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子云的书法真的是春蚓秋蛇吗?苏东坡书论 题萧子云书

 钟王书法 2024-04-17 发布于湖北

唐太宗评萧子云书云:“行行如纡春蚓,字字若绾秋蛇。”今观其遗迹,信虚得名耳。

唐太宗评价萧子云的书法说:每一行都像迂回着的春天的蚯蚓,每个字都像缠绕着的秋天的蛇。

如今,我观看萧子云的书法遗迹,我确信肖子萧的书法是浪得虚名啊!

苏东坡的这段题跋,我觉得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首先说,春蚓秋蛇这种说法,到后来已经变成了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软弱无力。

但是我们看唐太宗的原话,并没有直接表达软弱无力这个意思。

他说,每一行的字都很迂回曲折,并不代表字写的无力。春天的蚯蚓,也是很有活力,动起来也是很有弹性,看起来并不绵软的。

另外又说,每个字都像秋天的蛇,秋天的蛇是比较僵硬的,也并不软弱。

所以唐太宗的意思应该是说,萧子云的草书像王献之的草书那样,是死蛇挂树,缠绕太多而且僵硬。

其次,到了宋朝的时候,萧子云的书法遗迹,在淳化阁帖中只留有真书,没有草书,另说萧子云有一篇章草《出师颂》也是存疑的。

那么苏东坡所看到的萧子云的书法,应该不是《淳化阁帖》里面的那篇真书,因为那个真书写得是爽劲有力的,这也是历来众多书家对子云书法的评价,怎么到了草书他就变得绵软无力了呢?

所以,苏东坡看的很有可能不是萧子云的书法真迹,另外他也受了唐太宗对萧子云负面评价的影响,而片面地认为萧子云的书法名不符实。

其实萧子云是钟王书法法脉传承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绝非浪得虚名。唐太宗认为他的书法不好,很可能是因为萧子云写的草书太像王献之了,而唐太宗不喜欢王献之,因此也就不喜萧子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