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班组长进阶管理能力提升系列课程6天
2024-04-15 | 阅:  转:  |  分享 
  


课程名称 班组长进阶管理能力提升系列课程 课程时间 6天(36课时) 讲 师 洪剑坪 课程描述 车间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细胞、是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是孕育积极向上企业文化的基本载体。制造业中产品成本的50% - 80%是在制造现场发生,因此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厂管理的效率和竞争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生产和员工士气,企业的班组长不仅承担着这些重要任务,还要上下沟通协调,管理好团队,需要较高的管理与沟通艺术。要成为优秀的企业,车间的班组长是工厂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优秀的班组建设是世界级工厂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部分! 培训目标 培训方式 以课程讲授、互动游戏、案例讨论、指导演练等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让学员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进程当中,给人全新的教学体会。 课程大纲 第一阶段:班组长基础管理篇



一、班组长的使命与职责

1、班组长的定义

2、班组长的地位

3、班组长的使命

4、班组长的重要作用

5、班组长的角色认知



二、优秀班组长必备的 (一)岗位主人翁精神

1、岗位股份制理论让你成为主人翁 2、职场“精员工”与“傻员工”的辩证法图示

3、主人翁心态与打工者心态的比较

4、每个人都是自己人力资源的经营者 5、主人翁的心态让你获得人力资本 6、岗位主人翁行为指南 7、积极主动是主人翁精神的行为表现

(三) 负责的心态:对工作负责到底

1、敢于承担任务 2、勇于承认错误

3、心在那里你的机会就在那里 4、认真工作 5、勤奋努力

(四)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 1、绝对服从 2、没有任何借口 3、一切从细节做起 4、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 5、尽职尽责才能缔造完美工作

(五)忠诚的心态:胜于智慧的职业品质

1、认同

2、归属感

3、同舟共济

4.同心协力

5. 感恩



三、班组管理的内容

1、制度化管理

2、目标化管理

3、标准化管理

1)人员管理的标准化

2)设备管理的标准化

TPM管理的作用

自主保养

计划保养

3)物料管理的标准化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计划编制要点

物料清单(BOM)

4、方法管理的标准化

5、环境管理的标准化

5S现场管理

4、流程化管理

练习:目标设定SMART原理练习

演练:设备点检表的制作

练习:物料清单BOM图







四、班组长现场管理的六大目标

1、品质/质量(qrality):品质看得见,控制是关键

质量意识

质量标准化作业

过程控制

产品品质/不良

视频:质量意识视频



2、成本(cost):成本看的见,节约是关键

材料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控制

制造成本控制

不良成本控制



3、交期(delivery):交期看得见,计划是关键

生产前计划

生产中控制

生产后总结



4、生产力/效率(production):效率看的见,改善是关键

持续改善(PDCA循环)

计划 – 把握时机,分析原因和阐明对策。

执行 – 发展,交流和执行计划来改善现状。

检查 – 监控执行计划,如需要可更改计划。

改善 – 回顾/评价结果,



5、安全(sarety):安全看的见,遵守是关键

安全管理的条件

安全与自主维护

安全的标准化

安全事故分析

案例分析:安全事故分析



6、士气(morale):士气看的见,活动是关键



五、班组长一天工作流程

1)早会

2)计划的确认

3)生产安排

4)生产准备

5)生产过程管理

6)生产结束确认

7)晚会

8)报告与数据处理

第二阶段:班组长管理技能提升篇



一、工作教导技能训练   培养企业一线干部能够用有效的程序,清楚的教导部属工作的方法。使部属很快接受到正确、完整的技术或指令。现场主管熟练运用教导技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返工以及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能够很好的降低灾害事故的发生及工具设备的磨损等。 (一)工作教导的重要性 1、教导的含义、重要性和好处 

2、优秀教导员的三大特质 3、教导员应具备的三种能力

4、诊断技术:下属的成熟度如何 5、教练技术:选择你的教练风格

6、高效工作教导四步法 (二)工作教导的内容 1、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制度

2、通过引导,将管理者的目标转化为被管理者的目标 3、通过职业辅导,实现企业标准化作业

(三)教导准备四阶段 1、制作训练预定表  

2、制作工作分解表 3、准备所需物品  

4、整理工作场所 (四)工作教导四阶段 1、第一阶段——学习准备  

2、第二阶段——传授工作 3、第三阶段——试做 

4、第四阶段——考核成效



练习:岗位指导工作分解表的制作

演练:工作教导的四步骤



二、工作改善技能提升训练   培养企业一线主管能够通过合理的程序,对工作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改进方案。熟练掌握改善技能,能更有效的利用材料、机械、劳动力,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能。预防问题的发生。能够带领部属开展持续改善的小组活动。 (一)工作改善 1、工作为什么要改善

2、工作改善从哪入手 3、工作改善与心态的关系

4、管理 VS 改善 5、如何进行工作改善



(二)工作改善四阶段 1、第一阶段——工作分解 2、第二阶段——就每一个细目作核检 3、第三阶段——展开新方法 4、第四阶段——实施新方法 (三)解决问题思维方法-PDCA

