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普通人如何开悟?

 谋略那些事 2024-03-11 发布于江苏

管理、人性、财富、家学就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 汉纪五十八
东汉·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庚寅,公元210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刘表故吏士多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瑜上疏于权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徒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吕范亦劝留之。权以曹操在北,方当广揽英雄,不从。备还公安,久乃闻之,叹曰:“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亦虑此也。孤方危急,不得不往,此诚险途,殆不免周瑜之手!”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刘表原来的部属大多数归附刘备,刘备因为周瑜拔给他的土地太少,不足以容纳自己的部下,就亲自到京口去面见孙权,请求把荆州全部交给自己管理。周瑜上书给孙权说:“刘备是一代枭雄,而且有关羽、张飞这些熊、虎一样的猛将辅佐,肯定不能长久屈居,为人所用。我认为,从大计考虑,应当把刘备迁走,安置在吴郡,为他大兴土木地建造住宅,多给他供应美女和其它玩赏娱乐的物品,使他耳目迷恋。同是,把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分开,派他们各驻一地,使像我周瑜这样的将领能统率他们的攻战,天下大事就可以安定了。如今滥割土地给他作为资本,使这三人都聚在疆界,恐怕就会像蛟龙得到云雨的赞助,终究不会再留在水池中了。”吕范也劝孙权留下刘备。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正应该广为招揽英雄豪杰,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刘备回到公安后,过了很久才听到这些内幕,叹息说:“天下的智谋之士,看法都差不多,当时诸葛亮劝我不要去,也是担心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正在危急中,不得不去,这实在是走险路,几乎逃不出周瑜之手!”

【解析】

看到上面材料就想到《新三国》于和伟那一段,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一下了?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娶孙尚香被滞留江东、诸葛亮锦囊妙计脱身,其实都源于上面这一段的加工演绎。
今天的重点不是这个,而是刘备说的这句话:
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对于刘备去江东的所可能遇到的风险危机,周瑜、吕范、诸葛亮都想到的一块去了。
只不过周瑜、吕范想的是以此为契机扣住刘备,吞并其部队。
诸葛亮想的则是刘备不要以身犯险。
可以这么说,诸葛亮算是算到了周瑜会干什么。
但诸葛亮没算到孙权会放刘备走,而不是像周瑜对蒋干说的那样“言听计从”。
今天就来聊聊,英雄所见略同的背后,什么样的人才算聪明人。
最基础的,看不到的普通人。
相比起聪明人,普通人未必是蠢人,只不过因为经历、学识、见识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他们没有聪明人的眼界。
对于同一个事物,普通人只能看到表面,而无法如聪明人那样看得更深。
比如说吕布,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普通人。
有一些比较深的算计,要陈宫或别人告诉他,否则他就看不透。
可就算告诉吕布,吕布也只能在脑袋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却无法把这个概率给捋顺想明白。
再往上,看不全的小聪明。
所谓小聪明,能比普通人看得到更多、更深。
但同样受限与经历、学识、见识,有小聪明的人看的更为局限、片面,看不到大局和全面。
就好比说,面对大象,普通人是盲人摸象,有点小聪明的只不过是看一只大象的平面而已。
比如说张绣,他就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
对于天下、局势有他的自己看法,但终归是局限、不够全面。
不过好在有点小聪明的人知道自己不牛逼,可以找牛逼的人帮自己,于是张绣找了贾诩,帮他在曹操集团谋了个好位置。
继续往上,看得透的大聪明。
这个大聪明不是贬义,是切实的褒义。
大聪明比起小聪明,能看得到更全、更远、更深,好比说大象在它面前已经是3D的了。
比如说张松,他就是一个大聪明,局势看的清楚明白。
但终归差了点东西,更多是在第三者角度静态的看事物发展。
尤其是自己一旦躬身入局,往往会视野受限,忽略一些要素。
依然是张松,看明白了天下大势,在曹操哪里受憋之后,转而促成刘璋和刘备的联合,但正应如此,忽略了自己深度参与其中的风险,最终因为亲哥哥张肃举报被杀。
还比如,一些财经学者、专家,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自己实战却一塌糊涂,也是如此道理。
最后,看得通透的智者。
这个就是顶级智慧了。
看的更全、更远、更深,而且还能从时间维度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变化。
更清楚如果自己入局,能如何做,如何影响事物发展,最终达成自己想要的。
比如说,诸葛亮、荀彧都是顶级智者。
诸葛亮的牛逼在于战略上帮刘备确立了三国有一席之地。
荀彧的牛逼在于,帮曹操规划了所有战略,并完成北方统一。
并且确保在整个事件中谋事、谋身,高度统一。

【闲扯】

看完上面内容,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普通人如何开悟?
如果不去深究开悟什么东西,我个人觉得,开悟这个过程应该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完美和缺陷存在,并接受。
前者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但接受,却不太好做到,尤其是遇到异见自己不理解,更是觉得自己被冒犯因而针锋相对。
其实大可不必。
月盈则缺,反之,月缺则盈。
接受自己的不足,恰如同把自己比作月缺一样,往后的日子你则在不断向月圆而变化。
其次,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我们能够理解的是身边所见所闻的世界,而对于未见未闻的,是否不存在呢?
对于新奇、超出想象、离奇、反常的东西,我们会下意识、不自觉的排斥。
其实大可不必。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你看不到、想不到,不代表真的就不存在的。
接受世界的多样性,才会明白,所发生的的一切不过是事物发展之下诸多可能的一种而已。
你不奇怪了,这事你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
然后,变换角度。
为什么有人能看的别人更多、更深、更广。
固然见识、学识、经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家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
而能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必须基于上面两点打通才能有。
你想象的一个事物所呈现的样子,不过是你看到的某个面而已,而你能看到的越多,也才能还原出事物本来的样子。
最后,时间维度。
发展中看问题、看事物,这个很高深。
比如,看待科技发展,在我看来本质就是能源利用效率和利用规模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这个是我从过往工业革命中总结的规律,而言这这条线就不难推测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点不会是AI也不会是超导,而是第四代核聚变。
世间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的,而当你结合了上面变幻角度、理解多样性之后,你才能够看到事物在未来变化过程中发展出诸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感悟,有点啰嗦,就这样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