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有几支宝剑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4-04-16 发布于浙江




宁海有几支宝剑




文/应可军

西周早期铜剑,已较多地被发现,如:甘肃灵台白草坡、陕西长安张家坡、陕西岐山贺家村、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都有考古发现。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例如:张家坡剑和琉璃河墓52的剑,剑体呈柳叶状,脊略凸起,无格,无首。茎端略瘦。茎部有圆孔。有的剑还有透雕龙蛇饰的剑鞘,异常绚丽。

西周晚期至春秋的铜剑增多了,剑体也加长了,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4柄铜剑,最长的达到40厘米。圆柱形茎,出现圆形剑首,剑体有高起的脊,尚未有剑格。河南洛阳出土的几柄春秋铜剑,其中一柄还套有整块象牙制的刻有花纹的剑鞘,异常考究。

春秋晚期至战国可说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除个别地区的剑反映了地域风格外,形制上一般都开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铜剑,绝大部分都有剑首,并普遍出现了剑格,但具剑箍的还较少。长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吴王夫差剑、吴王光剑、越王勾践剑等等,都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这些宝剑制作精美,表现了卓越的制作工艺。

战国铜剑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特别多,这与当时战争的增多和加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形式的变化,即车战转化为徒步战,在短兵相接中,剑就会起到重要作用。这时的铜剑一般都较长,有的长度几近100厘米。

《楚辞·国殇》云:“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足以说明长剑在这时很普遍。有剑箍的剑,可谓司空见惯。一些铜剑,常伴有漆制剑鞘出土。有的在剑茎上还缠有缑(丝绳)。铜剑上有铭文的也较多。

商周青铜剑对研究我国古代兵器史、战争史和青铜冶铸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剑:第一名:圣道之剑 轩辕夏禹剑

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此剑后为商汤所得,大败上古三大邪刀……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

传说中,轩辕剑是一把黄金色的圣道古剑,是由众神采首山之铜所铸,黄金色的千年古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于轩辕黄帝击败蚩尤的旷世神剑,其内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为斩妖除魔的神剑。天界诸神将此剑赐予轩辕黄帝击败蚩尤之旷世神剑。此剑后传与夏禹,大禹治水时立下汗马功劳,夏朝凭此立国。几百年后,夏朝国君无道,此剑辗转被商汤所得,商汤持此剑取天下,大败上古三大邪刀,再次建立新的王国——商朝。最后,商朝后期也开始动乱,这把圣道神剑也不知所踪。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二名:仁道之剑 湛泸

湛泸又名湛卢,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

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

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贤能,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能,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

相传湛泸剑出炉之后,为越王所得,后传至越王勾践。因勾践战败,无奈之下把湛泸剑进贡给了吴王夫差。然而吴王无道,湛泸剑竟自行离开,飞至当世名君楚王身边。从此,湛泸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

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就是一把仁道之剑。

第三名:帝道之剑

赤霄 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汉高祖所得,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于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高祖刘邦佩剑,起义时有铸剑师打造的青铜剑。剑身仿秦剑。秀有花纹。“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都指这把剑。赤霄剑,中国十大名剑之一,位列探花之位。

第四名:威道之剑 泰阿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见于《越绝书》。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第五名:七星龙渊

七星龙渊剑是一柄诚信高洁之剑。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 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世巨龙盘卧,是名“ 龙渊”。

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事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全名“ 七星龙渊”,故又作“七星剑”。

据传: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一天 慌不择路,逃到 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 波涛滚滚。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 岸上追兵 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 饱餐一顿。

伍子胥 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 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第六第七名: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干将依旧叹气,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干将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干将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干将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他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象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

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

第八名:鱼肠

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鱼肠剑由欧冶子打造,欧冶子是是古代中国铸剑的鼻祖,他发现了铁和铜的不同,龙泉宝剑就是由他打造的,同时他也开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鱼肠剑在出自这样的人的手中可以想象它也是一把好剑。

对于它为什么被称为鱼肠剑,除了它小到可以藏在鱼肚子里的说法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把一只鱼烤熟再剥去两肋,那么非常像鱼肠剑上的纹路,所以它才有了这个名字。

鱼肠剑由欧冶子所铸造,因专诸刺王僚的行为而得名,是勇绝之剑,是上古十大名剑之一。通过上述的内容对鱼肠剑的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鱼肠剑的下落已然成为了谜团。

