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上坟到底有何意义?

 学生100分之路 2024-04-15 发布于广西

今年清明节,父亲计划重新修缮爷爷的墓地,这是他多年以来的一个心愿。

父亲17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那时候家里穷,爷爷的坟就搞得非常简单,连墓碑都没有。

老家每年都有两次重大的祭祖活动,一次是元宵节给祖先坟头亮灯,一次是清明节上坟挂青。

一个大家族的人,把逝去的祖辈的坟墓都要祭拜一遍。这种对祖先的追思,一代影响着一代传承下来。

父亲每年经过爷爷的坟头,都会认认真真打扫,把边上的杂草野树枝桠清理干净。尽管爷爷去世40多年了,和村里其他人一样,父亲也早就有一个这样的心愿,等有条件好些,就把爷爷的坟重新修一下,去尽到自己的孝道。

爷爷都不在那么多年了,怎么能尽孝道呢?我们这一代并不太理解。

父亲说,孝道不仅仅体现在父母生前的礼数上,父母去世也要做到位,要谨慎对待葬礼,时间再久,也要去追思。

父亲的话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光尽到赡养义务还不够,要做到敬,才算是孝。什么才是敬呢?就是你不要只会给钱,还要做到陪伴,要能让父母心情好,和颜悦色。

孔子还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

意思就是,孝道不仅是在父母生前要以礼事之,去世了也要慎重对待,时间再久,也要去追思。

如果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难以理解父亲的行为,爷爷都去世那么久了,还要省吃俭用花那么多钱去修个墓地。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德”文化,强调的是人伦道德。文化和宗教一样,对人有一种控制作用。当人们持有某种文化观念,便会在这样的文化逻辑中力求去做到最好,已寻求精神的满足。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有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对人伦序位的约束,就是为了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有一个统一的依据。

当然,任何文化都是诞生于一个具体的生存环境的。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和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是相匹配的。

今天看来,传统的文化有很多低效的形式,比如农村过于复杂的葬礼,全村人都要到位,浪费大量时间,没有任何的产出。于是呆在农村的人,几乎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礼数上,以至于无法实现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文化在农业文明时代,却是有意义的,它是一种道德权威在人们心中的巩固,有助于维护复杂人际关系的稳定有序。

然而,今天进入工商业文明以后,有些文化习俗和这个时代开始格格不入。工商业文明,讲的是效率,讲的是交易。

我们这一代刚刚是从农业文明切入工商业文明的一代。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传统重德文化中复杂的关系对我们的束缚,另一方面,我们在适应工商业文明的交易文化时,感觉到人情的淡漠。

随着老一辈亲人离我们而去,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和传承,在我的下一代,这些传统文化可能就要丢弃了。

一大家族去上坟挂青的路上,长辈们看着小辈们感叹,到他们这一辈,可能就不会有闲心来上坟咯。

人是活在关系中的,家族的孝道文化是连接人的感情的纽带,我认为,这种传承千年的文化不能丢,要传承下去。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然,有人提出一切从简,化繁为简。我认为,又要做到化繁为简,又要保留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它们之间是矛盾的。

传统文化充满各种仪式,所谓的仪式,就是要化简为繁,由快变慢。

也许,在这快节奏的时代,对于压力重重的我们来说,可以在传统的文化中寻找到精神的慰藉。

我们要学会慢下来,慢下来,才会更稳,更久。

清明节在祭拜什么?

(文中案例属虚构,如有雷同,倒也合理)

清明节的仪式是祭拜逝者,可是祭拜是为了什么呢?

好难回答这个问题。祭拜好像是为了“记得”他们,每年一度想起他们,再次回忆曾经一起留下的故事。

但“记得”好像又是为了忘记他们,忘记“我还一直怀念ta”这件事。

有一段时间,我在团督中特别热衷于,报告已经结束的案例。我一次次地翻出尘封的咨询记录,重新阅读、整理、呈报。

“死去的记忆”重新鲜活,“攻击”当时的我。这个过程,我最常体验到的感受,包括懊恼、内疚和愤怒。

看着结束前最后一节逐字稿,我深深懊恼,“我他妈的怎么说出这么一句屁话”或者“ta在表达这个意思啊,当时我怎么就没有听懂呢!”

再次看当初的案例,又有了许多新的理解,我会近乎强迫性地思考:“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个”、“我要提前一点学习比昂、奥格登的思想”或者“当时我的个人分析要做得再深一些就好了”。无数个“如果A,那么会如何呢?会不会不一样?会不会有转机?”这些强迫性的思考,让我深深内疚,觉得当初的自己还“不够努力”。

有些会让我感到愤怒,在来访看不见的地方,我暗暗地还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却没有好的结果。

那段时间,我逐渐明白,这些情感体验,和我们失去重要他人的经历何其相似。

尽管从旁人看起来,和她毫无关系,但她依然非常懊恼,在母亲去世前的一个月,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这种懊悔的情绪持续了几十年……
尽管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但妻子去世后,他多年里还是不断强迫性的思考,“如果不是那天如何如何,结局会不会不一样?”这种内疚的体验,多少年没有淡去……
尽管好好地告别,见到了最后一面,但父亲离世后,他多少年依然记恨,为什么在他还不能独立生活时,父亲就抛下自己。这种愤怒的感受,不因他逐渐独立而消散……
……

那段时间的团督里,我一直在和这些懊恼、内疚、愤怒的感觉搏斗。我把一些极其糟糕的体验投射到督导小组中,开篇我就向所有人宣告:“这是一个已经结束的个案”,潜台词其实在说:“你们不可能提供任何帮助。接下来你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毫无意义!”

“因!为!这!是!一!个!已!经!结!束!的!个!案!”

督导平静地说:你还在这里,如果你愿意和我们谈论ta,对你是有意义的。

是啊!我还在这里。逝者已去,我还要继续活着。不是吗?

可是,谈着谈着,我又陷入了虚无中,督导的反馈、同侪的支持,在非常短暂的一个瞬间让我感到温暖、感动,又在迅猛的下一个瞬间,被一个恶毒的反问冲走:“所以呢?这个个案已结束了!说什么都没用!”

于是,整个场面陷入尴尬。

死寂。

空气中弥散着剑拔弩张。

有同侪开始攻击我:拿一个结束的案例来,这是你自己选的,又不是我们逼你!

有同侪共情我,在那儿默默地流泪。

有同侪退出了视频会议。

督导说:团体在共同理解曾旻。有些时刻,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有限性,面对它会让我们愤怒、怨恨,让我们无力、绝望,也会让我们感到悲伤。我们确实想要拒绝这些体验,但它也是成为咨询师,我们会努力去拥抱的体验。很感谢曾旻今天把这些体验,带到这里来,和我们一起哀悼。

所以,清明节祭拜逝者,是做什么呢?

我想,是为了接触那些愤怒、怨恨、无力、绝望和悲伤的体验吧。正是这些体验告诉我们,那些逝去的人们,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