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范雎:你观察一下身边那些有智慧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永远清楚自己要得到什么,该舍弃什么

 大山860 2024-04-15 发布于内蒙古
Image
“洞见”公众号在文中有一段话:
“你观察一下那些有智慧的人,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永远清楚自己要得到什么,该舍弃什么。”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去弄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才能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
如此,能知进退,懂取舍。想要的就努力争取,该舍的就坦然放下。
Image

 
《史记》中的范雎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想游说诸侯,就去尝试了。
缺钱、无人引荐,那就先到中大夫府里当差,寻个“梯子”再往上走;被魏国的权贵欺辱了,上进之路走不通了,也不弃不恼,换个国家接着找门路
等机会出现了,便不会犹豫、畏惧,而是大胆进言,为自己积极争取施展才华的机会。
其实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甚至也包括国家,在上行周期的时候,多数问题都会被掩盖,因为大方向是向上的。
但下行周期就不一样了,由于形势发生了改变,旧有的办法多已失效,前面的方向又有多重选择,在这时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范雎做了秦国的宰相后,帮助秦昭王加强集权,并通过实施“远交近攻”的战略,让秦国开启了扩张之路。他也被封为应侯,个人权势达到了巅峰。
《尚书》有言:
“满招损,谦得益。”
在达到巅峰后,范雎的身边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征兆:
其一,他因为和大将军白起有嫌隙,便向昭王进谗言,赐死了白起,损失了一员大将。
其二,他举荐的郑安平在战斗中被赵国军队包围,率两万士兵投降了。
其三,同样是他所举荐的王稽,时任河东郡守,由于跟外国勾结,被秦王处死。
赐死白起,让秦军威力大减,好长时间在国外寸功难建。而依照秦国的法律,被举荐的人如果犯了罪,那么举荐者也要同等定罪。不过由于秦昭王的偏袒,范雎得以无罪,也是幸运之极。
一时间,身居高位的范雎外无军功,内有隐忧。由盛转衰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于是范雎就果断听取了蔡泽的建议,让出相位,急流勇退了。
 
进时积极有为,退时果断坦然。纵观《史记》全书,范雎清醒的智慧,当与范蠡和张良同列。
范蠡助勾践吞并了吴国后,隐于海上,到了齐地更名换姓,白手起家,成为一代富商。
张良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后,深居简出,不问政事,一心修行养生之术,避开了汉初的政治斗争。
 
读《史记》有时候,我心中常常会有感慨,有多少智勇双全的英雄借助时势扶摇直上,建立不世功勋。然而功成名就之后,却又无法摆脱心中的贪欲,对权势和富贵恋恋不舍,最后身死名灭。
商鞅侍奉秦孝公,竭忠尽智而不顾私利,设置刀锯来惩治奸邪,落实赏罚来安定秩序,终让秦国民富兵强,奠定一统大业之基。
吴起侍奉楚悼王,履行正义而不回避困难,举改革之刃向最艰难处,使私利不能妨害公益,谗言不能蒙蔽忠心,让楚国有了称霸诸侯的实力。
大夫种侍奉越王勾践,夙兴夜寐,劳神苦思,陪勾践忍辱负重,苦心经营,终于完成复仇之志,重振越国之威。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吴起死于乱箭之下,大夫种被勾践赐剑自杀。
这三个人,功成之后不知身退,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就是所谓的“能上而不能下,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吧。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断舍不了那贪婪的欲望和侥幸的心理。

《人民日报》中有段话:
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进退有度,才是真正的智者。
那些走得更远的人,无一不是在恰当的时候选择进取,为自己倾心的事业奉献价值。
在适合的瞬间选择放下,不贪恋、不放纵,放下沉重的名利,反而得到快意的人生。
作为我们普通人,或许终其一生都不会有成大事的能力或机遇。我们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去体验这种功成名就者“进退”两难的选择困境。
但是生活中总有进退,取舍间必有得失。
既然生活有得有失,那我们就要有所取舍,该放的放,该忘的忘,不强求。想要的太多,不愿舍弃的太多,到头来只会使自己身心俱疲。
所以说,人生在世,还是要懂得取舍,争取真正值得的,舍去那些不必要的,这一生才会活得更有意义!
这里是第九扇门,一扇打开我们精神世界的大门,点个在看关注,让我们一起在阅读的世界里收获精神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