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杀害卖瓜子的少女?1984年临湘县“2·29”无名女尸案侦破始末

 人之意 2024-04-15 发布于云南

1984年2月29日清晨,湖南临湘县公安局值班室接到县五交化工公司打来的紧急报案电话,说他们基建工地发现一具女性尸体,请求赶快来查处……

闻讯赶到现场的县公安局长老黄和侦查员们,向工地负责人简单地询问了一些情况后,随即兵分两路,开始了现场勘查和就近访问。

现场所在地的仓库,墙只砌了三米来高,占地约四十七平方米,坐北朝南。前面是一片冷落荒凉的开阔地;背面是邻近机关的高围墙。工地距街道虽只二百多米远,但由于视线被围墙隔断,一般不为外人所知。库房地面凹凸不平,一头是成堆的断砖破瓦,一头放着用稻草覆盖着的预制板。女尸就仰卧在覆盖预制板的稻草上。

通过勘查和尸检,证明是遭侵犯后被杀害。

那么,死者是谁呢?

这时,在城关镇附近查访的侦查员将一位二十来岁的女青年带进了现场。她一眼瞥见女尸,不禁双手掩面,失声痛哭,断断续续地诉说死者就是她的妹妹王小安,今年十七岁。2月23日傍晚,小安离家去五里牌影剧院卖瓜子,一夜未归,想不到竟惨遭蹂躏和杀害。

案情震动了全县。以黄局长、刘副局长为主有二十多人参加的侦被小组迅速成立了。

下午,在案情分析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对案情作了如下分析判断:

1、死者仰卧在仓库内,血迹喷洒在尸体周圈的稻草和墙壁上,而凶手杀人用的砖头遗留在现场,死者头部创口内的草屑也与现场稻草无异,死者身上的一粒钮扣掉在现场稻草中,由此说明,仓库内应是作案的原始现场。

2、根据尸体胃内物消化程度和尸斑压之稍退色判断,死亡时间应在晚上9时至12时之间。

3、鉴于现场三面均有居民和机关职工居住,死者晚上在仓库内被杀害,应是被骗或在某种关系支配下自愿进入现场,说明死者与罪犯熟识或有过一段时间的交往。

按照以上分析,发动群众,提供线索。认真访问死者的家属和有关群众,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当访问死者亲友时,其父母极为怀疑曾与大女儿谈过恋爱的一个青年。其理由是,大女儿与此人恋爱近一年时间,后因父母和妹妹小安的阻拦,两人在去年12月中断了关系。他对此非常恼恨,曾扬言要杀死王家一个女儿。经初步了解,此人一贯不务正业,经常在外游荡。

这是一个重要线索。侦查员们当即赶到他的住地,发现门上挂了一把锁。邻居反映,他于27日外出,说是到长圹公社的亲戚家帮工,并嘱咐如有人上门找,只说不知去向。

他早不外出,晚不外出,为什么偏偏在发案前夕匆匆出走,并且还说假话?

侦查员们于是顾不得吃饭,又驱车赶到了离县城五十华里开外的这个青年的亲戚家里。当侦查员敲开房门时,他正兴致勃勃地同一伙青年人在一起,他一见公安人员突然登临,顿时惊慌失措,面色由红转白。后经讯问,才知他不久前在外诈骗了不少钱财,事情败露后,他为了躲避催讨者,便匆匆外逃,经当地群众证实,他来长圹以后,一直在此帮工,没有外出。这样,经反复调查,他对此案无涉,予以否定。

与此同时,县药材公司一保卫干部也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当晚十时许,有两个年约二十多岁的青年,衣上沾有血迹,步履蹒跚,神色仓皇地向县棉织厂方向走去。

“血迹”,这是引人注目的一条证据。

午夜时分,终于在棉织厂附近的农村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两个青年骑车撞伤了行人,因害怕对方揪住扯皮,顾不上自己也被摔伤,便跌跌撞撞地逃走了。

从报案到现在,十七个小时过去了。而侦破组排出的一些可疑对象,经逐一过筛,也都一一被否定。

凶手到底在哪里呢?

正在这时,侦查员听离现场不远的代销店售货员高某反映,28日晚上8点多钟,有一操湖北口音、头戴蓝色鸭舌帽、身穿酱色灯芯绒茄克衣的男青年在该店买了半斤芝麻粘。买东西时,这个人总是头朝现场方向观望,并一再催老高动作快一点。

同一时间,据与王小安一起卖瓜子的女友潘汉华反映,在发案的前几天,有个年约二十多岁,身高一米六十左右的青年,戴着蓝色鸭舌帽,穿着酱色灯芯绒茄克衣,蹬着青年式高跟皮鞋,在小安的面前死纠蛮缠。他自称是从湖北来湘的采购员,名叫谢华。2月26日下午和28日下午,潘发现他两次在死者家门前游逛,神态怪异,似有所谋。

