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吴青训班:抗日青年的熔炉

 哈哈狮的信箱 2024-04-17

精 彩 提 要

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安吴青训班)是1937年10月至1940年5月间,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培训学校。朱德任名誉主任,冯文彬任主任,胡乔木为副主任。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先后办了14期,培养了1.2万余名青年参加抗日工作,被誉为“青运史上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安吴青训班在其存在期内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积极团结、培养来自各地的爱国青年,拉开了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大规模培养青年和青年干部工作的序幕。
图片

图片

1937年10月,胡乔木(右三)和安吴青训班工作人员在一起。

广泛吸纳青年密切联系群众
图片

青年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进步势力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抗日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青训班敞开大门办学,不论出身和信仰,对各地青年一概欢迎。班里的青年来源和成分异常多样,除第一、二期多为陕西西安、三原、蒲城一带的青年学生外,从第三期开始,以全国各地的广大爱国青年为主。

根据对前八期学员情况的统计,从年龄上看,有老有幼;从文化程度上看,有一字不识的文盲,还有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从职业上看,有学生、工人、贫农、店员、小贩、军官、士兵、工程师、和尚、居士,还有改邪归正的土匪和娼妓;从民族上看,有汉族、回族、苗族、蒙古族;从国别上看,除国内青年外,还有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及南洋群岛和菲律宾等海外回来的侨胞。对这些不同出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青年,青训班均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帮助他们武装和锻炼意志,克服弱点,养成“战斗的和科学的热情的和实际的,大智不疑,大仁不忧,大勇不慎和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生观”(李智主编:《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上),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年,第271页)

青训班所在的泾阳县安吴堡当时属于国统区,因此搞好与周边民众的关系,是确保青训班发展环境安全的必然之举。青训班学员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帮助周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修缮道路和协助维护地方治安,定期组织慰问军烈家属、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1938年5月,青训班还设置地方工作科,派遣学员用帮农民干农活、家庭访问谈话、为农民提供救济、请群众看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从事群众工作和抗日宣传,积极发展了多个农民支会和民众夜校。青训班开办6个月,即发展西北青年救国会会员64名,建立农民支会24个、民众夜校和小组各3个,并协调解决农民之间的纠纷,注重动员农民群众参与青训班活动。上述实践使青训班与周边地区民众之间建立了鱼水般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民众在当时的特殊又复杂的抗战环境中支持青训班的办学工作。

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方式
图片

青训班的教育方针之一是“以抗战的军事、政治知识,武装青年头脑,增加青年为国家民族服务的技能”(《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高等教育和干部学校部分)》(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依照这一方针,刘文彬、胡乔木、张琴秋等人根据青年的思想与要求,有的放矢地设置课程,逐渐形成了政治教育、路线方法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军事教育等一整套课程体系。政治教育着重向青年讲解中国的社会历史现状,揭露日寇侵略中国的狂妄政策,阐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事实根据。路线方法教育着重讲解组织和领导抗日民众运动的一般性知识,诸如怎样才能做一名民众运动者,如何在群众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如何领导斗争、组织民众,担任群众干部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主要讲解社会发展规律和唯物史观。比如胡乔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授“社会发展史”课程,告知学员们人类社会发展有规律和阶段,认识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使学员们从理论上增强对革命行动合理性的认知。

实施最低限度的战时军事政治教育,是青训班另一重要的授课内容。青训班沿袭红军革命传统,用军事化组织编制学员,以连队为教学单位,前后组编了127多个。八路军指战员给青训班讲授军事知识课程,教授操场动作、射击兵器、步兵战术、游击战术等知识。青训班不只是进行纯理论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在实战中锻炼学员。比如1939年1月,它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义组织了6个战地工作团,分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战区实习演练,旨在“组织敌后和战区全体青年,号召全体青年参加抗战,以保卫敌后抗战根据地,粉碎敌人新进攻的重大任务”(李智主编:《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下),第356页)。学员们在实战中积极发动民众抗日、开展青年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考验。

凸显学员主体充分发扬民主
图片

青训班区别于一般旧式学校的另一个显著不同,则是摒弃了形式上的严格管束或教训学生的态度,转而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积极倡导民主实践,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学生团体实施民主自治,以民主集中制实行组织和领导,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推行民主作风,以民主生活会改造学员思想。青训班特设生活指导处,负责学员的管理工作,注意从日常生活方面帮助青年的发展。青训班提倡学员自主管理,同学总会是青训班最大的学生团体,其负责人由学员无记名普选产生。同学总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体学员大会,闭幕期间由其执委会代行权力。同学总会的职责在于领导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员独立工作能力,健全民主的集体生活,领导课外活动,使学员发挥个人特长,养成“活泼、严肃、团结、紧张之作风”。青训班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群策群力,公平公正处理遇到的问题。学生会对于青训班一切方面都有发言权和批评权,学员代表大会每月至少召集一次,对青训班提出的无论什么意见,只要经过多数通过,青训班“就须竭力执行”。事实证明,这种民主的工作对于一切真诚的救亡事业完全有利无害。

青训班的干部、教员和学员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而是保持一种平等的状态,在工作、学习和劳动中同受统一纪律的约束。这种民主的风气与国统区国民党一味压制民主的做法完全相反,与蒋介石强调的牺牲个人自由、平等和权利,“服从家长”“服从队长、排长、班长”“服从各级政府”的作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奔赴西北的青年在青训班里体会到了活泼的朝气,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1938年5月,民主人士李公朴曾到访青训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待遇,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其感觉“在青训班里只有工作职务的不同,没有生活的不同”,且“相信青训班现在还是飞跃的向前发荣(扬)光大,它的前途是很有希望的”(李公朴:《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第122-123页)

安吴训练班在短暂的时间里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广泛吸纳各地青年,密切联系群众,设置了包括政治教育、路线方法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军事教育在内的一整套政军训练课程体系,还难能可贵地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以民主集中制组织、领导和教育学员。安吴青训班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在国统区办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其培养青年的方法、方式同样值得新时代开展统战工作和青年工作借鉴与学习。

《团结报》2024年4月11日文史周刊6版

作者:裴广强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 秦雪 赵昕

审核:鲍家树

监制:邵宏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