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图解李存勖兴唐灭梁之路:一代军事天才,何以身死国移为天下笑?

 茂林之家 2024-04-16 发布于湖南

李存勖,汉化沙陀人,小字亚子,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长子,母曹氏。885年,李存勖生于太原府晋阳宫。李存勖体貌奇特,沉厚不群,深得父亲李克用的喜爱。

不仅如此,李存勖也很受唐昭宗的赏识。895年,李克用率军勤王,击破李茂贞、王行瑜、韩建对唐昭宗的挟持。战后,李克用因救驾有功,被封为晋王。当李克用带11岁的李存勖献捷时,唐昭宗对李存勖大加赞赏,认为其容貌异常,有富贵之相,不要忘了忠于李姓大唐。

《旧五代史·庄宗纪》:初令入觐献捷,迎驾还宫,昭宗一见骇之,曰:此儿有奇表。因抚其背曰: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予家。

时值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晋王李克用与梁王朱温是死对头,双方互相攻伐,征战不休。不过,李克用明显不是朱温的对手,被朱温压制的死死的,疆土日蹙,整天愁眉苦脸。李存勖却很有见识,劝他说:“朱温早有篡逆之心,陷害忠良,攻伐甚急,物极必反,早晚必衰。父亲不要沮丧,应该韬光隐晦,以待其时”。听了李存勖的话,李克用终于释然。

《旧五代史·庄宗纪》:今朱氏攻逼乘舆,窥伺神器,陷害良善,诬诳神祇,以臣观之,殆其极矣。大人当遵养时晦,以待其衰,何事轻为沮丧。”太祖释然,因奉觞作乐而罢。

906年,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沧州遭到朱温的攻击,派人向李克用求助。李克用厌恶刘仁恭的反复无常,并不想救。但李存勖认为朱温最忌惮的只有李克用和刘仁恭两人,所以必须要救。最终,李克用纳其言,晋军趁朱温围攻沧州之机攻占了潞州。

《旧五代史·庄宗纪》:且九分天下,朱氏今有六七,赵、魏、中山在佗庑下,贼所惮者,唯我与仁恭尔。我之兴衰,系此一举,不可失也。

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建立后梁。晋王李克用与淮南杨渥、岐王李茂贞、西蜀王建等,拒不承认朱梁的合法性,坚持使用唐朝的天祐年号。朱温一登基,就派兵包围了潞州。

908年,晋王李克用带着遗恨去世,李存勖承继王位。据说,李克用临死前曾给李存勖留了三支箭的遗言,希望其能够消灭三个敌人:幽州刘仁恭、契丹耶律阿保机和后梁朱温。

《五代史阙文》:世传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安巴坚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庭。

李克用

李克用一死,李存勖就面临着继位危机,叔叔李克宁在妻子和李克用养子李存颢挑唆下,擅杀大将李存质,还想谋求云州节度,并割取朔、应、蔚三州为属郡。李存勖在托孤重臣张承业辅佐之下,诛杀了图谋不轨的李克宁及其同党,迅速稳定了局势。

此前,后梁已包围潞州,与晋相持一年之久。听说李克用死了,朱温亲率大军来攻潞州。朱温很瞧不起年仅24岁的李存勖,却没想到中了李存勖的计谋。李存勖假意将驻扎乱柳的猛将周德威调回晋阳,朱温认为晋国必有内乱,潞州无援,唾手可得,就从泽州返回了洛阳。

然而,朱温过于轻敌,高兴太早了。李存勖亲自率军救援潞州,埋伏于三垂岗,乘着大雾大破梁军,斩杀万余,俘获将领300多人,缴获粮食100多万,潞州之围得解。朱温闻知此事后,大惊失色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我家诸子如猪犬耳!”言外之意,你看看人家生的好儿子,你再看看我生的那几个败家儿子。

