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明新老李 2024-04-16 发布于北京

据统计,佛教《乾隆大藏经》中一共出现了1.63万佛和菩萨的名字。如此浩如烟海的佛教尊神,究竟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原型人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佛教中如来、菩萨、佛这三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先说如来这个词,《十号经》说:“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如过去正等正觉,调伏息心得至涅槃,故名如来。”什么意思呢?就是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到佛性,进而灭尽无始无明,证得过去佛一样的清净大般涅槃,就是如来。这样说,还是很难懂,简而言之,就是修大乘三十七道品最终灭尽无始无明的人。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璎珞经》讲述的成佛五十二阶位是如何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证得的

佛这个字,经常与如来二字换用,我们可以说佛=如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佛就是觉者的意思,在佛教中指的是觉证到如来境界的人,也就是灭尽了无始无明的人。

菩萨是什么意思呢?《商天子经》中说:“于菩提分住持入故,故名菩萨。”所谓的菩提分,就是大乘三十七菩提分,住持入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至少修到了最低成果,也就是说,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见到佛性的人。综合前面如来的概念,我们可以这么说,菩萨是修大乘三十七菩提分有所成果,但是还没灭尽无始无明的人。菩萨通过修大乘三十七道品、方便般若和大悲心(即度众生修大乘三十七道品,数量达到一个佛土的众生数量,这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地方),最终可以成佛。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修大乘三十七道品从见佛性到成佛的过程

我们弄明白了佛教中佛菩萨的意思,再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佛经中那么多佛、菩萨,以及他们的故事,是虚构的呢?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对于这个问题,英国研究印度村落体制的学者,巴登-鲍威尔认为,佛教经典中的佛菩萨名字,并非虚构,而是来自于以下三个来源:

1、来自其他宗教的神祗或者被佛教同化的一些民间信仰的尊神,如阿弥陀佛就来自于琐罗亚斯德教的太阳神;地藏菩萨的原型是古印度民间信仰中的土地神。

2、来自于那烂陀寺等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证得较高果位的早期学员。英国历史考古学家卡宁厄姆在离那烂陀寺二十公里之外的一棵古树下,出土了那烂陀寺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证得佛性的学生名单,里面很多人名与《佛说佛名经》中的名字相似,且顺序一致。佛教的《大善权经》规定,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证得无生忍的人,最快七天成佛。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佛教的经典里很多佛,在过去世,曾是某某比丘,如释迦牟尼佛,过去曾是“信大方广比丘”,而阿弥陀佛过去世曾是法藏比丘。很可能,就是早期大乘佛教中那些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获得优异成绩、并证得神通者,作为某佛的过去世。然后根据该学员在证得某一果位时的公开发誓,来书写其圣号功德。按照《善权经》的这种佛教教义,这些成绩优异,现世有着一定神通的学员圆寂之后,成佛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3、来自于某某小部落过去最有威望的首领。佛经中的一些佛,过去世都曾为某国国王或者太子。如燃灯佛,过去曾是勒那识只太子。也就是说,大乘佛教为同化一些部落、民间宗教,将他们崇拜的英雄或者神与佛教已经证得一定大乘果位的学员,结合成一个人,这样成为的神。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佛说佛名经

全世界宗教传教都是用的这种伎俩,如基督教到中国云南传教的时候,云南当时普遍崇拜诸葛亮,于是基督教传教士就说,诸葛亮是基督的化身,这样就可以尽快将一些没有明确教义的宗教或者民间信仰吞并,达到传教的目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民间大面积信仰关公,于是佛教徒就说关公是佛教的伽蓝圣众菩萨,这样一来,大量信仰关公的民众,就融入到佛教中来了。

一、大小乘共同崇拜的佛、菩萨

1、过去七佛

我们先看最著名的过去七佛。过去七佛即:婆尸佛(Vipaśyin)、尸弃佛(Śikhin)、毗舍浮佛(Viśvabhu)、拘留孙佛(Krakucchanda)、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迦叶佛(Kaśyapa)、释迦牟尼佛(Śākyamuni),据考证,这七佛,是释迦牟尼出家之前,释迦族人信仰的民间宗教的七代教主,大约与释迦族是同族人,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将他们也都写成佛,最早记载于《长阿含经·大本经》里,是大小乘共同崇拜的尊神。

2、纵三世佛

纵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闲杂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首先说燃灯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均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燃灯佛的大致经历是:燃灯古佛本是波塞奇国王的太子,名叫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这是燃灯佛过去世,从能作光佛受记之因缘。