1、对异常的处理(PM分析)

2、发现问题的“三不放过”原则

3、分析问题的方法(2P5M1W分析法)

4、确定问题的“深耕法”

5、解决问题的八个步骤 (四)预防问题工具介绍

练习:工作改善表的制作

演练:工作改善步骤演练 案例分析:问题PM分析法



三、工作关系与沟通技巧训练   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是通过部下达成生产成果的,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这种用人技能,得到部下的充分协助。就可以预防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发生,在出现人际沟通问题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给与解决,从而加快工作进展。

一、改善人际关系的基本要诀 1、工作情形应告知

2、赞赏表现优异者 3、涉及切身利益的变更事先通知

4、发挥其能,激励其志 二、工作关系问题的处理 1、确定目的2、四阶段处理法、3、检讨目的是否达成 三、员工沟通技巧 1、一线干部关键技能之沟通

2、一线干部与谁沟通 3、沟通中的常见误区

4、同事、上司、平级、下级间如何沟通 5、造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分析

6、如何下达指令 7、如何批评你的下属

四、员工激励技巧

1、激励的原理

2、激励的方法

3、认可赞美的前提和环境

4、认可赞美的要点

五、团队执行力打造

1、团队建设的五要素

2、高效团队的特征

3、引起执行问题的三大原因

4管理者在执行中的十原则 撕纸游戏:理解沟通的原理

激励练习:发现员工的优点



第三阶段:班组精益管理篇



第一部分:精益生产概述 ■ ■精益生产方式产生的背景 ■精益生产追求的目的 ■构筑精益企业之屋 ■精益工厂追求7个“零”极限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五个原则

■精益生产的出发点-价值识别

■认识及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大浪费

第部分、价值流分析 ■现代制造企业的价值困惑 ■生产系统价值流分析 ■价值流与价值流图---过程流、材料流、信息流识别增值与非增值 ■识别客户增值与非增值(CVA & NVA) ■如何利用价值流图来寻找浪费 案例:价值流程案例分析 第部分 ■单件流动 ■按工艺流程布置设备 ■生产速度同步化 ■设备小型化

■生产线U形化

■多工序操作

■走动作业

■员工多能化

■一个流生产的推行步骤

■生产线平衡技巧与改善 案例研讨分析生产线平衡改善案例分析 第部分 ■快速响应客户的拉动系统 ■拉动系统图示

■拉动式生产之信息传递工具---看板 ■JIT , 压缩库存量 ■看板的机能

■看板运行的种类和工作原理■传送看板

■生产看板

■看板方式的六个原则

■决定看板的数目

■领取看板的运行过程

案例精益企业看板案例分析

第部分 ■柔性生产2方面含义 ■生产量的柔性 ■时间的柔性 ■柔性生产方式四个方面的特征 ■柔性化的重要评估指标 ■如何实现柔性生产

■滚动生产计划编排

■生产柔性化:弹性化的布置

■生产设备的弹性化 ■作业人员的弹性化

■产品设计的弹性化 案例:滚动生产计划编排案例分析



第部分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概念 ■设备运行六大损耗与OEE ■设备综合效率的计算 ■提升设备综合效率

■自主管理TPM 7STEP体系

■专业保全TPM的展开六大步骤

■JIT之切换效率改善

■生产现场的切换动作

■快速切换改善的着眼点

■快速切换7法则 演练:设备点检表的制作

案例案例研讨分析 ■质量问题分析与工具应用的技术 1、过程或工序质量控制

◆任务:按规定对产品检验和试验

◆目的:不合格原料不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方式:自检、互检、专检

◆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制的控制要点

◆不合格品分析管理的准备工作

2、质量问题分析

◆目的:解决质量问题

◆步骤:PDCA

◆工具:QC老七大手法、QC新七大手法

◆新老七大手法实战训练

◆检查表的制作步骤和实际应用、案例练习

◆如何利用层别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案例分析

◆柏拉图的起源、柏拉图的制作、案例练习

◆因果图的制作、应用头脑风暴法对制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何将因果法与5W2H分析法、

◆制造过程稳定与否的利器——直方图制作和应用、案例练习

◆如何利用散布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案例分析



第部分■标准作业与非标准作业 ■标准化作业实施方法 ■标准时间的制定(宽放时间的制定技巧) ■■标准作业组合票及标准作业票 ■如何运用标准工时确定产能,控制生产成本 ■IE案例研讨分析IE工作研究步骤案例分析 第部分 ■自働化的定义 ■自働化与自动化的的对比 ■如何实现自働化 ■使生产顺畅化 ■确立标准作业

■自働化设计:防错十大原理 案例研讨分析

第部分■持续改善的五大要素 ■持续改善的七大指标 ■工作改善的四个阶段 ■动作改善四原则

■安灯的使用与现场问题解决

■合理化提案制度的推广与运用 案例













































献花(0)
+1
(本文系问儒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