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张发奎率部进驻九江,水面上日军舰艇进出

 铁血老枪 2024-04-16 发布于上海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张发奎率部进驻九江,水面上日军舰艇进出,地面上汉奸、日本间谍出没,空中飞机对守军阵地反复侦察,使他感到压力很大。

武汉会战前夕,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新编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以第五(司令长官李宗仁)、第九战区所属部队,迎击进犯武汉地区的日军。

两个战区之下,又组建了四个兵团,即第九战区主力组成的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第二兵团(总司令张发奎),第五战区主力组成的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第四兵团(总司令李品仙)。

军委会给张发奎第二兵团的任务是:确保九江至瑞昌线正面,并沿江构成阵地带,迟滞日军进攻。

张发奎认为,日军要进犯九江,先要过马当要塞这一关。马当要塞是由德国军事顾问设计,花费巨资修筑的坚固要塞,包括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在内的国民党大员,都估计要塞守一个月是不成问题的。

不想,在日军的进攻下,马当要塞几天就失守了。老蒋大怒,指令陈诚调遣部队反击,丢失的要塞成了反攻部队难啃的骨头,在付出重大伤亡后,陈诚不得不下令终止反击。

马当要塞失守,引发了连锁反应,日军一路进犯,彭泽、湖口等要地相继失陷。

7月23日,由于下雨,守军很是松懈,日军淞浦师团冒雨在姑塘以南强行登陆成功,中午时分,大队日军就已经上岸了,守卫这段防线是预备第11师,到了下午四点多,师长这才发现不对劲,给张发奎发去求援电报。

张发奎派15师、128师去增援,在日军舰炮、飞机的轰炸下,两个师伤亡惨重。激战至24日,128师溃撤,15师也无力继续进攻。

眼见登陆的日军越来越多,张发奎急了,将总预备队第四军以外的部队,能调上增援的都调去了。

第四军是粤军主力,为何却被张发奎留作预备队,不派往前线呢。张发奎率部进驻九江后,给军委会的作战方案是,以第四军等部为总预备队,在一线阵地丢失后,扼守二线预备阵地,逐次抵抗。

这个方案引起老蒋的不满,他对陈诚说:“仗还没有打,张向华(张发奎的字)就想着放弃一线阵地。”

日军在姑塘登陆后,老蒋给陈诚、张发奎分别发去急电,要求必须在九江防线的一线阵地阻击日军,无命令不得退守二线阵地。

25日下午,张发奎派去增援姑塘的部队,有四个师被击溃,当晚,另一路日军攻占九江城内。守军与日军进行巷战,战至26日傍晚,九江沦陷。

解围姑塘失败,九江城又被日军攻占,这时的张发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执行坚守一线阵地的命令,调集所有兵力和日军血拼;二是,趁着还没有被两路日军合围,将部队撤到利于防守的二线阵地。

抗战爆发以来,张发奎对日作战的态度是坚决的,淞沪会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时,曾表态说:“愿为抗日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淞沪会战后,张发奎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直言说上海作战死守硬打,让日军的火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之后的作战应调整战术。

这次九江作战,日军的舰炮可以轰击到一线守军阵地,但对二线阵地就打不到了。张发奎下令部队撤到二线阵地,兵团部参谋劝他慎重考虑,说坚守一线不许后撤,这可是军委会的命令。

张发奎说:“下达撤退令,出事了我一人承担。”

九江是长江要冲,也是进入江西,湖北两省的门户,一线阵地丢失后,老蒋大为震怒,派人调查。

当得知在整个作战中,第四军作为预备队始终未动,老蒋召来何应钦、白崇禧,怒气冲冲的说:“这个张向华,第四军齐装满员有三万之众,他为何不用?”

白崇禧和张发奎私交很好,当年又是联合反蒋的同盟,他不便出言求情,便瞧向何应钦。

何应钦和张发奎也有交情,便劝说:“作战总是要留预备队的,张向华丢失九江,确实有过,但二兵团主力尚存,可让他率部在二线阵地金官桥等处抵抗,将功补过。”

老蒋大声吼道:“丢失九江,罪责难免,张向华不能再留在前线了。”

7月31日,张发奎接到军委会通知,让他交出部队指挥权,到武汉向老蒋当面汇报九江丢失的经过,南浔、金官桥一线的防御,交由第一兵团司令官薛岳、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负责。

张发奎接到通知后,大感屈辱,他向来自认是坚决的主战派,可却被老蒋以“保存实力、擅自撤退”的罪名夺去兵权,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个“逃跑将军”。

在武汉面见老蒋时,就九江失败,张发奎做了报告,老蒋并不满意,让他先回去待着,等候处理。

陈诚得知张发奎的处境后,主动承担了责任,他去找老蒋,说九江撤退,虽无军委会命令,但事前张发奎告知了他,他没有反对。

第二兵团隶属于九战区,陈诚是张发奎的直接长官,有了陈诚出面,张发奎免于军法处理。1939年春,在何应钦的推荐下,张发奎出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对于九江之战,张发奎耿耿于怀,他后来回忆说:“九江撤退,是我基于敌情的考虑,但蒋先生却认为我有保存第四军实力的嫌疑。”

张发奎在九江的作战中,采取的战术是否正确,一直颇有争议,他到底有无保存第四军的心思,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