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来的,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

 金镶玉石 2024-04-15 发布于辽宁

第一个问题,他们的知识从哪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文化极为活跃的时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历史毕竟已经远远离开我们很久远了。但是,事实可以推测原因。根据留下来的文献记载,可以知道这些思想家的知识来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那个时候的文献与经典。现代流传古代的经典,那么可以想象,古代也有那个年代的古代文献名著。现在已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传统文献和经典如《诗经》、《尚书》、《易经》等,这些流传下来的,虽说流传下来的99%都是经典,但是因为许多历史原因,如焚书坑儒等因素,许多没有流传下来的,肯定也有许多经典文献。这些文献不仅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为思想家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他们肯定会通过对这些经典的学习和理解,理论联系实际,传承与发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观点。

二是古代思想家们的社会实践与观察:要想成为思想家,离不开理论指导,实际观察与思考,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当时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的动荡时代,他们必然亲身经历了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作为那个时代的超级智慧能力的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思想主张。

三是师承与学派传承:都说孔圣人是自学成才,其实,只要想想,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就可以感知到。那个年代,之前的古代肯定也是大师云集,孔圣人之前,可能也有张圣人。若想知道知识源头,可能只能追溯到文化根源的神话的年代了。目前已知的,孔子跟老子张耳就有很多交集,也从老子身上学到很多。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学术流派非常多,许多思想家也有明确的师承关系。通过,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例如,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弟子们继承了他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四是学术交流与辩论: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学术上也是百家争鸣,纷纷为各个诸侯国开疆扩土,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提供理论支撑。各种学术思想流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交流。就是在这样理论跟实践的反复较量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不仅促进了各种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也为思想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分两方面回答。结果可能很残忍。

一方面,历史的纵向比较,是时势造英雄。也许那个动荡的年代,引发思想家们的积极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思想灵感,提供了更为肥沃的思想,我们现在比较幸福。只能刷刷抖音,发发头条,赚点收益。太无聊了。

另一方面,历史的横向比较。主要是问问题人自己不行。天赋、头脑,情商、家庭、方方面面的,就是个人自己的原因。不是我们不行,有人行。纵观历史,每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引领者,只不过,你不是那个人而已。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也要我们这个时代的圣人。至少,教员就是其中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