《旧五代史·庄宗纪》:梁祖闻其败也,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朱温

潞州得胜之后,李存勖休兵行赏,整练军队,举贤任才,整顿吏治,罢黜贪官,宽刑租、禁盗贼、恤孤寡,河东之地民风大变。经过一系列改革,李存勖的王霸之业有了初步的基础。

接着,李存勖命张承业、周德威率军三万攻打晋州,以配合岐王李茂贞、西川王建大举攻打长安的行动。不过,李茂贞、王建很不给力,很快被朱温打得落花流水。

910年,朱温想要吞并成德军节度、赵王王镕和义武军节度王处直的地盘,派军攻占冀州等地。赵王王镕遣使求救,晋军诸将都认为有诈,应坐观成败,但李存勖则坚持要救赵。

于是,李存勖亲自率军救援。911年,晋、梁两军大战于赵州以南的柏乡,晋军大将周德威诱敌深入,李存勖巧设伏击,亲出突袭,大败梁军,斩杀两万余,后梁龙骧、神威、神捷等精锐禁军几乎损失殆尽。此战之后,晋、梁军事实力对比趋平,赵、义武二地也倒向晋国。

《旧五代史·庄宗纪》:龙骧、神威、神捷诸军杀戮殆尽,自阵至柏乡数十里,僵尸枕籍,败旗折戟,所在蔽地。……梁将王景仁、韩勃、李思安等以数十骑夜遁。是役也、斩首二万级,获马三千匹,铠甲兵仗七万,辎车锅幕不可胜计,擒梁将陈思权以下二百八十五人。

911年,囚禁了父亲的幽州节度使刘守光悍然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史称桀燕。晋王李存勖打的旗号就是兴复唐室,已经有一个朱温了,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刘守光,弹丸之地竟敢僭越称帝,还杀了李存勖的使者,正好给了李存勖灭他的借口。

912年,晋王李存勖派大将周德威领兵伐燕,攻克涿州,包围幽州。后梁打着救援的旗号来救,实际上是想吞并幽州。李存勖采用“声南击北”之计,一面由李存审、史建瑭假借晋王名义阻击梁军,败之,一面亲征幽州。913年,晋军攻下幽州,桀燕灭亡。

随后,刘仁恭、刘守光被李存勖押回晋国,分别于代州、太原斩杀以告父亲在天之灵。至此,李克用一箭之遗言完成。

《新五代史·唐本纪》:十一年,杀燕王刘守光于太原,用其父仁恭于雁门。剖心以祭墓也。

就在这一年,梁太祖朱温大败而回后,又羞又怒,一病不起,随后被争位无望的次子朱友珪所弑杀。朱友珪又被朱温四子、梁末帝朱友贞所杀。

915年,后梁魏博节度使贺德伦欲投诚于晋王,不料发生魏州军乱。晋王李存勖亲自率兵平乱,斩杀乱首张彦,并相继攻克了魏州、博州、德州等地。

916年,趁着后梁内乱,晋军连战连捷,攻占了贝、邢、惠、相、卫等州。至此,后梁占据的河北之地尽归晋国,晋、梁之势逆转。梁主朱友贞听说后叹息:“我大势已去!”

正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不料北边出事了,契丹人来了。917年,新州军将卢文进杀节度使李存矩,叛入契丹,引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大军来攻新州,继而乘胜围幽州。幽州守将周德威苦苦支撑,情势危急。

于是,晋王李存勖派李存审、李嗣源、阎宝三位猛将率马步军7万北上救援。李嗣源勇猛无比,率数千精骑,突袭契丹军,大破之,俘斩万余,幽州之围得解。

《旧五代史·庄宗纪》:存审、嗣源极力以拒之,契丹大败,委弃磊幕、毡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辛丑,大军入幽州。德威见诸将,握手流涕。

918年,李存勖调集诸镇兵马齐聚于魏州,想一举攻下汴州,灭亡后梁。没想到在濮州附近失败,大将周德威战死。最后,李存勖听了阎宝之言,以骑兵突袭傍晚休息于土山的梁军才险胜而归。

《新五代史·唐本纪》:十二月,进军临濮,梁军追之,战于胡柳,晋军大败,周德威死之。梁军暮休于土山,晋军复击,大败之,遂军德胜,为夹寨。

920年,后梁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为梁主所讨伐,向晋王求救,李存勖派李存审、李嗣昭、王建等率军弛援。后梁军没想到晋军会到来,猝不及防,被打的大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渭河为止。至此,晋国控制了河中府,范围甚至跨越了黄河以西。