第九名:纯钧

战国策.赵策》记载,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越绝书.宝剑篇》也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钧”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钣,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职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一物”。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其身价之重自不待言。国之重宝——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出土之后,仅于1965年底及“文革”初期,在湖北有过短期展出;在九十年代末之前的三十多年间,该剑在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的。直到199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前夕,越王勾践剑先是运抵首都北京作短期展出(1999年4月15日运抵北京);1999年国庆节后运回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

第十名: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

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

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

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

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宁海绝没有这些宝剑,而有不少化为岩石的剑岩。

宝剑岩是白岩山的一部分,位于宁海东南三十里处的一座海拔一千三百多公尺的险峻高山。白岩山上有三峰鼎峙,东名为白鹇峰,西名为红岩峰,北名为躁龙峰,其中以北峰躁龙峰.这里宗教建筑比较集中。

梅林街道仇家村后面,有个隐藏在山里的自然奇观,名叫剑岩。岩石矗立,形如剑立,故名剑岩,地处宁海香山以东的影潭山东侧,千百年来隐匿于山间,外界很少有人知晓是宁波市杜鹃最佳欣赏地
最有情趣的是宁海白峤岭的宝剑岩坑的来历;宁海到白峤,本来只有一箭之地,因隔一条又陡又长的白峤岭,走起来足有十里之遥。据说很早以前,白峤岭顶有只白羊精,常化成女身,迷惑路人,“二十长长,月上二更,若去宁海,与我同行”。此声音在山涧回荡着,路人听了提心吊胆,不敢上岭,因此旧时夜间很少有人来往。明、清间有一姓赵道士,白峤人,人说他道法高超,能米筛洗足,可竹篮挑水,涉水如履平地,符咒经忏,无一不通,是方圆数十里之内的除妖能手。一天,他盘算着,明天又是十六,好久未进城,想去逛一逛。是夜,四更醒来,洗脸后喝杯热茶,把事先准备好的草绳藏在怀里,一切停当,提篮出门,恰逢明月西斜,便信步来到山腰。正要上岭,忽然乌云遮住了月光,山陡路小,杂草丛生,只好脚高脚低,慢慢而行。突然,山谷中荡起“二十长长,月上二更,若去宁海,与我同行”阴森森的女人声音。赵道士心中有了底,借着已退乌云的月光,不觉来到山顶凉亭旁,见亭内端坐着一位白的中年妇人。那妇人见赵道士近前,说道:“客人去宁海吗?我是孤单女人,怕有歹徒捉弄,可否与我同行。”赵道士应允,慢慢从怀中取出草绳,突然套在她的头上,忽然间,美女变成了一只白母羊,拼命地叫着,道士拉拉扯扯进了东门,天已黎明,忽闻不远处有鸡叫猪号之声,原来这户人家办喜事。走近,见堂内出来一个主人模样的人,原来正是那家主人,他按酒筵算来,尚欠一只羊,准备出门去买,恰遇道士手系羊绳,他说:“这羊卖吗?”“卖的。”“不必过秤了,算毛羊一百斤。”赵道士点了点头,吩咐不可解开羊绳就宰杀,收了钱,来到早餐店喝碗酒,吃点豆腐干,到对面店内买些金针、木耳,又在隔壁买方豆腐就回家了。路过这家办喜事家门口,见人四处在找羊,原来宰羊的按规矩,先解开圈在羊颈上的羊绳再宰杀,谁知羊绳一断,符咒不灵,白羊精逃之夭夭。赵道士边走边想,白羊精此番逃脱,不知何时再逢。不过冤家路窄,不久赵道士路过白峤岭又听见“二十长长,月上二更”的声音,原来白羊精还在害人。他上前答话,白羊精一见赵道士,连忙钻进岩缝,被赵道士用宝剑镇住,使其永世不得害人了。如今的白峤岭已是平坦舒畅的道路,镇住白羊精的地方人们叫“宝剑岩坑”。

可是宁海还有成为宝剑岩的地名,不管怎样,都不是真正的宝剑。一般来说这儿的风景不会太差,对驴友来说可以前去探险,结合故事传说,必是一大景区。
友情链接:
应可军文化专辑(一)510篇
应可军文化专辑(二)535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海燕文化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