的骚扰大唐边境地区。这些骚扰很难彻底避免,即使可汗没那个心思,但其粗疏的统治,麾下各部落自行其是的比比皆是,尤其是遇到灾害天气牲畜大批死亡的情况下,活不下去的牧民连自己周边同族人的部落都不客气,何况是大唐呢?
李世民当然不允许这种事情频繁发生,因而,一面派大军剿灭这些敢于侵扰的部落,一面分化薛延陀的实力,立真珠可汗的两个儿子拔灼、颉利苾为小可汗,使其由一个大势力,分化成一大二小的三个势力。
即使如此,随着薛延陀的不断强大,真珠可汗的野心还是越来越大。641年冬,真珠可汗让他的儿子大度设带着本部族战士,同时征发附属部族如同罗、仆固、回纥、靺鞨(mò hé)等兵马,合计二十万,屯兵白道川,据守善阳岭,大举进攻已经彻底归附了唐朝的突厥俟利可汗所部。俟利可汗不敌,退入长城,死守朔州,向大唐朝廷告急。

李世民派营州都督张俭、兵部尚书李勣、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凉州都督李袭誉等将领率大军分路出兵,合击薛延陀。
在长城脚下,李勣率唐军遇上大度设的大军。大度设被唐军兵锋震慑,望风而逃。李勣挑选出六千精锐抄近路追赶,翻越白道川,在青山追上敌军。双方在诺真水畔展开激战。唐军将士气势如虹,将薛延陀兵马杀得大败,斩首三千级,抓获俘虏五万人,大度设狼狈逃窜。
经此惨败,薛延陀实力大损,老实了很多。不过之后数年,薛延陀依然时叛时降。
645年,趁着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伐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再次举兵犯境。此时薛延陀原来的真珠可汗已经病死,经过一番内斗后,真珠可汗的儿子拔灼夺得可汗的位置,自称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这位多弥可汗野心比其父还大,见有机可乘,引兵寇大唐河南之地。可惜,对此,李世民早有安排,薛延陀兵马再次惨败。
连续惨败加上多弥可汗性情暴虐,猜忌无恩,薛延陀内部叛乱不止,实力越发衰败。646年春,多弥可汗被回纥兵马杀死。不久,李世民从高句丽回师后,派李勣给了薛延陀最后一击。此时的薛延陀,本来已经如风中之烛,被李勣随手一击,便灰飞烟灭了,其附属部族各自星散,其剩余族人或者降唐,或者依附其余部落。
就在薛延陀和大唐纠缠不休的时候,横亘在丝绸之路上的高昌国也开始不安分起来。
高昌国国家不大,军事实力也不强,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西域和中原地区的纽带。

摄于大唐的军威,高昌国本来早已归附大唐,高昌王麴文泰开始时对大唐也算恭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大唐遥远的距离,使得麴文泰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在大唐、西突厥、薛延陀之间搬弄是非,并联合西突厥,先后攻占伊吾、焉耆等国大量土地,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地。
李世民数次派使者斥责麴文泰无果后,639年十二月,派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率大军征讨。
虽然高昌国距离中原路途遥远,中间还有大漠阻隔,环境恶劣,但这些都没能挡住唐军的兵锋。640年五月,经过数月的行军,大唐雄师到达高昌国附近。可怜的麴文泰,这位曾经自以为能在西域之地呼风唤雨,和李世民平起平坐的高昌王,心胸很大胆量却很小,没等唐军正式到达,就在恐惧不安中,连惊带吓的,暴病而亡。之后,他的儿子智盛即位。
本来就惶恐不安的高昌国,更加乱成一团。
不久,唐军到达高昌国的田城。小小的高昌国,侯君集确实没放在眼里,先是晓谕城中投降,无果,下令攻城。仅仅半天时间,唐军攻克田城,随即进兵到都城之下。
新的高昌王智盛写信给侯君集,将罪责都推到已死的父亲头上,希望借此劝退唐军。侯君集也不和他废话,直接让其开城投降。智盛犹豫不决。侯君集当即命令大军攻城。
本来当初麴文泰曾经和西突厥有过约定,一旦双方中的一方遭到攻击,另一方必须救援。可是,现在见大唐兵锋所向无敌,西突厥不但没敢前来救援,反而担心殃及自身,带着本部族兵马,西逃千余里。
智盛见援兵无望,只得开城投降。侯君集分兵攻占高昌国各地,共占据二十二座城池。高昌被灭国。
安定高昌局势后,侯君集率大军返回,献俘于观德殿。之后,就任高昌王没几天的智盛,也成了年节期间,在大唐朝廷上表演才艺的过气君主之一。

不过,侯君集虽然也是一代名将,领军作战本领不凡,称得上是李世民的股肱之臣,但其人致命的弱点是,争强好胜的同时,心胸狭隘,气量不足,而且为人贪婪。
在占据高昌国都城之时,侯君集从高昌王宫之中,私下掠夺了大量奇珍异宝,装入自己囊中。
上行下效,见主帅如此,其余将士哪里还会客气,纷纷大肆劫掠,中饱私囊。
侯君集率大军返回后,此事被有司得知,将弹劾奏章呈送到李世民的御案之上。李世民也很愤怒,下诏将侯君集等人捉拿入狱审问。虽然不久之后,在朝臣的劝解之下,李世民就将侯君集等人释放,但此事,还是让侯君集暗恨在心,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为之后造反埋下了隐患。
实际上,这里还真不怪李世民不顾老臣的脸面,差点痛下杀手,因为此时的形势,和当初李靖平灭东突厥时,已经大为不同。首先,此战的难度,和当初李靖的那一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如果说当时的李靖需要以劫掠的手段激发将士的士气,是为了战争胜利的话,此处的侯君集灭高昌是一鼓而下,不需要用任何多余手段,所有的劫掠行为纯粹是侯君集自己贪婪所致;二是李世民地位不同。此时的李世民,不仅仅是大唐君主,还是万邦朝拜的天可汗。高昌国不恭敬,派兵攻打、消灭都没问题,但必须堂堂正正,不能让人感觉是恃强凌弱,至少不能留下明显的把柄。否则,一旦让归附大唐的各国人人自危暗中结盟,大唐边境将永无宁日。
可惜,侯君集并不理解这些,也不想理解,只是心中恨怨,开始暗中图谋起来。

       
纵览上下五千年的隐秘幽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