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错|使用“不耻下问”要注意对象

 昵称503199 2024-04-16 发布于湖北

纠错|使用“不耻下问”要注意对象

原创 章佳莹 康翔宇 语言文字报 2024-04-15 16:00 北京

作者说

“不耻下问”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时见误用的情况,如“我经常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即使是在出版物中也有误用的情况。

请看下面的例子:

(1)第一代“乡土剧作者群”的领军人物钱光辉,他很有创作才华,却依然与上海沪剧院编剧先后合作了《说话算数》《三接新娘》《石头陪情》等多部重要作品,不耻下问,可见一斑。(文汇网2023年3月7日)

(2)理论学习没有一登到顶的捷径,也没有一学就会的课本,加强理论学习要敢“问”,敢于不耻下问,向群众、向领导、向同僚问明白心中所惑,营造全社会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网络语料)

“不耻下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应存在明显的地位差异,主体应当比客体的地位高。例(1)中,“不耻下问”的客体“上海沪剧院编剧”和主体“'乡土剧作者群’的领军人物钱光辉”的地位是基本平等的,该词使用不当。例(2)中说向群众、领导、同僚请教是“不耻下问”,忽略了关键的“下”字,误以为只要是问,不管对象是什么人,都是“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语出《论语·公治长》。当时卫国有一个叫孔圉(yǔ)的大夫,死后被授予“文”这一谥号,被世人尊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对此表示不理解,孔子解释说,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把向学问少、地位低的人请教看作是可耻、难为情的事情,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虚心好学。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不耻下问”的释义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其中“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辞海》(第7版)对这个成语的释义为“向学问较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实用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通常是用来赞扬地位高、学问渊博、年龄大的人向学问少、年龄小、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习”。

“不耻下问”的正确用例如下:

(3)卢卡斯教授,单从年龄上来说绝对算是我的长辈,他不耻下问,经常来找我探讨和交流。(人民网2023年5月19日)

(4)市长大受启发,不耻下问,竟邀这年轻人谈了三天三夜,又将其调离原来任职的学校来市府做了身边秘书。(贾平凹《废都》)

(5)除了狠下功夫,他还不耻下问,常谦虚地向自己曾经的学生请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年4月25日)

总之,在使用“不耻下问”时,应当十分谨慎。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不耻下问”的对象一定是“在己下者”,“下问”有明确的指向性,上下级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第二,要考虑文化因素,一般不说自己“不耻下问”;第三,要兼顾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耻下问”是褒义成语,用在褒扬语境中,一般是评述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和精神。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4年1月10日文章《使用“不耻下问”要注意对象》;作者:华侨大学/章佳莹、康翔宇

(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晋力;校对:贺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