《旧五代史·庄宗纪》:梁人不意王师之至,望之大骇。……李嗣昭以轻骑抗之,梁军奔溃,追斩二千余级。是夜,刘郭收余众保营,自是闭壁不出。数日,郭遂宵遁,王师追及于渭河,所弃兵仗辎重不可胜计,刘郭、尹皓单骑获免。

921年,对于晋王李存勖来说是多事之秋。先是李存勖的儿女亲家、赵王王镕被其义子张文礼所弑杀,后是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勾结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意图背叛李存勖,被义子王都所囚禁并来报,契丹军南下包围定州。

晋王李存勖先不得以任命张文礼为镇州留后,后以报仇之名派阎宝等率军征讨,攻灭之。接着,922年,李存勖亲自率五千骑兵营救定州,在新城、望都大破契丹军,解了定州之围,并乘胜追击到幽州。但是,阎宝病逝,后梁军队乘机夺回卫州,李嗣昭、李存进战死,又损失了三员猛将。

《新五代史·唐本纪》:(天祐)十九年正月,败契丹于新城、望都,追奔至于幽州。三月,阎宝败于镇州,以李嗣昭代之。四月,嗣昭战死,以李存进代之。八月,梁取卫州。九月,存进败镇人于东垣,存进战死。

923年,在众人劝进之下,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追尊祖曾祖朱邪执宜为懿祖,祖父李国昌为献祖,父亲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并以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为祖建七庙,以显示自己政权的正统性。开始时,后唐以魏州为东京,改名兴唐府;以太原为西京,以镇州为北都。所辖十三节度,50州。

《旧五代史·庄宗纪》:诏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改元城县为兴唐县,贵乡县为广晋县;以太原为西京,以镇州为北都。

同年,梁将康延孝来投,梁国虚实暴露无遗。李存勖遂派大将李嗣源率5000步骑兵冒雨渡过黄河,一举攻克郓州。随后,李存勖趁梁军齐出,汴州空虚,亲率大军,以李嗣源为前锋俘杀了后梁第一猛将王彦章,汴州开封府守将不战而降,梁末帝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至此,后唐终于成为中原正统王朝。

随后,后唐迁都洛阳河南府,以之为东京;以长安京兆府为西京,以晋阳太原府为北都。

924年,岐王李茂贞眼见后梁灭亡,害怕被李存勖征讨。于是,为了保全富贵,岐王李茂贞向后唐献土归降,受封秦王,结束了割据一方的历史。

925年,李存勖派李继岌、郭崇韬统率6万大军伐蜀。前蜀帝王衍荒淫无度,兵备废弛,没想到后唐会来征讨,仓措应战,一击即溃。随后,王衍被大臣囚禁,唐军到来时,只得开城投降,前蜀灭亡。

至此,后唐的版图臻于极盛,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南方的吴、吴越、南平、楚以及渤海、新罗、黑水、女真、回鹘、党项、河西军、归义军等国和部族纷纷来朝贺,“五代领域,无盛于此”。李存勖也基本上完成了父亲的三箭之遗愿——诛刘仁恭,却契丹,灭后梁。

可是,功成名就之后的李存勖似乎失去了方向,性格大变,与之前判若两人。他沉湎于声色犬马,用人无方,治国乏术,纵容皇后贪财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猜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

《旧五代史·庄宗纪》: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齐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赋,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

926年,魏博贝州哗变,李存勖派李嗣源率侍卫亲军去镇压。没想到李嗣源的侍卫亲军挟持其叛乱,不久后李存勖的护卫亲军也叛乱,李存勖死于伶人郭从谦发动的兴教门之变。后李存勖的义兄、李克用养子李嗣源为其报仇,是为明宗,为其上庙号为唐庄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起家于河东,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努力了15年,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大仇得报,大唐得兴。但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业不容易,失去的却无比迅速,身死国移为天下笑,足令后人为诫。论军事才能,李存勖堪称一代军事天才,比唐太宗并不逊色多少。但是,他在治国方面却不仅远不如唐太宗,而且也逊色于后唐明宗李嗣源。难道真的如有人说的那样,他父亲给他的箭留少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