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谷声声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4-16 发布于上海

作者:洪合林

清晨起床,推开窗子,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空气中还传来声声清脆的“布谷、布谷”之声,让人的思绪一下子拉得很远很远,回到了农村、田野、耕种、小麦或是水稻等等话题和情境中。

这种勤劳的鸟儿其实从清明时节就开始忙碌起来。经历一冬后,大地回春,一个生机勃勃的时节已经来临。布谷鸟也开始了与农人的绝佳配合。它飞过千村万户、飞越千山万水,始终如一的声音是“布谷、布谷”。一听到这仿佛穿越了千万年的啼血叫声,农人的耕种基因似乎立即被唤醒了,“又要浸种了!”“又要插田了!”“又要割麦了!”“二月清明不要忙,三月清明早插秧。”这鸟儿的叫声与节气相和、与农耕相伴、与农民相随,成了一只专职春耕的报更鸟。

暮春初夏时节,农忙已起,正是杜鹃叫得最殷切之时。地里油菜黄了,麦穗逐渐饱满,蚕豆豌豆开始变老,田里秧苗绿起来,瓜秧果秧也长出来了,施肥、除草、收割……从早晨天麻麻亮和布谷声声中起床,到晚上天擦黑了才落屋,一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也有满满的收获,每天总有知心的鸟儿在田间地头、屋前屋后叫着陪着,就感觉有着使不完的劲,辛苦的日子有了甜甜的奔头。

记得去年初夏之际,我路过一个小村时,见一平整的禾场上晒着刚打好的油菜籽,温暖的阳光下油亮的菜籽散发出芬芳的油香味。旁边铺着一片厚薄均匀的麦穗,麦穗一圈压着一圈,像岁月的年轮一般,一对老农夫妇正举起连枷拍打麦穗,这是个力气加技巧的传统农活,腰杆伸直手臂扬起连枷沿着转轴高高地翻转一圈后,再弯腰手臂用力下压,连枷就借势往下,一下一下用力拍打在金黄的麦穗上,发出“噗、噗”的沉闷有力的声响,饱满的麦粒就纷纷从麦穗里脱出,在阳光下欢快地跳跃着。晶莹的汗珠从两位老人的额头渗出,顺着深深的皱纹流淌,然后吧嗒吧嗒地落到地面上。晶莹的汗珠里藏着一个个闪亮的小太阳。见我拿着手机为他们拍照,两位老人也不扭捏,只是脸上憨厚地绽出菊花般的笑容。老人嘴上还说:“哎,做不动了。”不远处的水田里,一位稍年轻的村民正在用机械耕田,铁牛疾走,泥与水在快乐地翻腾着,哗哗有声,不一阵子水田已是泥水酥融。村庄外,田野上,一只只布谷也叫得此起彼伏。

这曾经再熟悉不过的画面现在确实很难再见到,村庄曾经一代的农人也在逐渐老去,犁耙水响的传统农具也在老去,或劳作或吃草的耕牛不见了踪影。我只是在感叹而不是忧伤,感叹的是岁月匆匆,沧海桑田;不忧伤是因为乡村仍在振兴,农业在迭代,布谷仍声声。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的鸣叫,似乎更接近与人的对话,不似画眉的婉转悠扬,没有麻雀的叽叽喳喳,低沉、急切、朴实无华、直抒胸臆。让我们想到的应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春华秋实;布谷声声,唤醒整个春天,让我们感叹的应该是“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着与信念。农民听见布谷声声,往往是心存感激,满心欢喜的。

这天,布谷鸟飞过我的窗前,让我想到的是小时候的农耕情景。“杜鹃啼血”的故事早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但我宁可相信,这是鸟儿与我们的衷心催鸣,其情殷殷,唤来的是一个个春和景明、绿意盎然的春天;其鸣切切,唤来的是一个个下田播种、充满希望的乡村。也许飞进城里来的布谷鸟会有一丝疑惑,怎么“村子”变得这么大了?周边的庄稼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穿过城市,再次飞到广袤的大地,布谷鸟的叫声会更加清越和从容,因为它还是会回到原野,与希望的田野相偎相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