释迦牟尼过去世曾是虔诚敬佛的善慧童子,当时他曾重金买下一枝稀罕的五茎莲花,供养给燃灯佛。由于莲花是佛教中的圣花(《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来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五茎莲花更是圣花中之珍品。因此,这个供养使燃灯如来深为高兴,燃灯佛在欢悦之余,给这位佛子(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成佛,授释迦牟尼佛。《佛本生经》上说释迦牟尼佛,做过王子,做过穷人,做过大象,做过鸽子,这些都是古印度一些民间图腾,包括后来说释迦牟尼曾经投胎为鹿也是当时民间的一种图腾崇拜,至于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割肉喂鹰、为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些都是当时的一些民间传说。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本生经

至于未来佛,是弥勒佛。最早记载弥勒菩萨的佛经,当属《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之第三,后世称为《阿含弥勒经》。之后的大乘佛经《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等记载,弥勒原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后成为释迦牟尼佛弟子,先于佛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据称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广传佛法。弥勒信仰的原型是典型的“佛教弟子 其他宗教神祗 部落首领”的形式。弥勒是佛说小乘时期,佛的弟子,后来又结合了古波斯的密特拉信仰、婆罗门教吠陀思想瑜伽行派的大宗师弥勒的形象,和中国五代时的契此和尚,即布袋和尚,综合而成。弥勒信仰在《弥勒下生经》中也形成净土的形式,即弥勒净土,往生过去的人是过去修八正道,即佛性。

二、纯大乘佛教崇拜的佛、菩萨、护法。

1、著名的八大菩萨和西方三圣

大乘佛教著名的八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其中尤以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最为著名,是整个东方的崇拜主尊。小乘学者认为,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原型是小乘中佛的四大弟子: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其中观音菩萨,根据十六国时代昙无谶译的《悲华经》中记载,阿弥陀佛成道前曾为转轮王,转轮圣王生有千子,长子名不拘,二子名尼摩。自小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后来,宝藏如来给大太子授法号“观世音”。二子被授记为“大势至”。父子三人皆修成正果合称“西方三圣”。

印度早期的观音三尊像,多为释迦信仰系统中,释迦、观音与弥勒的组合。大概以释迦佛为中尊、弥勒和观音为二胁侍菩萨的犍陀罗三尊形式,大量的犍陀罗美术作品反应了这一点,释迦信仰的三尊佛模式持续时间长,有至少有6个世纪,而且在印度本土流行范围极广,直到公元6世纪左右,才广泛地被西方三圣的形象取代。有学者猜测并探讨了观音菩萨的起源,提出了观音菩萨可能与古代的某些神祇有渊源,如伊朗祆教的太阳之神、古代波斯的女性水神Anahita以及古代希腊的阿波罗神和印度湿婆神等观点。这些虽然只是猜测,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而观音信仰传入中国之后,就结合了中国的楚庄王的公主妙善和南陈皇后沈婺华的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内容,观音菩萨的形象,也由原来的男性形象,逐步转成女性形象。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早期健陀罗艺术中的释迦、观音、弥勒三尊组合像

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译乞叉底蘗婆、地藏、持地等。佛教说:地藏是在释迦去世后,弥勒出世前,在这轮回世界中,广救一切众生的菩萨。我们看地藏菩萨的梵名 Ksitigarbha。Ksiti 的意义是「住处」、「土」、「国土」,在文法上为「女性」,是由 Ksi﹢ti﹦Ksiti 而成。garbha 如用在复合字的末尾时,意思是「胎藏」、「孕育」、「具有」、「带有」、「藏有」、「含有」、「富于」。Ksiti﹢garbha﹦Ksitigarbha,这两个梵字成为一个复合字后,意思便是:「藏有土地」、「含藏土地」、「地中之藏」。无疑地,地藏是厚土和大地的神格化,地藏原是印度民间的整个土地的神,而不是管理局部土地的坚牢地神。地藏信仰传到中国之后,就结合了新罗王子金乔觉的故事。地藏和观音的原型如此,其他菩萨也大致是一样的。

佛教经典中那么多佛菩萨名,是凭空虚构,还是有历史人物原型?

地藏菩萨像

2、佛经中部常见的佛名和净土

英国研究印度村落体制的学者,巴登-鲍威尔认为,佛经中有些不太常见的佛和菩萨的名字,来自于早期大乘佛教徒修大乘三十七道品证得较高果位,成绩最为突出,甚至有着特异功能的一批学员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合。大乘佛教中的妙喜净土、西方极乐净土、弥勒净土等一些著名的净土及所有的净土,大乘佛经说,众生往生这些净土,都是过去修大乘三十七道品的,修成了还要回来度众,而不是过去移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