有关这个神秘旅客的情报越来越多。

发案的当天傍晚,县日杂公司职工四人,曾先后在长五公路五里牌地段,遇见王小安与一男青年并排朝现场方向行走,时间在6点30分至8 点之间。那个男青年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同以前数人所反映的一致。

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侦破组立即在临湘县城关所有旅社、饭店、招待所展开调查。据三家旅社反映,2月23日到28日先后接待过类似衣着相貌的男青年住宿过。他自称是湖北蒲圻赵李桥茶场的职工,名叫谢华。据工农旅社服务员回忆,谢25日进店,28日傍晚离店,走时也未办理手续。

据此分析,神秘旅客“谢华”三易旅社,行踪诡秘,又多次纠缠王小安,有重大作案嫌疑。

蒲圻赵李桥是否确有“谢华”其人?必须弄个水落石出!

3月1日拂晓,在通往湖北赵李桥镇蜿蜒曲折的公路上,两辆吉普车全速奔驰。车内坐的,是前往该镇茶厂(场)查找“谢华”的侦查员和两名认识谢的旅社服务员。

赵李桥镇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当地的省属茶厂和县属茶场,共有职工、家属九千多人,但没有查到“谢华”这个人。上百名与“谢华”相貌特征相仿的男性青年,经辨认,都一一作了否定。

之后,县局又抽调干警,分赴蒲圻附近各县市,从类似“谢华”相貌特征和发案前后去向不明、行踪可疑的男性青年中调查摸底。几天时间内,他们不分昼夜,查证与“谢华”同名同姓,相貌相似的人不知查了多少,同样都被一一否定了。

在这线索中断的情况下,侦破小组并没有灰心气馁。他们针对前段工作情况,再次进行了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谢华”姓名、地址虽假,但肯定对蒲圻一带的情况较为熟悉:要么他在蒲圻一带工作,隐瞒了真实姓名;耍么他在蒲圻有亲戚朋友,经常往来,了解情况。看来,前段侦查方向是对的,后段侦查的重点地区仍要以蒲圻为中心,网可以撒得更大一些。于是,他们当机立断,再返蒲圻。刘副局长口气坚定地说:“上次我们去蒲圻,忽略了有职工上万人的蒲纺总厂。这次杀回马枪,深入调查,很有必要。”

3月5日,刘副局长带领四名侦查员风尘仆仆地赶到湖北省蒲纺总厂。

厂保卫处提供:总厂热电厂有个叫李建国的职工,本月14日外逃未归,其相貌特征与“谢华十分相似,那个自称“谢华”的十有八九就是他。

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侦查人员又立即前往热电厂保卫科,详细核实了李的情况:“李建国,曾用名谢华,系热电厂机修车间做工,现年二十四岁。1981年因侵犯一女青年受到开除留用一年的处分。1983年李旧病复发,问题败露后,厂保卫科于2月14日找其讯问,李在中午乘机潜逃。”

案情有了重大进展,侦查员们精神为之一振。他们拿着李的照片等证据,迅速返回临湘县,经旅社服务员和发案当晚的目击者逐一辨认,证实这就是“谢华”。其他证据,也认定杀害王小安的就是这个李建国。

为了尽快将李犯缉拿归案,侦破组一方面以最快速度向有关地区发出捕捉李犯的通报;另一方面,估计李犯很可能潜回家里或亲戚朋友处筹集外逃钱、粮,于是组织专门力量分赴各地,对李犯亲友进行法制教育,动员他们配合缉拿罪犯。

3月16日,夜幕刚刚降临,在河南省漯河市宽阔的街道上,亮起了排排路灯。只见一个神情焦躁不安,双手插在裤兜里的青年,在一家工厂门前的树影下晃来晃去,两眼惶恐不安地东张西望。

此人就是李建国。这天下午,他窜到这里,找到初中同学肖某,叫肖出面去这家工厂找伯父和舅父借钱,自己则躲在厂门外等候。

突然,有人走到李身边大喊一声:“李建国!”

李犯猝不及防地随口应声而答。等他定神一看,站在面前的却是一个陌生人。他情知不妙,正想逃跑,从侧面包抄过来的几位侦查员,一个箭步冲上去将他揪住,“咔嚓”一声,一副锃亮的钢铐已经锁住了他的双手。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之前,身为党员的伯父李必尧和舅父谢永和在我公安人员讲明案情后,深明大义,表示一旦发现情况,立即报信。眼下,二位老人得知杀人犯李建国窜来漯河,立即向市公安局报了信。

李犯终于落入法网,原来,李于2月23日下午窜来临湘城关镇后,信步荡到五里牌影剧院门口,见王小安在门口卖瓜子,顿起邪念,便以买瓜子为由,对王纠缠不休,说要同她谈朋友。2月28日傍晚,李在影剧院门口再次找到了小安,死搅蛮缠,将她带到事先选择好的仓库内,将其侵犯后杀害,然后潜逃。

他满以为自己狡猾有术,可以逃之夭夭,殊不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副手铐。

几个月,正义的枪声结束了他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